标题 | 打造全媒体时代大副刊品牌 |
范文 | 吉祥 李飞
随着媒体格局的快速变化,纸媒如何在融合创新的大环境下,保持提升影响力,并进一步拓展属于自己的超级用户。《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以活动为切入点,重点打造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这一品牌,让文学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深化拓展,在为副刊注入活力和新内涵的同时,有效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副刊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悠久的发展与积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成为报纸留人的拳头产品。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几年间,传统媒体人深刻感受到传媒形态在新兴媒介倒逼下面临的深刻变革。 《齐鲁晚报》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社会影响面最广的报纸,新形势下,《齐鲁晚报》坚持打造“青未了”副刊品牌,凭借“文化立报”的理念,做活做强“青未了”,策划组织两届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为报纸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活力,进一步反哺提升了副刊的影响力。 擦亮副刊品牌,打造全媒体IP 晚报副刊一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艺性。在出版业、互联网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最为便利的交流平台。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巴金的《家》等,最初均是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副刊不只是一面反映文化的镜子。更可以是、应该是文化的标杆。一大步跨在社会的前面。倒过来说,副刊有多么成熟深刻,社会就有多么成熟深刻。 《齐鲁晚报》自1988年创刊至今,“青未了”副刊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受版面限制,早期的“青未了”副刊为纯文学性质,此后报纸版面扩容,“青未了”副刊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纯文学的版面仍占据了很大比例。作为区域主流媒体,30多年里,《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得到了张炜、马瑞芳、孔孚等山东籍作家的大力支持,扩大了当代山东作家、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培育“文学鲁军”做出了贡献。 回溯中国现代文学史不难发现,很多经典名篇,最初都是发表在各种报纸副刊之上。可以说,副刊成就了文学,文学也成就了副刊。 著名文学评论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曾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开设散文专栏,跟《齐鲁晚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曾情深意重地感谢《齐鲁晚报》“青未了”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支持。 随着新兴媒体进入日常生活,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阅读习惯。融合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在特质和建成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由之路。 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纸媒的冲击尤为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纸媒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新闻板块,影响力一度无法与鼎盛期同日而语。与之相反,副刊因其特殊的属性,刊发的文章新闻时效性相对弱,但文字优美、思想深度丰厚,反而在这个传播格局巨变的时代,留住了读者,成为纸媒留人的重要武器。正因如此,多年以来,副刊一直有着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汇聚起报纸最忠实的读者。 近年来,《齐鲁晚报》加快了深度融合转型,实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双品牌”战略,主阵地向移动端全面转移,实现了媒体影响力和经营力的同步提升。如今,齐鲁晚报全媒体矩阵覆盖用户8000万+。 具体到“青未了”副刊方面,副刊的文学属性,使其天然地集聚了一大批忠实“粉丝”。每一个特色版面,对应着一个垂直领域,具有稳定的阅读受众。在守好报纸版面阵地的同时,“青未了”副刊亦积极向移动端转移,并根据移动互联网特点,加大了专题化、原创化力度,推出图文、短视频、音频、直播等全媒体产品,提振了副刊影响力,一个升级进化版的“青未了”IP品牌已经初见成效。 深耕文学沃土,依托活动引流 通过活动“拉客”,利用版面“留人”。“青未了”副刊根据移动互联网特点,在主阵地向移动端全面转移的同时,通过组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活动,例如作家新作分享会、读者俱乐部、心理专家讲座等进一步引导读者参与,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提升舆论的引导力。目前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当属两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2019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融合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用户意识,希望以活动带动用户,增加用户粘性,甚至培育一批超级用户。在这种背景下,“青未了”副刊不局限于报纸和客户端,运用全媒体思维做品牌做活动,策划推出了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齐鲁晚报》策划的作文大赛宗旨是为全省中小学生搭建高水平写作平台,提升中小学生写作素养,发现文学新苗,助力发展素质教育。这与“青未了”副刊的版面定位高度切合,而且有助于吸引优质年轻用户。 在策划组织作文大赛的过程中,《齐鲁晚报》充分利用“青未了”副刊的影响力,发挥其留人的功效。“青未了”副刊编辑部联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文学杂志社、时代文学杂志社共同承办了这一公益性作文竞赛。为了彰显作文大赛的权威性,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齐鲁晚报邀请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以及多位副主席担任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同时又组织了由省内知名作家、高校著名教授、中小学语文特高级教师以及资深编辑为主的评委队伍。 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设有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实现了青少年写作群体的全覆盖。 凭借《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多年来积累的广泛影响力,以及齐鲁晚报全媒体矩阵的传播力,2019年首届作文大赛启动的消息在报网端微一经发布,立即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家长、老师的咨询络绎不绝,学生自荐、家长代投稿,甚至多所学校集体组织全校学生应征。短短月余,就接收初赛投稿近万篇。经评委们认真评阅,初赛阶段选出1000余名学子入围现场决赛。现场决赛比拼得更加激烈,1000余名学子现场角逐,通过同题作文展示各自不同的文字水平和思想深度。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及诸位评委经过数周审阅、讨论,最终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发现和挖掘了一批文学新苗。 首届作文大赛落幕后,许多家长、学生意犹未尽,希望《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能将这一赛事持续做下去。2020年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如期举办,此次参赛人数再创新高。为此,《齐鲁晚报》在山东全省设置了济南、济宁、临沂、枣庄、聊城、滨州、烟台7个赛区。经过紧张有序地初赛、决赛角逐,最终评选出50名“齐鲁小作家”。 在两届作文大赛进行过程中,《齐鲁晚报》集中展现了全媒体矩阵的传播力。初赛报名通过齐鲁壹点客户端进行,有效实现了用户线上转移。评委们评审出的初赛优秀作文在“青未了”副刊的版面上呈现。活动结束后,多位家长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频道留言,回忆自己当年因热爱“青未了”副刊而爱上文学爱上写作,走上工作岗位后,又因出类拔萃的文字功底得到多于同龄人的发展机会。如今,通过两次作文大赛,自己的孩子也爱上了写作、爱上了阅读,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频道的文章成了孩子每日必读的网文。一家两代人都与“青未了”结缘。 借助两届作文大赛,《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成功实现了通过活动“拉客”、利用版面“留人”的目标,大赛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的影响力进一步得以提升。 顺应时代潮流,打造全媒体产品 依托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这一平台,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策划实施了许多活动,全媒体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大赛的内涵,吸引了读者和用户,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 在第二届大赛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了线上写作公开课。活动邀请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马瑞芳、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玉栋、中小学特级教师等重磅嘉宾担任主讲人,面向中小学生,推出十讲写作公开课。讲座围绕不同主题,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借助名师大家的讲解,让来自全省的中小学生,找到通往写作世界大门的钥匙。 马瑞芳教授是全国知名的明星学者。由她带来的首场线上授课,在近1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齐鲁壹点客户端的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6万,评论区互动留言180余条。此后举行的几场写作公开课,观看量和留言量同样表现不俗,体现出了活动的受欢迎程度。 作为两届作文大赛的评委会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感慨万千地表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策划组织的这次大赛不仅是给孩子们展示才华、发现自我的契機,也是一项全媒体合作的实践。 《齐鲁晚报》策划推出的两届山东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恰如其分地印证了:全媒体时代更需要用全媒体思维来做副刊,编辑记者需要转换角色意识,强化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强化品牌意识、策划意识,唯此才能“四两拨千斤”,培育全媒体时代的大副刊品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