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新闻史学的计量方法 |
范文 | 易耕
【摘要】甲午年间(1894—1895年)的《申报》共33554条新闻。给每条新闻贴上至多三个、至少一个标签,共贴出47418个标签。这些标签有密有疏,共47种,归于八个大类。标签是新闻的高度概括,再加以组合,内涵就更丰富。如果对标签适当统计,更可鸟瞰新闻的选择、加工等一系列生产特点及其背后的媒介环境、历史背景。将计量方法用到新闻史学中,是为了超越“碎片化”“内卷化”,建立细节与整体、短时段与长时段的联系。史料学是新闻史乃至新闻学的基础,是避免“游谈无根”的良药,是学术规范化、成熟化的保障,也是学术正名和学术场域真正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史料学;计量史学;《申报》;甲午战争 一、计量史学:非碎无以立通 随着电脑、网络、数字化、数据库等技术的普及,“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已成快为史学界的“显学”。但凡历史研究,似乎总要与之沾点儿边才够“摩登”。但综观20世纪后半叶“计量史学”兴起之后的东西方史学界,似乎仅有经济史这一“独苗”能将概率论、数理统计与历史研究进行比较融洽的結合。与之相反,在史学的其他领域,将叙事、描写、回忆等人文事物与枯燥数字结合,总不会令人愉快接受。加之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绝非计算和公式能概括,“历史和未来不是算出来的”是常识。所以,主流史学刊物图表并不多见计量方法,已经很能说明计量史学的问题。但是,新闻史和经济史有相似性,计量方法未必行不通。较之于传统的政治史学,尤其是“帝王将相家谱”的那种史学,它们都很繁杂,都非常碎片化,都特别的“小”。对付“小”的最好办法,不就是统计吗?先从小到大找规律,再从大到小抓个案。退一步说,即便新闻史学不能借鉴经济史学的计量方法,新闻史料学,特别是像《申报》这样的稳定长期大报的史料(局部)梳理,肯定能使用计量方法,本文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标签的设计与运用:概括新闻内容以便计量 (一)时段的选择 碎片化,是新闻舆论本身固有的属性。新闻,时时而新、水滴归海,碎片凌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舆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风吹草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会多次“反转”,九曲回肠。新闻舆论的这种属性,从古至今几乎就没有变化过。但经过时间的沉淀,碎片当中也许就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新闻学的立足之本,新闻教育也就在于以这些规律启发后来的工作者们。进入到这个逻辑,碎片就不再是碎片,而是一种表现为细节的史料,是整体中的局部。 “百科全书”式的《申报》,其内容的庞杂性可想而知,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终刊,历时78年,时间可谓不短,即便不是“长时段”也是“中时段”(年鉴派史学观点)。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具体看来无外乎两个:一是在以往将新闻舆论看作“冲击—回应”“近代化”“民族国家”等范式的附庸材料的基础上,找到一种“新闻舆论本位”的历史叙事与描写,从而在新闻舆论中发现历史;二是在中国新闻史学乃至新闻学缺少“实证”的荒原上,找寻一种基于大报的、规范的、长期的、拓展的、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吃透《申报》到吃透同时期的《新闻报》《大公报》等报纸,史料学的本意也就在这里。 以《申报》来探索史料学的计量方法,选取1894年1月1日—1895年12月31日,也就是涵盖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后两年(全文简称为“甲午年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这份报纸起承转合脉络的剖析。总体而言,《申报》之兴衰各有两次。暂抛民国史量才时期的兴衰不谈,晚清时期的《申报》是有着明显兴衰转变的。自1872年创刊后,借助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中法战争的外力,《申报》基本上按照十年一个台阶的步骤,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新闻事业近代化的步伐非常明显。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申报》俨然是上海滩第一大报矣!盛极而衰,也就在1895年战后,《申报》总体趋于保守,被维新、革命等两次办报高潮时期的许多报纸超越,逐渐惨淡经营,几近停刊。因此,甲午年间可谓《申报》在晚清的竖排繁体无标点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二)标签的提出 在1905年春节后改版之前,整个晚清时期《申报》的格式基本保持一致。通栏的报头、四字的标题、《清实录》式的圈点排版、附印的“京报”,这些都毋庸赘言。除去“告白”“广告”“京报”和“社论”,我们研究的是从以“上谕恭录”“接奉电音”(新闻板块最前)为代表的首都新闻到以“英廨公堂琐案”为代表的上海社会新闻(新闻板块最后)的所有新闻。甲午年间,即1894年至1895年的两年一共有多少条新闻?据统计有33554条。这两年《申报》从农历年三十到正月初四是不出刊的,所以两年一共出了720天报纸。这样平均下来,每天《申报》的新闻量约在47条。总计数量和日均数量,是我们研究的大前提,也是计量方法的一点基础优势。 甲午年间的《申报》每天约有47条新闻,据此,我们将标签的数量也控制在47个。如图1所示,我们设立了8大类、47个标签。除了“A天气”和“D军事”这两个由大类名称直接作为标签由椭圆形框标示外,其余45个标签都是由矩形框标示的。“A”的“天气”和“D”的“军事”既是大类名,又是标签名,在目前的研究阶段暂未细分展开。其余的六个大类,均做了至少两个(E外交国际)、至多14个(G社会)的展开,体现了《申报》伸向社会各个方面的新闻触角和“百科全书”式的覆盖。 (三)标签的运用:“一条多标”与“一栏多条” 在前人整理和初步研究《申报》所留下的成果中,《申报索引》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套索引用类似“中图法”的方式,将编者认为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挑选出来,然后分门别类地呈现。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删繁就简,而缺点亦随之产生:一是删什么、留什么并未准确解释;二是原本多维的新闻内容被单向度化了,这是很武断的。比如说下引的这条新闻,取自《申报》1895年2月15日2版,题目是《医院纪闻》。 本埠所集行营医院捐资,由汇丰银行汇至北边,已登前报。十九日,又汇银六百两。计共汇至牛庄、烟台两处,各一千一百两之多矣。慕维廉教士得烟台来信,申谢筹捐之谊,并言:“目下,受伤兵士至烟台求治者,实繁有徒。”医院中详讯情由,有一人云:“小人昆季五人俱隶名军籍,迩来已死其四。小人尚获生还。”当正月十五日,求医者多至一百人。有需用木板夹腿者,有需托其膀臂者。医生忙碌非常,因招英国“恩堂呜”及“生都梁”二兵船上军医,为之襄助。并有教士六人,暨女教士三人,料量汤药。英水师提督领事官及各商,皆临医院察视。日来,屡有馈药捐资者,诚可谓好行其德矣。[1] 新闻报道了1895年初,随着甲午陆战由辽东半岛蔓延到胶东半岛,沿海地区伤兵众多、医院繁忙。与此同时,英国军舰、传教士等展开医疗援助,上海义赈机构亦有慈善之举。在一个单一门类的系统中,这条新闻不可能实现自洽的融合存在,很可能被胡乱归类或摒弃。但在我们的标签系统中,使用“慈善”“医疗”“影响”这三个标签,可以很轻松地解决以往的困境。 同时具有“慈善”“医疗”“影响”这三个标签的,在33554条新闻中,还有8条。①可想而知,它们虽然时间不同、地点各异,但内容却很相近。传播学中“框架”的概念似乎能够借用到这里,形容具有同样标签的、在内容上非常相近的新闻。这种框架效果体现在此处为一例,在全文中亦随着标签的举例而多次出现,如上文的“宦海”和下文的“税收”+“影响”。 作为“前近代化”的新闻文体②,《医院纪闻》除了内容的杂糅外,标题也相当原始。“医院纪闻”四个字,只命中了三个标签中的“医疗”,而“慈善”和“影响”则错过。按照“三次办报高潮”之后新闻事业的新惯例,标题至少应写为“山东沿海伤病众多,上海善款已至前线,中英施医精诚合作”,才能让读者由标题而“一览众山小”。 “医院纪闻”作为标题固然是失败的,但它仍优于33554条新闻里的20276条新闻,跻身前40%之列。因为,其余60%的新闻标题除地点外可谓“不知所云”,而且即便是地点也需颇具文史知识方能读出:“上林春色”“禁苑秋色”指北京,“铁瓮涛声”指镇江,“西湖擢歌”指杭州,“鹤楼笛声”指武汉,“羊城夕照”指广州……比如说,1895年4月23日2版的《皖山晴翠》看似一条新闻,实则五条新闻。在标题之后的正文中,共有五个“○”,引领了其后的五段文字。这五段文字,说的是毫无逻辑关系的五件事情。如果非要说它们有什么相关性,那么唯一的交集就是:它们都发生在标题里提到的一个字“皖”。所以,《皖山晴翠》其实是安徽新闻的专栏。因此,我们发明“一栏多条”的处理方法,把这条专栏拆分为五条新闻,分别重新命名并贴标签为《皖山晴翠一》(宦海)、《皖山晴翠二》(税收+影响)、《皖山晴翠三》(治安)、《皖山晴翠四》(科举)、《皖山晴翠五》(司法+风化+生死)。 至此,我们的思路已经很清楚,简而言之就是选择时段、制定标签、诠释标签、匹配标签。值得指出的是,“一条多标”较之于“一栏多条”更需心力,因为它是一个不断调谐松紧尺度的过程。具体而言,我们的规则是每条新闻至多三个标签、至少一个标签。可想而知,规则制定时肯定面对疑难:如果一条新闻内涵超过三个标签,应该怎么办?这就牵涉到“收”,即使用更具有概括性的标签。与之相应,如果过多的新闻都只有一个标签,弄出几百上千个标签,“一条多标”也就失去了意义,陷入了和《申报索引》类似的困境。所以,标签越“收”就越概括,每条新闻的平均标签就越少;标签越“放”就越具体,每条新闻的平均标签就越多。 在图1所示的标签体系中,“军事”“国际”“外交”都没有被打开,同样是“一条多标”的标签数量与收放平衡的产物。要想把标签的总数量与日均新闻数量控制在二者相等的47条左右,有些成建制的、非常聚集的新闻就只好概括处理。由此,我们再提“前近代化”这个概念。上文谈到的新闻(专栏)标题如此,这里涉及的新闻内容亦然。在“一条多标”中没有展开的大标签,在清末民初之后的新闻事业进化中,都形成了比较专门的版面、专业媒体乃至其背后一套专门的新闻生产程序。就新闻史的研究而言,建立在相对较长时段的《申报》基础上,观察栏目、新闻、标签的增减互动,也是通新闻事业古今之变的绝佳触角。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中国新闻史、解读重点报刊、深入挖掘内容,无数的感悟和智慧是其义自见的。新闻奥妙,存乎一心。 三、标签的统计与分析:计量优势的初现 (一)单个标签:“宦海” 这些高度凝练的标签,虽仅有区区两个字,背后的意蕴却十分丰富。以“B政治”中的“B01宦海”为例,据统计,宦海新闻在甲午年间《申报》的33554条新闻中有8149条,雄居33554条之最!(可参见图2)这个最突出的“B01宦海”究竟是些什么新闻?请看以下五条: 汉阳县薛大令现奉宪檄委署蒲圻县,于本月初四日交卸。所遗之缺上宪委李广侯大令署理,于是日接篆。③ 署新建县何梅阁明府其坦于上月十九日履任,二十四日点卯。④ 署理九江府兼办湖口厘局崔兰屿太守于上月廿八日由湖口起程,廿九日辰刻到郡,各官俱往迎接。德化县李翼亭明府饬差备办梅花庵对面房屋一所,悬挂灯彩,安设香案。即于是日酉刻,太守具朝服,望阙行三跪九叩礼,接印任事。各官次第进谒道喜者,轿马盈门,十分忙碌。⑤ 云贵总督王夔帅遵旨入都陛见,乘坐鄱阳轮船于廿九日巳刻过浔。浔城道镇以次文武各官俱至江干迎接,选锋、新劲、飞虎等营亦列队鸣炮申敬。⑥ 杭州采訪友人云,本月初四日为署理浙江臬司王心斋廉访悬弧令旦。先期,印委各员俱往晋祝。及正期,八座司道暨绅士均往祝嘏。廉访随排道出辕,亲往谢步。⑦ 综观这五条新闻,笔法之铺陈,框架之展现,编读者双方之心态,是层层递进的。第一、二条,简明扼要,在关键词“交卸”“接篆”“履任”“点卯”外,并无渲染。第三、四条,报道本地官员上任和封疆大吏路过,多出些热闹而威仪的排场:张灯结彩,军队造势,如临其境,颇为艳羡。至第五条,外地官员的“悬弧令旦”(生日),竟也纳入《申报》三版显著位置! 细看第三条。灯彩、香案、朝服、轿马、三跪九叩、进谒道喜……栩栩如生的现场感,让读者俨然跻身上流社会,很高档,很受用。为什么如此身临其境?因为这些报道很可能就是由食客或幕僚作为兼职记者撰写的。为什么要写得如此细致真实?因为《申报》把握准了读者的心理: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旧士子在宦海新闻里获得了“大丈夫当如此也”和“跻身上流社会”的满足感。据统计,“F03科举”在甲午年间的《申报》中也出现1159条,日均1.6条,可谓不少。 细看第四条,虽无过分铺陈,但也绝不简单。“云贵总督王夔帅”乘船进京,路过江西,不仅当地“文武各官”盛情迎接,还有“选锋、新劲、飞虎等营亦列队鸣炮”。云贵总督地处偏远,与江西又不接壤,且乘船水路轻舟飞快。这般“申敬”,难道不奇怪吗?今人奇怪,古人却很懂。云贵总督王夔帅即王文韶,浙江仁和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光绪十三年(1887)任兵部侍郎,十五年(1889)擢云贵总督。至二十年(1894)底,王在总督任上已逾五载,依先例有调整之机。恰逢甲午频败,淮系失势,李鸿章罢官。围绕李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位,清廷上下钩心斗角、传言纷飞、不知归谁。当是时,《申报》写王文韶的行程之细,可谓四两拨千斤。写者春秋笔法,尽在不言中。读者心领神会,觉此报妙哉。1895年8月,清廷实授王文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申报》政治新闻的隐喻,终于坐实了。 如何评价占比最高的宦海新闻呢?无论旧士子还是新市民,无论从政还是经商,宦海新闻总让他们阅读、满足,更让他们不难捕捉到政治“情报”,非常受用。⑧《申报》就是靠它们来“喂饱”读者,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到了甲午战败后,中华民族的觉醒伴随着改良、革命的办报高潮,《新民丛报》《时务报》《民报》等提供了更符合读者心理的阅读体验。它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申报》却不变。据统计,宦海新闻在战前的1894年1月有392条、日均13条,在战后的1895年12月还有362条、日均12条,几未衰减。甚至在政治立场上还更趋保守。“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份出江湖没多少年的《申江新报》竟然很快就变“旧”了!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着实令人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宦海新闻,成就了从创刊到甲午的《申报》辉煌,也导致了从甲午到史量才接管前的《申报》衰微。至此也可以看出,标签甫一提出,就展现了整体综合的分析能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往没有的视角。 (二)标签组合“影响+税收”:妙手集纳、触类旁通 在中国新闻史上,Journalism曾一度被翻译为“集纳”,而后被替换为“新闻”。对比这两个词,“集纳”似乎更有深意,体现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搜寻和采集、归纳和分析。“新闻”与之相比,反倒多出了几分肤浅、道听途说和碎片化。历史研究,既在于和当下的距离感,又在于浅表下的深入、碎片上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当甲午年间的《申报》被全部标签化之后,利用这些标签来实现“集纳”,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基于“集纳”的相似应该是巧妙的,在相似之中探索相异应该是有趣的。 比如说,我们选择“影响”和“税收”这两个标签,可以筛选“集纳”出134条新闻(其中“一栏多条”63条,单列71条)。这些新闻都报道甲午战争对税收的影响,不仅内容像照葫芦画瓢,就连形式都如出一辙。下引三条的开篇几近相同:浙江是“倭氛不靖、需饷浩繁”,江苏是“中日构兵、需饷孔急”,北京是“海防吃紧、时事维艰”。 倭氛不靖,需饷浩繁。钱典两业各捐,早经议定,所有各洋药铺拟筹捐一万两。而台浆象浆尚不与焉,惟□(笔者注:该符号指代难以辨认的字,全文引文中仅此一处)浆各铺仍带卖小土,办理颇非易事。故归牙厘局出示:凡洋药之到省者,一例加捐。闻已缴七千余两,花朝前可以告竣矣。⑨ 中日构兵,需饷孔急。凡在食毛践土者,莫不踊跃输将。张香帅屡派各员分往各处,开局办捐以济饷项。近又委候选道李观察宗棠、候补府叶太守永恒,至安徽、广东两省办理劝捐,月初已束装就道矣。⑩ 海防吃紧,时事维艰。……刻又议开孝廉捐百名,须由附生报捐准其一体会试,捐生每名正款银二万两,额满停捐。不日即具折上闻,如蒙俞允施行,真不世之际遇也。有志显扬者,当以早解腰缠为快。?輥?輯?訛 这三条新闻,在甲午战争影响税收的本意之外,还渐能读出“宦海”新闻的潜台词。第一条尚属平铺直叙、没有夹杂太多“画外音”。而第二条新闻的重点,就从战争对税收的影响,转到了对“张香帅”“李观察”“叶太守”三人行程的关注。第三条尤甚,报道的是清廷为广开财路新增“孝廉捐”,但主题却偏向了号召读者中“有志显扬者,当以早解腰缠为快”,字里行间满是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之感。 为什么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会被写成这样?无外乎从新闻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找原因。上文在谈到“宦海”新闻占比之高时,解释了旧士子和新市民作为《申报》主要购买力的阅读心理需求,在这里同样说得通。在新闻的使用者之外,还有生产者借着舆论公器,“一厢情愿”表达观点的因素。戈公振说旧时的新闻工作者是“疏狂学子、落拓文人”[2],他们信奉“学而优则仕”,醉心于科举和功名。《申报》主笔蒋芷湘就是这样的例子,在中举后竟离开十里洋场,远赴西北边疆任县令,后事迹湮没不可考。蒋芷湘的继任者黄协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清政府尤其是慈禧太后张目。面向市场的新闻事业具有商品属性,竞争也是很残酷的。“三千年大变局”,使用者的口味已改为“维新”和“革命”,《申报》还依照蒋、黄的老黄历组织新闻舆论,自然会走向没落。 由这管窥一隅,不难发现在“集纳”之后的触类旁通,能把许多本来不会“其义自见”的问题,暴露出来以供思考和研究。这在传统政治史学中并不少见,《万历十五年》和《乾隆十三年》都是这样的例子。比如說1587年虽是晚明万历朝的普通一年,但基于对实录、通鉴、会典、起居注的熟稔,将人与事放到纵横的网络中,碎片便不再是碎片,而是整体中的细节。我们新闻史的研究对象接近于社会史和文化史,远比政治史更加碎片化。所以,新闻有学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一套史料学体系,人为地将新闻史料文献化、档案化,使之规范和方便利用,从而更好地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新闻学通古今之变的最好方法。 四、小结:计量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界对新闻学总体的学理性评价不高,甚至认为其“无学”,就是因为新闻史乃至新闻学存在着“游谈”的学风,特别表现在用一些零碎的材料点缀,却搬来相邻学科的许多“理论”“绕”“吊书袋”“不知所云”。或者看起来精密完整的“实证”,于新闻事业本身却并无裨益。造成了理论上不去,流于技术培训,甚至连培训也做不好。甲午年间《申报》新闻的计量化,只是初步尝试,它肯定是手段,不是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回到新闻史学乃至新闻学的立足之本,来讨论这门学问存在和依托的土壤。只有确定了这块土地并且重点施肥、精心培育,才能从“游牧阶段”升级到“农耕阶段”,进而才有了“工业文明”。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