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络舆情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影响与机制再造
范文

    郭津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党报出版安全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各级党报坚持严格的审校流程,在避免政治性、文字性、技术性差错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对传统差错的认识。一些事实性错误、流程性错误等非政治性差错随稿件电子版上网,由于网友转发评论导致的舆情发酵,使这些传统型差错从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差错、操作差错,上升为给责任传媒带来较大影响的负面舆情,不仅给当事媒体带来较大压力,更直接对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从传媒技术发展的融合趋势来看,增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进而用网络舆情研判改造传统党报编辑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舆情;编辑机制;内部审查;出版安全;二次传播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是人人都是自媒体。而与此同时,由于网友的评论和网络对后真相考问的介入,也使人人都是编辑变成了一种可能。

    一、网络舆情对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影响的几种形态

    传统党报编辑流程是一个基于新闻报道内容事实性细节进行审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主要精力放在对稿件事实、措辞以及准确性的判断中。这既包括了编辑对当前政策的掌握,对报道要求的掌握,也包括了编辑对自身知识积累的调动。从总的流程来看,这是一个从前往后线性、单向的过程,涵盖了策、采、编、校、检、发、排、印等关键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由于编辑对发稿权和编裁权的掌握,使编辑比记者在稿件的把关上居于更重要的位置。

    移动互联的发展正在改变这种状态。网友在对报道进行评判时,不仅对稿件的内容、事实进行评判,也对其中的细节,包括错别字、张冠李戴、用语夸张、掉字掉段等基于文本的错漏进行批判,甚至对这些错漏进行放大、改写、编排,演绎为新的传播载体。网络力量的介入,使一篇普通稿件因其错误而演化为舆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记者的采写能力为人诟病,编辑的能力和水平同样备受质疑。

    网络舆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对于发生网络舆情之后的稿件编排,编辑往往会产生心态上和选择上的影响。网络舆情对于编辑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

    转化型:正常使用的汉字,由于被网络进行了负面解读,而对这个字在某一时期的使用上产生了一种新的限制。这种转化要求编辑在使用这个汉字时,要对其进行新的关注,避免因不当使用,造成歧义与负面解读的再次传播。

    演绎型:关系型事实的演绎导致认知扭曲。由于负面新闻冲击了读者对固定关系的认知,导致了负面新闻的戏剧化演绎,冲淡了固定关系的传统定义,并对其后发生的新闻报道产生障碍。比较典型的情况,如老师虐待学生新闻发生后,由于网络的演绎,编辑会用更加严格的情感框架对待同类稿件,从而导致继续报道学校和老师严格管理学生的新闻明显减少。

    法律型:一些专题和深度报道稿件形成于某一类法律和条例发布之前,随着相关法律的发布,稿件内容出现了法理、法条冲突。如果这些稿件在后续传播中没有及时编辑说明,就会造成报道与现实法律抵触的阅读印象,从而影响报道的公信力。

    解构型:相对意思比较固定且偏正面的词组和词汇,由于网络舆情的影响,而导致对这一词组和固定词汇产生了负面认知。比如“不舍昼夜”一词,由于有些报道对时间的错误估算,对“不舍昼夜”进行了量化与夸张,而使报道无法令人信服。后续网络传播中,网友基于错误报道而开展的戏谑化跟帖,往往改变了对原词的正确理解。

    如果说人人都是记者,还只是一种报道采集形态的改变。那么人人都是编辑,改变的不仅仅是报道的认知,更是传播的形态与质量。网络传播特别是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对于传统编辑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媒体编辑必须调整思维、更新理念,在稿件编辑上不仅仅是对文本进行编校,还需要从互联网读者的角度去理解一篇稿件,以舆情研判为重要参考尺度衡量编辑行为。

    二、深化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建构舆情预判的编辑思维

    从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差错案例来看,文字作品的差错主要包括:事实性差错,字词误用,词语搭配不当,成语误用,标点符号错误,数字使用不规范,生造词语指代不明,语句杂糅,前后表述不一致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本来是文字作品的差错演变成了网络舆情。比如,不少报纸转载国际新闻时,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写成奥马巴。有媒体报道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返回当地,坐高铁返回,而领导到机场迎接。这些差错发生在纸质媒体上,但是均在网上广泛传播,产生了溢出效应,在差错产生的同时,构成较大规模舆情,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必须看到的是,一些差错不仅仅演化为舆情,也被一些敌对势力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工具使用。“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一些境外势力“诋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片面渲染、刻意放大我国的各种问题,甚至制造各种谣言,煽动人民的不满情绪”[1]。

    相比较传统编辑来讲,网络新闻发布具有一键发布、不可追回的特点。这种发布的不可逆性和舆情的多维度演变,在给传统编辑素养和编辑流程带来影响与冲击的同时,也不断地展示出传统编辑面对网络舆情中的盲区和短板。这些盲区和短板表现在,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了解。一些编辑长期闭门编稿,对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真切了解,对稿件的真实性缺乏辩证审视的能力。在编辑稿件中,就文本编文本,文字关可能把住了,但是稿件立意和着眼点却可能出现偏颇。

    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敏感。一些新闻已经在网络上引起炒作,但是由于缺乏了解,编辑在处理同类型稿件时仍然按照既有流程和模式处理,没有吸取教训,重蹈覆辙。最新版的中國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提出,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统一导向要求、管理要求。这些要求,既是对网络媒体提出的,也是对包括纸媒在内的传统媒体提出的。要实事求是地看待网络舆情对传统党报编辑的影响。不要放大,但是也不能缩小。特别是网络比较关注的问题,在编稿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既要做到冷处理,同时又要防止出现蹭热点。

    针对盲区和短板,必须建立舆情预判思维。针对已经发生的舆情进行梳理,提出编辑建议并在新闻报道的编辑中进行运用。加强对舆情的了解,特别是对新媒体新载体发展的认识,要常态化借鉴热搜、网评等手段,通过这些方式来倒逼传统编辑思维改造。

    在建构网络舆情预判的编辑思维上,第一,要善于强化政治意识,用政治意识进行舆情预判。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第二,要树立效果导向。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报道的时度效。比如,贫困的退休职工倾其所有积蓄来为某一项工作进行捐助。这样的事迹是感人的,但是当第二例第三例甚至更多类似稿件出现时,这样的捐赠行为是否会对当事人的生活产生不便,稿件是否还要继续编发,就需要进行舆情预判。又比如,某监狱面向在押人员组织正能量主题的征文。从工作效果来讲,征文对在押人员的改造有正面的意义。但是从刊发效果来讲,却有可能对正能量主题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低级红高级黑的效果。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面对一篇稿件,不仅要看内容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事实的广泛性。要考虑普通读者的感受,防止出现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一般认识的表述。

    第四,在建构舆情预判思维的同时继续把好文字关、把好事实关,这既是对党报编辑基本素养的要求,也是防范稿件出现差错带来次生灾害的基本要求。

    “在良莠交错、真假混杂的网上信息环境中,建立规范、高效的分析研判机制,以便能正确识别敏感信息、把准舆情发展走势,是十分必要的,其对科学决策、合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2]

    三、应对网络舆情改造传统编辑机制,做到舆情研判“四个嵌入”

    以舆情研判思维来倒逼编辑流程,很多隐患存在于编辑行为中。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报道中,某头条号曾刊发稿件《孩子出生不到20天,他却主动申请投入抗疫一线……》,其中包含了三个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稿件的标题,是以第三个故事——辅警杨某在孩子出生不到20天,即主动要求到疫情检查点执勤的内容拟定的。而本文的第一个故事,是某医院护士王某在大年初一即辞别不到两岁的双胞胎儿子,返岗工作的感人事迹。该头条号编辑在整合当地抗疫大事记过程中,因工作仓促出错,将其中两个事件混淆,造成了文中“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儿子会说话”的错误,引发诸多误解。

    类似的编辑错误,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中同样存在。比如,违规改动,总值班签字样之后改动,没有及时将签字样送校检、照排车间;操作没有及时复核,一些版面调整没有及时复核细节,出现版面元素压字现象;重复刊发稿件。对于版面编辑来说,必须检视自己的程序意识是否到位,编校程序是否完备,要确保上下游沟通顺畅,不为后续工序埋雷;尽量避免签字后改动,严格对照编辑手册规定,规范操作。

    应对网络舆情,需要对党报传统编辑机制进行改善,需要在策、采、编、发等各个环节不断嵌入舆情意识。“从媒介组织的角度来讲,通过自我审查实现报纸生产的话语管理,以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生产,是新闻生产中更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控制面向。不同级别的编辑的把关侧重点正说明了这一点。”[3]

    要使应对网络舆情深化为一种编辑自觉,深化为编辑的自我审查功能。通过自我审查功能发挥,促使编辑进一步提升新闻稿件把关能级,使稿件本身更加符合真实面貌、符合原意。必须强调的是,对舆情意识的重视和自我审查并不是为了使稿件削足适履,而是针对网络评判的复杂性,让稿件更加接地气,接近它本来的面貌,使新闻报道能够真正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和议程设置作用。

    应对网络舆情改造传统编辑机制,需要做到舆情研判的“四个嵌入”。

    首先是技术的嵌入。在互联网环境中,舆情的生成、发酵、爆发、衰退都以实时数据的形式存在。5G时代,“万物互联”将带来数据量的指数型增长,为更精准、实时的舆情监测带来便利。媒体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和完善社会舆情数据库、案例库,提升自动化的信息抓取和语义分析能力,建立重大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预案,形成一套舆情处置的范式。具体讲,可以依托舆情研判技术,多部门融合制作、多岗位柔性分析,在研判内容上坚持移动优先、数据为王,反复进行流程会商再造,在微博、微信、客户端、传统采编等多平台发布舆情警示,多维度呈现,从而做到实时监控、实时提醒。

    其次是流程的嵌入。在线索收集和稿件写作阶段嵌入近期舆情汇总,对新闻采写人员进行风险提示,从源头上开始舆情意识的提示。在稿件编辑审核阶段嵌入,对具体稿件与近期舆情的相似度进行匹配,进行传播风险审查。

    再次是机制的嵌入,包括检查的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大检查。在编委会统一领导下进行舆情研判情况大检查,对采编各层级、各环节坚持正确导向、切实履职尽责的情况进行检查;对采、编、校全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印刷各工序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编辑部与印刷厂之间按照已有规定进行衔接的情况进行检查。对策、采、编、校、检、发、排、印、发行全流程中各个关键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倒追,开展链条式检查。

    报告的机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周报制度。对编辑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周由专门人员报告,没有安全隐患的进行零报告。出现安全隐患情况,同时上报值班领导,申请及时解决。

    预案的机制。建立大事要事出版安全预案制度。提高对大事、要事的反应能力,制订不同级别的出版预案,保证大事要事等重大报道的出版安全及质量。提前根据预告消息、报道方案等梳理报道重点,针对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提前制订预案。提高针对大事、要事的舆情反应能力,保证重大报道的出版安全及质量。

    最后是培训的嵌入。在新闻单位新进人员培养方案中把舆情研判作为重点。刚刚走出校门的新闻从业人员往往在这一方面缺乏警觉,为使新员工融入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在制订新进人员培养方案中以案说法,使新入职采编人员能做版、能采访、能写稿、能预警、能分析。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对标式学习和案例领学。针对一些分为白班夜班的轮岗式编辑,白班值班人员做好白班领学,在做好自我学习的同时每天负责集纳当天的案例供全体编辑参考学习。

    媒体融合的发展,正在使内容生产的要求趋同,对于传统媒体编辑来说,熟悉网络法规已经成为必修课。2020年3月起生效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将夸张标题、不当描述灾难等内容定性为不良信息,要求信息内容生产者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类似内容。

    实践证明,研究网络舆情发展,加强舆情意识培养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媒体编辑在互联网时代做好“把关人”,也有助于传统媒体编辑在媒体融合中适应网络生态管理的最新要求,进一步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生态环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正面舆论场。

    参考文獻:

    [1]《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3.

    [2]刘伯贤.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与领导干部谈识网用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117.

    [3]刘旻.报纸编辑部内的自我审查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5.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王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