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研究
范文

    贾庆

    摘? ?要:植树造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一项无比重要的技术,其不仅对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还对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我国也大力发展林业生态方面的建设并加大资金投入,力求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并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更好地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出的目标。要想完成林业方面的目标与长远规划,植树造林这个基础的方面应该要更加重视。研究主要探究了相关植树造林方法和不同方法的管理措施,并表明了植树造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方法;管理措施

    1? ?植树造林主要的技术方法

    1.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造林方法,在需要造林的林地将树种直接播种,只需要选择好林地条件和播撒的树种,直接进行播种即可。这种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简单易行,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在植树造林条件并不优越时采用较多。并且不需要过多的人力与物力,经费要求较低,对比其他造林方法更加简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常在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中应用。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选择条件良好、土壤质量较高的林地,然后对需要播种的种子进行消毒并挑选,最后直接在林地中播撒即可。等待种子出苗后并不需要进行移栽,只需对树木根系进行良好的保护。该造林方法的受限制之处与缺点也不少,比如播撒后的成活率不高,且播撒的种子要想生长成健康强壮的苗木,在播撒之前对林地条件的要求较高。所以适用于该种方法植树造林的应该是生长力较强、易存活、种源更加丰富的树种,且适合大规模播撒更好。在播撒完成后,还需要对生长的苗木进行相关条件的筛选,选出更适合生长的苗木,或是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将最终选择出来的合格苗木作为最终目标进行大规模培养,经过长期培育,最后得到成功的人工林[1]。

    1.2? ?苗木移栽造林

    该方法是通过将事先培养的生长情况良好的苗木选择出来,通过移栽技术将其移栽到需要植树造林的林地中。该方法对苗木的自身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根系生长状况好、树龄不大的苗木来进行移栽。用这种方法移栽的苗木生长状况较好,能够稳定生长,抗病虫害的能力也比较强。最后造林的质量较高,其适应移栽后的林地环境能力也较为突出,且该方法技术要求并不高,其耗费的人力、物力也适合将其运用在大面积造林之中。因此,该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在植树造林中被大量运用的一种造林方法,可以看出该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是植树造林的首选技术。而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如在其移栽过程中,要避免幼年苗木被细菌感染,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苗木的保护。当完成移栽后,需对其苗木生长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与以往移栽案例进行对比,防止出现苗木不适应林地条件而出现不必要的损失[2]。

    2? 植物造林后的林木管理措施

    2.1? ?幼苗管理

    当完成播撒树种造林工作后,需要对出苗的树种进行科学细致的管理培育。通常在播种后的时期分为出苗期和幼苗期,在不同时期应予以不同的培育方法和不同的培育条件。培育条件可具体到其浇水量、温度、对土壤化学成分要求等。根据不同树种应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应参考多个成功案例并满足不同树种所需要的条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培育,确保树种在幼苗期能够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并达到较高的成活率。经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所培育成功的树木应该是生长状况稳定、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同时在培育中应记录各项相关数据,严格监控苗木生长状况,如合理安排苗木栽植密度,控制其水分、阳光及微量元素摄入,通过各方面的管理使其能够以最佳状态生长。在制定幼苗管理方案以及培育方法时,还应注意针对不同种类苗木,其特点与习性可能相差甚远,不能以陈旧经验方法来套用在不同树种上,应做好案例分析与前期林地调查工作,根据其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法与技术。其根本在于满足幼苗的需要及适应其特点,这样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为植树造林打下坚实基础。

    2.2? ?早期林木的抚育

    在幼苗完成移栽后,早期林木的管理是其重点。在早期林木生长中,枝条顶部的发展逐渐密实,为了确保幼林健康生长,要清除林地的杂草,避免杂草吸收过多的水分和营养,使林木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从而影响林木生长。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苗木的生长状况,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其管理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调节。通过外部进行松土、除草,排除灌木对幼林的竞争,做好杂草间苗、平茬、修枝等工作,使其能够健康、迅速地生长为成品林。在过去技术不达标时,由于对于人工幼林抚育的意义认识不清,并受到當时的经济条件限制,幼林抚育管理水平低,缺乏及时、有效地细致抚育,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效。现在条件基本达到要求,技术也较先进,需要从业人员更加专业负责。另外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其密度和郁闭度都需要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抑制和调节林木生长,进行间苗与修剪工作,这样幼苗才可生长成林。总之,要想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一定要加强管理,遵循幼林的生长发育规律,满足环境要求,最终才可取得良好的造林成果。

    总之,高效、成功的植树造林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有着积极且巨大的作用,其具体可表现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方面,以及对生态环境改善方面,高质量的植树造林工程都可发挥其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植树造林还在林业经济方面应用广泛,可作为林业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推动经济及林业科研发展。植树造林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植树造林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应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技术,提高植树造林科研水平,加强造林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霍旺,付玉.关于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19):76.

    [ 2 ] 周承华.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初探[J].现代园艺,2017(20):222.

    (收稿日期:2019-11-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