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寒地稻作区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水稻有害生物的研究
范文

    王海龙

    摘 ? 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种植、农业生产高速化。但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微生物群单一、土壤逐步贫瘠等问题。对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有害生物控制的作用进行说明,并给出了方法可行的理论支撑。以寒地稻作区的水稻为例,针对实现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寒地稻作区;生物多样性;有害生物;控制

    1 ? 当前农业种植与有害生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 使用化学药剂带来的问题

    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时,人们常常使用喷洒化学药剂的方式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抑制或者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保证农业作物的产量,但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问题[1]。

    1.1.1 ? 使用化学药剂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抑制

    农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自然因素、生长环境。化学药剂的成分不是农作物所必需的。在杀灭有害生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染到农作物中,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1.1.2 ? 化学药剂对有害生物的有效性有限

    这种有效性的有限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和更新性。由于化学制剂尤其是一些活性制剂对有害生物的影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生物对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反应敏感。化学药剂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下对有害生物的灭杀作用不可预知。换句话说,就是化学药剂的使用效果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虫害的作用大小无法准确进行判断[2]。这对于控制有害生物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更新性是就生物系统而言,化学药剂在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杀灭掉其他一些生物,这些生物中包含有害生物的一些天敌以及一些中性的其他生物。破坏了生物系统的循环链,使得很多有害生物种群快速扩大,又或者出现新的丧失天敌的有害种群。这也造成了有害生物难以控制的局面[3]。

    1.1.3 ? 化学药剂控制有害生物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让土壤中的化学药剂成分增多。这种现象的发生,轻则损害土地的肥沃性,造成土地贫瘠、减产等不利现象,严重的土地中,大量化学药剂成分从土壤中进入农作物植株中,从而进入人体,伤害人体健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破坏的代价巨大,是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

    1.2 ? 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带来的问题与思考

    现代化农业生产来源于西方,利用新技术、新机械,进行大量的农业生产,对于所需的农作物进行重点种植,逐渐形成了产量高的农业生产优势。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新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种植超载,大量非农业種植土地被使用,占用了过多的环境资源。

    同时,新技术的引进中使用了基因工程等技术,为实现高产使用了外源基因引入的方式,这种农作物基因引入的产品,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去验证[4]。单一农作物产品的生产,打破了原有的生物平衡体系链,动植物品种不再丰富,天敌缺失,无法有效进行有益循环。

    2 ? 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与意义

    2.1 ?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首先,减少了许多费用支出。采用生物多样性方式进行有害生物的控制,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化学药剂使用。以往的方式是大量地喷洒化学药剂,使用生物多样性的方式,减少了化学药剂的费用支出,节约了经济资源。其次,使用农业多样性的方式,可以进行复式动植物共同养殖种植方式,实现禽类、农作物共同获取的方式,提高经济收入[5]。

    比如在水稻种植方面可以采用饲养鸭子的方式。鸭子在稻田中可以以水稻的破坏生物为食,鸭子的粪便成为稻田生长的肥料,也可以去除杂草,让稻田也得到高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控制有害生物,还可以大幅提升经济效益。

    2.2 ? 帮助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顾名思义,不再仅仅关注单一农作物的生产,而是培养多样的生物,其中有对农作物生长有益处的生物,也有中性的、不伤害农作物的生物,目的是形成新的有序的可循环农业生态循环链,用相互的克制与制约控制有害生物带来的伤害。使土地重新回归自然本态,不再受到伤害。这才真正符合我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理念。通过生物多样性,让农业生产具备可持续发展性[6]。

    3 ? 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的理论依据

    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的理论依据较多,这里对较为重要的进行简单介绍。首先,稀释原理,这在水稻基因生物多样化控制有害生物中有所体现,多样化品种阻断了有害生物快速破坏的轨道,等于进行了破坏稀释,让破坏程度大幅度降低。其次,微生物微生态原理,水稻的种植离不开自然因素的影响。微生物的影响体现在此,光照、湿度、风力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有害生物。再进一步说,化感作用也支撑了生物多样性的作用[7]。不同品种的生物通过地面露出部分向环境系统也传送着部分化学物质。这种物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帮助农作物健康生长。相应的理论基础还有很多,例如物理的阻隔、生物学效应等等[8]。

    4 ? 水稻生物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举措介绍

    4.1 ? 微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微生物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水稻种植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寻找对水稻种植有益的多种微生物,丰富微生物菌群,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对于水稻种植的影响。具体使用方式很简单,采用注入的方式进行几次即可。

    菌群的选择可以从本地选择,也可引入,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判断菌群引入后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当地生物群可以进行详细数据统计,并且分类,划分出哪些微生物、生物属于水稻种植当中有益生物,哪些属于中性的。中性生物并不是可以忽视的,相反为了实现生物的多样性,中性生物融入到水稻种植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害生物也要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9]。

    4.2 ? 水稻生长系统中栖境生物多样性利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有害生物的虫害方面,虽然水稻的虫害是有偶然性的,有单食性也有多食性。但是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很多虫害是因生活在栖境范围造成的,但是在这个范围内,也存在着虫害的天敌。这种天敌如果对水稻不具备伤害性,是单食性的,那么就可以对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比如对蝗虫、螟虫等虫害,可以直接消灭它们的虫卵,减少虫害发生的概率。这种天敌模式的预防虫害也是生物多样性在水稻种植中需要关注的。但是不可随意引入一些外部地区虫害的天敌,这种引入要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才可以使用,避免产生相反效果[10]。

    4.3 ? 使用基因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稻有害生物控制

    基因的多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品种打破单一限制,让有害生物的具体体现无法明显显现,从而进行可持续性有害生物的控制。第二,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种植其他农作物,体现基因的多样性。而体现在控制有害生物方面,可以选择抗体因素方面不同的作物进行混合种植,让有害生物无法高效产生破坏,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形成生长状态的平衡。这种作用的体现是因为混合作物可以让病害无法有效传播,降低了破坏的速度与作用,同时很多抗体的共同作用可能会产生病害的抵抗基因。

    4.4 ? 动态生物多样性控制

    常见的旱地水稻种植挖塘模式,挖塘后可以进行生物养殖,养殖鸭子是选择之一。鸭子可以以部分虫害天敌为食,节省部分饲料[11]。在鸭子活动过程中,能够去除部分杂草,粪便可以作为自然肥料。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开辟林地等方式等。

    5 ? 结束语

    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种植的产量与质量,除去农业作物的抗病虫害问题,也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学的应用,对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实践中,要深入对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加强试验分析,合理地应用各种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种植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张钰莹.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有害生物[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5):81.

    [ 2 ] 杨晓贺.农业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2):133-136.

    [ 3 ] 向青松,钟亚霖,彭军,等.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烟草病虫害[J].中国农学通报,2010(2):133-136.

    [ 4 ]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论文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 5 ] 郑庆伟.“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香蕉研究团队”揭示香蕉枯萎病最新的區域发布与病原菌演化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8(11):45.

    [ 6 ] 柴淼.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农家参谋,2020(7):4.

    [ 7 ] 黄春艳.国内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概况[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5(6):57-58.

    [ 8 ] 杨守仁,张龙步,沈钖英,等.三十六年来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研究及发展[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87(3):85-86.

    [ 9 ] 刘兆良.浅析农作物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41.

    [ 10 ] 吴荣升.浅析农作物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机,? 2018(7):41-42.

    [ 11 ] 辛明远,王险峰,关成宏.2005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大发生? 与防治调查分析[J]. 现代化农业,2006(9):20-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