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春播大豆缺苗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范文

    王军 张海生 李方舟 古晓红 杨婷婷

    摘? ?要:山西省是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当地农民有春播大豆的种植习惯。在每年的大豆春播中,山西许多地方会出现出苗不全、不齐、不匀的情况,导致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影响当年的产量和效益。针对春播大豆缺苗的情况,进行了3年播种试验,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提高大豆生产产量和效益提供技术帮助。

    关键词:春播大豆;缺苗原因;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22-02? ? ? ?中图分类号: S565.1? ? ? ?文献标志码: A

    1? ?大豆种子萌发的条件

    1.1?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大豆种子本身要有发芽能力。有的种子种皮破损,有的种子种皮完好但内部损伤,还有陈旧种子,这些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生长。在种子播种前,最好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首先保证种子自身的健康。

    1.2? ?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2.1? ?必要的水分

    水分是大豆生长的最基本条件。大豆含蛋白质较多,所以种子吸收水分快而多。大豆种子播种后,首先是吸收水分。种子吸收水分后会使种皮软化、膨胀,这样可以使更多的氧气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会把二氧化碳通过种皮排出,使种子内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土壤中的水分需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即不低于50%且不高于80%,土壤水分含量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种子的生长。

    1.2.2? ?充足的氧气

    氧气是大豆生长的最基本需求。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进行一系列复杂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进行呼吸,才能得到能量,从而保证种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种子在储藏期间呼吸极为微弱,需氧量较小,但当种子吸水萌发后,呼吸逐渐旺盛,对氧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缺氧或无氧都会直接影响种子发芽。

    1.2.3? ?适宜的温度

    温度是大豆生长的最基本要素。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如果温度太低,其呼吸作用会受到抑制,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他一系列生理活动都会不正常,因此,种子的生长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种子在日平均气温达到6~8 ℃时即可发芽,但很缓慢、易霉烂,出苗率低;当温度达10~12 ℃时才能正常发芽;当日平均气温在15~25 ℃时,发芽快而整齐;当温度高于33 ℃时,出苗更快,但幼苗嫩弱。

    所以说,种子发芽要有必要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三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光、二氧化碳及其他因素,对种子的发芽也有间接影响。

    2? ?试验安排

    针对春播大豆出苗不齐、不全的情况,进行播种对比试验。在2017—2019年3年中,在东阳试验基地针对大豆出苗情况,进行了不同情况的对比试验。2017年进行了同等条件下籽粒大小不同的出苗试验、同等条件下人工开沟播种与点播器播种的出苗试验;2018年进行了免耕播种与正常播种的出苗试验;2019年进行总结性重复试验。

    2.1? ?同等条件下籽粒大小不同的出苗试验

    2017年分大粒、中粒和小粒3组材料进行出苗试验,大粒组选用的材料是晋科4号和晋豆39,中粒组选用的材料是晋豆19和晋遗30,小粒组选用的材料是晋遗31。试验结果表明:大粒组出苗率为87%,中粒组出苗率为94%,小粒组出苗率为97%。

    2.2? ?同等条件下人工开沟播种与点播器播种的出苗试验

    人工开沟播种的好处是摆籽均匀、播种的深度好掌握,但播种速度慢;点播器播种的好处是播种速度快,但播种的深度因人而异,深浅不一。选用的对照材料是晋豆19。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播种的出苗率为91%,点播器播种的出苗率为89%。

    2.3? ?免耕播种与正常播种的出苗试验

    正常播种是先用井水灌溉试验地,然后撒肥料再旋耕,接着整地播种;免耕播种是上一年秋季收获后,即对耕地进行施肥和旋耕,春季播种前先整好地,待有效的降雨后及时播种。2018年5月进行免耕播种与正常播种的出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播种出苗率高达97%,正常播种的出苗率为89%。

    3? ?春播大豆缺苗原因

    3.1? ?大豆品种的原因

    品种不同,籽粒大小也不同,种子籽粒大小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出苗率。相关的研究显示,大粒种子比小粒种子具有更高的萌发率,因大粒种子里储藏了更多的能量,可以保证种苗出土。关于种子大小在萌发能力和出苗率上也有相反的报道,表明有些植物的大粒种子不一定存在以上优势,相反小粒种子存在某些优势。

    在2020年春播大豆的实践中得到的结果是:百粒重大于25 g的大粒或特大粒种子出苗率<百粒重25 g以下的种子,小粒种子在萌发能力和出苗率上较大粒种子更有优势。

    3.2? ?天气的原因

    3.2.1? ?低温高湿的原因

    山西中部地区4月下旬的平均最低气温12 ℃,有时比正常年份还偏低3 ℃左右,通常没有有效的降雨,大豆播种前必须井水浇灌,使得地温更低,形成低温高湿现象。通常情况下,合理播种的土层温度在12~18 ℃,低溫高湿可致大豆籽粒的发芽率显著降低,延迟大豆的出苗,降低大田的出苗率。如果播量不当、播种过早或因抢墒而早播,若遇春寒低温,会导致发芽缓慢,甚至引起种子发霉或烂芽现象。

    同时,播种后一旦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土壤水分过高,种子长时间处于水浸状态会影响其代谢,同时种子细胞内的可溶性糖、氨基酸等分子外渗加剧,对种子形成吸胀损伤,也会导致种皮破裂、菌类感染甚至发霉腐烂情况,造成粉籽烂芽。

    3.2.2? ?高温加干热风的原因

    进入5月上中旬,本地区气温迅速攀升,最高气温达到33 ℃左右,并经常伴有4~5级的干热风。在对土地的耕地、整地和播种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迅速,特别是加上干热风的吹袭,使土壤快速失去水分,部分干土层到达种子下面,出现干籽现象。种子在土壤中有一部分是干种子,有一部分半膨大,有一部分能发芽,造成出苗不整齐的情况。

    3.3? ?其他原因

    3.3.1? ?整地质量

    待播地土壤太疏松、太暄,上下通透,容易风干失水,也不利于种子萌发。

    3.3.2? ?播种技术

    不论地块的状况和不同的品种,均采用同一播种深度,未根据种子的粒形、大小调节播种器,造成种子入土过深或过浅。发现在靠近土堰左右两条的种子出苗,比中间的要差。

    3.3.3? ?重茬連作

    连续重茬种植大豆,土壤中的有害细菌、病毒及虫害会大量繁衍,也会影响种子发芽发育。

    3.3.4? ?地下害虫

    本地区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蛀食籽粒和根苗。

    3.3.5? ?鸟类为害

    在当地为害大豆幼苗的鸟类主要是鸽子和喜鹊,对刚出土的大豆幼苗进行啄食。

    4? ?预防措施

    4.1? ?提高整地质量

    待播地块要做好保墒措施,保障土壤疏松,做到上虚下实,种子在土壤中要种在实土上。

    4.2? ?选择适宜品种

    首先选择已经在本地区推广或在本地区试验示范已经审定的新品种,其次充分了解该品种的种植特性,按照品种介绍的种植要求严格进行。

    4.3? ?适时播种

    应根据本地区的天气预报状况择机播种,耕地5 cm深度土壤温度稳定在10 ℃即可播种。遇到特殊年份,如果遇播种前降水量较大或井水春灌,造成持续低温或土壤湿度较大,可延迟播种。如果遇播种前墒情较差,可以适当深播,按正常时间播种。

    4.4? ?提高播种技术

    针对不同耕地的状况和不同品种,需要采取不同的播种方案,应根据土壤的墒情和品种的要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墒情好时,播种得浅些;墒情较差时,播种适当深点。种子籽粒小,播种浅些;种子籽粒较大,播种深些。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品种,如大粒或小粒种子,其所处温度、湿度、播种深度等要严格按其要求区别对待,不能一个模式种到底。

    4.5? ?及时补种

    大豆播种后在豆瓣刚刚露头时,应该及时到田间察看出苗情况,如果出现缺苗断垄情况,在墒情较好时及时补种。

    4.6? ?防控地下害虫和地上鸟害

    对多发、易发地下害虫的区域和地块,要加大防控力度。可采用播前对土壤进行处理,选择高效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具体做法是:用甲硫磷或辛硫磷(有效成分3%)2.2 kg/667 m2与耕地前的底肥(农家肥或复合肥)搅拌均匀撒施,然后翻地整地,达到灭虫的目的。对鸟类的为害,可人工驱离,也可在田间插些颜色艳丽的旗帜,以警示驱逐鸟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