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稻作物栽培中的施肥控制技术 |
范文 | 包洪侠 李杉 包明达 摘? ? 要: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民每年生活需要食用大量粮食,水稻是当前种植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其种植产量和品质与社会稳定、居民生活和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在水稻生长中,其需要大量养分作为支撑,施肥是水稻栽培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进而实现丰产高收,为人民提供充足的粮食。因此,种植户在开展生产劳作中,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应用施肥技术,在作物生长不同阶段控制施肥量。对水稻作物栽培中的施肥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稻;栽培;施肥控制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99-02? ? ? ?中图分类号: S511? ? ?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生产栽培中,施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合理的施肥,能够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但是当前,一些种植户受到固化思维的影响,在施肥管理中缺乏科学性,肥料虽然施用量较大,但是产量难以提升,不利于水稻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基于水稻作物生长特性,种植户要开展科学的施肥管理。 1? ?确定施肥量 施肥量是施肥管理的核心环节,在水稻施肥中,并不是施加越多的肥料,产量就会不断提升,只有将施肥量控制在科学范围内,才能更好地促进作物生长,避免资源浪费和对作物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在作物生长中,主要应用的肥料包括钾肥、磷肥、氮肥,其使用比例为3∶1∶2,在确定施肥总量中,需要根据土壤性能、气候条件及需肥量进行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施用肥料,降低肥料的转化率。 其次,在开展种植活动前,种植户要对土壤性能进行测试,在获得相关数据后明确施肥量,施肥量和土壤性能呈现负相关关系,如果土壤性能较好,可适当减少施肥量;如果土壤性能较差,则考虑增加施肥量。基于土壤性质的差异,还要对钾肥、磷肥和氮肥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最后,通过大量实践调查证实,在施肥管理中,钾肥的利用率在7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氮肥的利用率在60%左右,根据土壤性能和化肥利用率确定最终施肥量,进而实现合理栽培的目的[1]。 2? ?确定施肥期 水稻属于一年生植物,其生长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由于作物发育速度存在差异,其对养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想要实现高产丰收,种植户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开展针对性施肥管理。 首先,在苗期阶段施加基肥。开展水稻种植前,在整地过程中施加基肥,主要施用农家肥,其用量较大,能够满足育苗期间的作物生长需求,有助于水稻高产。基肥具有营养均衡、肥效长等特点,能够优化土壤性能,改善地块的养分结构。种植户在确定基肥施加量中,要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地施用。 其次,在分蘖阶段施加分蘖肥。在这一阶段施加肥料的作用为促使水稻快速分蘖,增加水稻作物的根数,如果根数较多,则会提升产量,因此,分蘖施肥管理关系到水稻产量,需要引起种植户的足够重视。通常情况下,在移栽水稻10~14 d后进行施肥,主要分为两次:第1次施肥是在返青后,施用硫酸锌和尿素;第2次施肥是在水稻分蘖盛期,施加高氮复合肥或者尿素,用量为8 kg/667 m2左右。通过科学的施肥,能够促使作物整齐、快速生长,实现保蘖成穗的目的[2]。 再次,在穗期施加穗肥。通常情况下,在移栽水稻后的7 d左右开始施加穗肥,这一阶段施肥具有保花、促花的作用,可以将肥料分化到根系中,提升颖花数量,防止作物在生长中由于缺少养分而出現退化情况,进而影响产量。在这一阶段施加穗肥,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用量为12 kg/667 m2,如果地块面积较小,种植户可考虑提前施用穗肥,起到防倒伏、壮秆、健叶、养根的目的。 最后,在结实阶段施加粒肥。这一阶段的施肥管理至关重要,其能够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强化作物性能,起到丰产增收的作用,防止空粒量较多。这一阶段的粒肥以尿素为主,用量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灵活控制,但是不宜过大,适当地施加粒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3]。 3? ?施肥技术 首先,前促施肥法。其是当前水稻种植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通常将全部肥料用于栽培前期,其施肥量为种植生产总施肥量的80%左右,余下的20%肥料用于返青阶段。这一施肥技术有助于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是高产丰收的主要施肥技术。但是在具体施用中,种植户不能盲目地在前期大量施肥,要先确定好总施肥量,并且在最为合理的时间内施肥,为作物后期生长创设良好的条件。 其次,前稳、中促、后保法。该施肥技术的作用为能够对施肥量进行科学控制,保证作物生长中每个时期的施肥量合理,满足水稻生长的营养需求。通常情况下,在栽培前期减少氮肥施用量,在进入种植中期后增加穗肥施用量,在进入种植后期后适当施加粒肥。种植户要根据每个时期作物的长势合理选择施肥量,不能为了追求高产而过量施肥[4]。 最后,前促、中控、后补法。其属于一种较为全面和均匀的施肥技术,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管理,根据作物生长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养分。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为:第一,能够对施肥量进行科学控制,特别是在种植早期,可以确保施肥量适中、合理;第二,在不同生长阶段开展施肥管理,对氮肥用量科学把控,防止由于氮肥用量过大而促使植株过早发育;第三,在水稻作物生长后期使用氮肥,能够提升水稻的粒重和饱满度,优化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4? ?在施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1? ?合理施用磷、钾肥 作物生长需要一定量的磷元素和钾元素,尤其在水稻种植中,钾肥和磷肥是关键肥料,其可以促进作物健康发育,避免发生倒伏情况,提升植株活力。合理应用钾肥、磷肥,还能够促使养分分散和促进光合作用,让谷粒饱满、富有光泽。通常情况下,磷肥与基肥配合使用,在施加基肥中,种植户可适当地添加少量磷肥,根据土壤性能确定施用量,钾肥主要在灌浆期和穗期施加[5]。 4.2? ?使用多元肥 经常使用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但是水稻发育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除了钾元素、磷元素及氮元素外,硼元素、锰元素及锌元素也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养分,通过提供微量元素,可以促使作物更加健康生长,对提升谷粒品质和种植产量都有巨大价值。因此,种植户还要注重施加多元肥,其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当前在施加多元肥中,主要采用喷施方式进行,有助于植株快速吸收养分[6]。 4.3? ?施足有机肥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有机肥作为一种关键肥料,其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其主要以秸秆类植物和人畜粪便堆积而成,在经过生物腐败后制作为肥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硼元素、锰元素、锌元素、钙元素、硫元素、镁元素及钠元素,养分均衡且全面,尤其是农家有机肥,其肥效时间较长,施用后可优化土壤性能,满足植株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农家有机肥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水效果,水分作为水稻生长的必备资源,在缺水干旱地区施用有机肥能够缓解缺水情况。因此,种植户在生产劳作中,要重视施加基肥,且基肥量要满足生产需求。 4.4? ?控制氮肥量 氮元素是水稻植株发育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其可以促进植株更快、更好、更健康地发育;氮肥施用,也是保证丰产高收的重要基础。虽然氮肥作用明显,但是在施用中依然要对其用量科学控制,如果过多地施加氮肥,植株容易违背自然规律而疯长,从而导致饱满度下降、空苞情况增加。同时,过多施加氮肥,还会导致植株感染各种病虫害,如果种植地区遭遇强风,植株会出现大面积倒伏。针对氮肥施用过度的危害,种植户要对其用量准确控制,尤其在追肥中,要根据植株需求适当施用。 4.5? ?看苗施用粒肥 在粒肥施用中,种植户需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施用,起到以根保叶、以气养根、肥水结合的作用。如果植株叶色较浅,并且存在缺肥早衰的情况,则需要立即施加粒肥。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在生长中需要大量养分作为支撑,通过科学的施肥管理,能够满足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种植户要根据土壤性质不断优化施肥管理,发挥肥料促进生长的作用,实现增产增收,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稻米产品。 参考文献: [ 1 ] 王会福,余山红,钟列权,等.肥药双减运筹对单季稻病虫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2):136-141. [ 2 ] 安徽农业大学.一种水稻智能化播种施肥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国,CN201911239756.0[P].2020-05-29. [ 3 ] 潘根兴,褚清河,张英,等.太湖地区高产水稻土经济极点施肥:一种农田N、P养分负荷的田间控制技术[J].环境科学,2003,24(3):96-100. [ 4 ] 王新霞,左婷,王肖君,等.稻-麦轮作条件下2种施肥模式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磷径流流失比较[J].水土保持学报,2020,34(3):20-27. [ 5 ] 焉莉,冯国忠,兰唱,等.基于GIS的吉林省水稻种植区施氮效果及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7(17):3365-3374. [ 6 ] 澧县城头山苞耳米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中国,CN201921673200.8[P].2020-08-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