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松花江鳌花越冬技术 |
范文 | 董杰武 康萌 陈伟兴 鳌花学名叫鳜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鮨科(Serranidae)、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原始鳜类在中新世或中新世以前产生于中国、朝鲜、日本一带,上新世时发生大规模物种分化,在朝鲜、日本一带产生了少鳞鳜属鱼类,在中国产生了鳌花鱼。松花江鳌花为松花江名鱼“三花一岛”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松花江鳌花也是受欢迎的养殖鱼类,特别是在北方高寒地区。近些年来,黑龙江省肇源县青花湖集团大力发展松花江鳌花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还探索出适合高寒地区的松花江鳌花越冬技术。 1 环境条件 1.1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具体选择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或地下水源作为养殖水源,不得有威胁养殖用水的污染源。 1.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养殖用水应附合《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其中水体适宜透明度为30~50cm,pH值为7.0~9.0,溶氧量≥5mg/L。 1.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的规定。 1.4 越冬水域条件 1.4.1 不渗漏或轻微渗漏。 1.4.2 在越冬期间冰下水深,流水越冬池不得低于1.0m;可注水的静水越冬池不得低于1.5m;完全静水越冬池不得低于2.0m。 1.4.3背风向阳,靠近电源,交通方便。 2 越冬前的准备 2.1 越冬池清整消毒 2.1.1 清整越冬池 越冬前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淤泥,晾晒池底,整修堤坝、拦鱼设施和闸门。 2.1.2 清塘消毒 越冬池清整后,用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如用漂白粉带水(无鱼)清塘要使池水达到20mg/L药物浓度。 2.1.3 原塘越冬 用漂白粉对原水进行消毒,使池水达到1 mg/L药物浓度。 2.2 鱼种和亲鱼培育 加强松花江鳌花鱼种和亲鱼后期饲养管理,增加投喂活餌料鱼,提高松花江鳌花肥满度。 2.2.1 投饵 育肥期间要求饵料充足并且做到“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要求饵料鱼体健康,无病,适口;日投活饵料鱼的量可根据水温,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2.2.2 调节水质 育肥期间注意控制水质,对于水质过浓或水质老化的鱼池,采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泼洒浓度20mg/L)或采取换水等措施,以保持水质肥爽清新,溶氧适宜,透明度维持30cm左右,pH值保持在7~8之间。 3 鱼种、亲鱼入池 3.1 时间 9月中旬~10月上旬。 3.2 水温 10℃左右,不能低于8℃ 3.3 密度 按冰下有效水量计算,流水越冬池松花江鳌花鱼种或亲鱼的入池密度为0.5~1kg/m3;可注水的静水越冬池入池密度0.25~0.50kg/m3;完全静水越冬池入池密度不能超过0.25kg/m3。 3.4 规格、质量 松花江鳌花秋片鱼种体重不应小于50 g/尾,体质肥壮,体形、色泽正常,鳍、鳞完整,游动活泼。 3.5 操作 3.5.1 拉网捕获松花江鳌花,拉网操作方法与常规鱼类操作方法相同,不过应注意拉第一网后,再隔一段时间待池水平静,松花江鳌花鱼“出窝”后再拉第二网,以提高起捕率。 3.5.2 拉网捕获松花江鳌花时动作要迅速,起捕松花江鳌花的拉网丝质要软、网目要稍大些,便于饵料鱼漏网并不受伤。 3.5.3 浅水打网,细心操作,减少损伤,鳃中有淤泥的鱼种应放在清水中缓出淤泥后放入越冬池。 3.6 检疫、消毒 松花江鳌花鱼种、亲鱼入越冬池前必须检疫,用3%~5%食盐水消毒,时间均为2~5min,然后消毒入池;药物使用符合《NYT 755-2013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4 越冬 4.1 日常管理 4.1.1 定期测定溶氧量。每7d测定一次,元旦后每3d测定一次,春节后或发现溶氧降到3mg/L以下时,每天测一次,并立即采取增氧措施。 4.1.2 及时补水和注水。 4.1.3 及时清扫积雪、积尘。 4.1.4 经常检查越冬场所堤坝,注排水口闸门等设施。看堤坝有无断裂,如发现断裂,应及时修补[1]。 4.1.5 越冬场冰面严禁行车和冰上运动;距越冬池500m内不准放炮,爆破。 4.1.6 注意观察越冬鱼类活动情况,如果冰下体不缺氧,那么透过冰面看不到越冬鱼类;如透过冰面,发现越冬鱼类上浮,则说明冰下水体缺氧,应马上采取应急增氧措施[1]。 4.1.7 必须每天做好越冬管理记录。 4.2 越冬增氧管理 4.2.1 生物增氧 避免雪封泡:出现乌冰时,应把冰面打破,捞出乌冰;面积太大的越冬池可以打冰趟,把碎冰推入冰面下,使打开的部分重结明冰;气温条件较好情况下,可以采取水泵抽水冲化乌冰重结明冰。 控制浮游动物:越冬水体因浮游动物多而引起缺氧时,用晶体(90%)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剑水蚤时使池水达到1mg/L药物浓度;杀灭轮虫时使池水达到2mg/L药物浓度。封冰后,可打冰眼用水泵将药冲入水中。 水中营养盐不足时,要打冰眼挂袋施肥;每亩水面施尿素1.5~2kg,过磷酸钙0.15~0.2kg;可采取挂袋的方法施肥,打冰眼,将化肥装袋挂在冰下水体中,每亩水面挂4~6个袋[2]。 4.2.2 机械增氧 注水增氧:用水泵抽取机井、江河、水库水注入越冬池增氧,水要经过30m以上流程曝气,并使注水口离冰面有2m以上落差注入冰眼;注入的井水含铁量不超过0.5mg/L。 原池循环水增氧:用水泵抽取原池水,使其经过30m以上流程并有一定落差注入原池中。 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多采用射流式增氧机,在冰面上打冰眼,将增氧机固定在冰眼上即可。不建议使用叶轮式增氧机。另外,还可使用微孔增氧设备,部分地区使用效果良好[3]。 化学药物增氧:增氧药物种类较多,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等,养殖户可根据药物使用说明使用[3]。 5 越冬出池管理 越冬鱼类经长期饥饿后,尚缺乏接受大量食物的能力,开始投活饵料鱼时,要注意均匀投喂,不能过量,预防“饱食致病”。 参考文献: [1]孔令杰.我省鱼类安全越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水产,2002,(6):33. [2]孔令杰.北方高寒地区怎样做好鱼类越冬管理[J].农村养殖技术,2002,(11):15. [3]张慧忠.鱼类越冬期间的水质调控技术措施[J].黑龙江水产,2017,(5):44-45. (责任编辑:孔令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