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鸡啄癖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范文

    丁洪发 马科

    摘要:鸡啄癖是指鸡群中个别鸡间相互啄食的情况,主要包括鸡间相互啄羽、啄趾、啄肛、啄蛋等。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恶劣、饲喂不合理、管理不当以及遗传因素等导致。鸡群发生啄癖既会导致整个鸡场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鸡群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死亡。现对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临床症状进行简单分析介绍,并总结出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鸡;啄癖;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对症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064-02

    1 发生原因

    1.1 品种因素

    有些品种的鸡天生好斗,因此容易发生啄癖。例如,蛋用品种的鸡和本地鸡品种性情好动,容易出现相互啄斗的行为;白羽鸡的羽毛具有较强的反光能力,在相同光照条件下,该品种鸡对光线强度的敏感程度要比其他毛色品种鸡大,因此更容易发生啄癖。

    1.2 管理因素

    1.2.1 强弱鸡群饲养不分类

    在实际养鸡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负责、管理没有到位,未及时将弱小鸡和强大鸡分开饲养,而是将强弱鸡混合饲养,导致鸡群中出现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的情况,这样往往会造成强者啄伤弱者,互斗出血,还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其他鸡也发生啄癖。

    1.2.2 饲养密度过大

    部分养鸡户为减少投资成本,鸡群数量多,密度过大,加之季节的影响,形成不良的环境,导致鸡群之间会出现相互争抢食物、相互斗殴,形成啄伤甚至造成出血、死亡,从而导致啄癖。

    1.2.3 舍内温、湿度不当

    鸡舍温度过高或者通风不当,影响鸡体内热量的散失,同时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以及二氧化碳等)过多,使鸡体的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其烦躁不安,从而容易出现啄癖。

    当鸡群饲养密度过大时,如舍内湿度过大,会使其感到闷热;如果湿度过小,会导致空气干燥污浊,都会诱使鸡乱啄,从而出现啄癖。

    1.2.4 光照不合理

    适当的光照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光照过弱或者过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鸡群在过强的光照下容易发生啄癖,尤其是鸡群处于产蛋期更易发生。

    1.3 营养因素

    雞群饲喂成分单一的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蛋白质水平较低,氨基酸含量不当,缺少维生素、矿物质等,都会促使啄癖发生率升高。

    1.4 疾病因素

    在患有鸡白痢、球虫病或者其他疾病时,由于肛门上往往附着异物,从而容易发生啄羽或者啄肛。

    患有羽虱等体表寄生虫病时,会导致鸡体表瘙痒,从而出现自啄,在出血后就会出现互啄。

    母鸡出现生理性或者病源性脱肛等,也可诱发啄癖。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少数鸡会啄食其他鸡的尾部、背部或者翅膀上的羽毛,被啄鸡由于疼痛发出大声鸣叫,鸡群由于受到惊吓而随意乱跑;发病后期,整个鸡群相互追赶、啄斗,呈现烦躁不安,减少采食,轻时会使翅膀、尾基被啄伤,出现流血或者形成伤残,全身多处羽毛被啄落,甚至皮肤发生出血、形成溃烂,有时啄伤肛门,肉鸡生长发育减缓,产蛋鸡减少产蛋,严重时会导致腹腔被啄穿,可见内脏流出,最终发生死亡。

    2.1 啄羽癖

    通常是雏鸡和换羽期、高产鸡容易发生,特别是肉鸡更易发生,主要是背部和尾根处被啄,导致羽毛掉落,同时浪费饲料,影响屠宰加工,甚至出现继发感染而死。

    2.2 啄趾癖

    通常是雏鸡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某些雏鸡的脚趾黏附有水珠、饲料颗粒或者发红,诱使其他雏鸡啄食,导致越啄越红,即皮肤被啄破出血,最终被啄鸡出现伤残或者发生死亡。

    2.3 啄肛癖

    通常是产蛋鸡容易发生,特别是初产期蛋鸡,由于鸡群处于应激状态,加之产蛋时用力努责、肛门明显外翻、不易回腹,从而引起同笼其他蛋鸡的注意和啄食,出现啄癖。

    2.4 啄蛋癖

    通常是产蛋鸡群容易发生,是指鸡蛋刚被产出时就会有同笼其他蛋鸡立即啄食或者被产蛋鸡自己啄食。

    3 防治措施

    3.1 对症治疗

    鸡群发生啄癖后,要尽快查清原因,立即采取相应处理。可在鸡群饲料中加入生石膏(按每只使用1~3 g)或者0.2%的赖氨酸,可使啄癖较快消失。如果鸡感染体表寄生虫病,可使用适宜浓度的敌百虫等药物进行灭虫。如果鸡群发生比较严重的啄癖,则要调整照射光线变暗,使其能够找到食物、饮水即可,如有需要可改用绿灯或者蓝灯进行照明。

    及时挑出被啄伤的鸡,并在啄伤处涂擦适量的0.1%高锰酸钾溶液、鱼石脂等,并配合在饮水中加入一些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细菌,完全恢复后才可放回大群饲养。

    3.2 加强饲养管理

    3.2.1 调控饲养密度适宜

    对于不同品种、日龄、体况的鸡禁止同群饲养,且公鸡、母鸡要采取分群饲养,并调控鸡群饲养密度适宜。蛋雏鸡,1~3周龄时饲养密度为20~30只/m2,4~6周龄时10~15只/m2;育成鸡饲养密度,平养为10~15只/m2,笼养控制在25只/m2以下,确保每只所占笼位面积为270~280 cm2;肉鸡饲养密度为10~18只/m2。采取平面饲养时,每群饲养数量适宜控制在250~300只,专业户适宜控制在100~250只为宜。

    3.2.2 确保营养均衡

    搭配饲料时不仅要考虑鸡各个生理阶段对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需要量,还要确保比例平衡,最好饲喂品质优良的全价饲料。另外,还要确保饲料新鲜、干净、卫生,且没有发生霉变。

    3.2.3 加强日常管理

    鸡群断喙要让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使用专用的断喙器进行,鸡舍禁止外来人员出入,工作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动作要轻,定期进行清扫、带鸡消毒,适当通风换气,定时开灯和关灯,且气候炎热的夏季还要加强降温防暑。

    另外,还要调控光照强度及光色适宜,一般产蛋鸡光照强度为2.8~3.0 W/m2,生长鸡为2.4~2.6 W/m2。肉鸡最开始的光照需要一定强度,中后期都采取弱光照。舍内最好使用红灯,这是由于鸡在红光环境中比较安静,能够减少发生啄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