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与模式的探索 |
范文 | 谢亚松 发展绿色生产,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就是改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水稻绿色增产增效的关键技术和模式,以此提升稻米品质和稻田种养综合效益。 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路径 优质(特殊)品种+秸秆返田+机械化幼苗+水稻虾(鱼)共生+科学施肥处理水+绿色害虫防治+收获。 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宜机械化的水稻品种。 2、秸秆机械粉碎返田技术:在原秸秆粉碎返田的基础上,应用粪肥750~1000公斤/亩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质。 3、田间管理:按水田大小挖环沟。沟渠总面积约占水田面积的20%,挖出的环形沟渠土方铺在垄上夯实,保证垄高1.2~1.5m,宽3m,夯实,要求不开裂、不渗漏、不坍塌;此外,在屋顶设置硬塑料薄板或硬塑料薄膜+网片作为逃生设施。双层0.2~0.3m,用于油田入口、排水口和溢流口,种植前10~15d,用30~50kg/亩生石灰对圆形养殖沟进行消毒;放养前7~10d,注入30~50cm水,稻田施用优质农家肥750~1000kg/亩,增加土壤养分。 4、机械化插苗技术:采用工厂插苗、坚持适度稀疏播种、抗旱、适龄插苗、农机栽培和农艺双重适应标准壮苗。在秸秆全部还田的条件下,要改善土地,提高种植质量,促进分蘖早、发展快。 5、龙虾(鱼)放养:首次在稻田养虾,3月底或苗木返青时养小虾。8~9月稻谷收获前后,虾被放入稻田。3~4月或苗木返青时,以2~3cm的幼虾30~50kg/亩,8~9月以3:1的性别比,以20kg/亩的速度进行。在水稻机插4~5d待秧苗活棵后,投放1两左右的鲫鱼苗250~500尾/亩。 6、科学的肥水管理:一般不在放养后追肥,如果发现肥料延迟施用,可以多次、小面积、根外施用少量肥料。先排浅田水,让虾(鱼)在沟里集中然后施肥,施肥后,田水到正常深度。 7、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物理控制、生物控制等绿色防治技术,实现农药的精确科学应用。根据害虫的信息,在适当的病虫害防治期内选择绿色农药,采用大中型高效农药防治病虫害,提高农药防治的效率、效益和效率,实现农药防治,在项目地区安装太阳频率的防虫灯和性感应装置将减少人口基数。 8、收获:水稻成熟期采用保留高桩采收的方法,然后将水位提高到40~50cm。利用适当的施肥促进稻堆的归返,为龙虾(鱼)和天然诱饵来源提供庇护;利用笼捕法捕捞稻龙虾。在早期,牠们保持细小,后来牠们则保持大型以繁殖龙虾。 二、稻鸭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路径 品质(特)品种+秸秆归田+机械化移栽+水稻鸭共生+科学肥料管理+绿色害虫防治+收获。 1、推广优良品种,高产,多抗性,适应性强,适合优质机械化水稻品种(专用)。鸭子一般选择体形较小的品种,最好是野鸭和家鸭的杂交品种。 2、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前茬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充分提高土壤肥力。 3、栖息场所建设:为防止暴雨,每30~50亩稻田就建一个面积约30m2的简易鸭房和水池,鸭子被用作人工饲养的栖息地,栖息地还可以防止鸭子因稻米干燥而缺水。 4、机械化插苗技术:采用工厂插苗、坚持适度稀疏播种、抗旱、适龄插苗、农机栽培和农艺双重适应标准壮苗。在秸秆全部还田的条件下,有必要提高土地的整地质量和种植质量。促进分蘖早、发展快。 5、鸭子放养:在插秧后12~15d,在晴天时把14~21d龄的鸭子赶入稻田。通常稻田6~10只/亩。同时,对7~14d龄的雏鸭在鸭舍内用适当的容器进行训练。 6、科学肥水管理:整地前应先施有机肥和新肥,以便深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时巧施穗肥。晒完田后,要及时恢复原来的水位。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吃得太久影响生长。稻田里水的深度以到鸭脚处为佳,这样鸭脚能触到泥土,使其在活动过程中对泥土进行搅拌,要时刻关注鸭子的成长速度,试时调节水深度,田面保证水的深度。水稻够苗时要求轻烤田,晒好田后,及时复水。 7、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合理利用农业控制、生物控制、物理控制等绿色防治技术。根据虫害信息,选择绿色农药,以减少在防治期间使用的农药数量。在项目地区安装太阳频率的防虫灯和性感应装置将减少人口基数。 8、收获:在水稻抽穗时,鸭就要离开稻田,避免稻穗被鸭吃掉;在水稻成熟期,使用适宜的机械进行收割,并将秸秆全部粉碎还田。 三、“三品”稻米标准化生产模式技术路径 优质(特殊)品种+秸秆归田(种植绿肥、有机肥)+机械化幼苗+科学肥料水管理+绿色害虫防治+机械化收获。 1、推广优质、高产、抗逆性广、机械化程度适宜的优良品种和水稻品种。 2、培肥地力:将作物秸秆全部还田,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增施菜枯饼或商品有机肥50~75kg/亩、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亩,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机械化育苗技术:采用工厂育苗、坚持适度稀疏播种、抗旱、適龄育苗、农机栽培和农艺双重适应标准壮苗。在秸秆退耕还田的条件下,提高土地整理和种植质量,促进早耕和快速发展。 4、科学肥水管理:肥料以优质农家肥、有机肥、绿肥为主,不(少)施用化肥推广“少湿、少干”间歇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采取“细饮水机插口、寸水树、湿耕、幼苗足晒田、寸水促进耳、湿润庄籽、黄熟干燥”的间歇灌溉技术。 5、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项目区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减少虫口基数,控制虫害发生程度。 6、机械收获:在水稻成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并实行水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 (作者单位:231600安徽省肥东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