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无花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范文

    欧小球 周源明 刘佳佳 蒋勇军 范瑛 唐瀚 邓双喜 朱柳奕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无花果标准化栽培管理,并规定了达到健康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采种前检查、产品处理和检验入库、病虫防治等技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及相近生态区域无花果标准化栽培。

    二、规范性引用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DB11/619-2009水果干制品卫生要求

    GB16325-200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NY/T435-2000? ? ? ?绿色食品水果、蔬菜脆片

    DB32/T1272-2008 无花果生产技术规程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 ? ? ? ?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1107? ? ? ? ? ? ? ?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2118? ? ? ? ? ? ? ?蔬菜育苗基质

    NY525? ? ? ? ? ? ? ? ? 有机肥

    NY5294? ? ? ? ? ? ? ? 产地环境

    GB50014-2006? ?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3095-2010? ?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

    SL63-1994? ? ? ? ? ?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GB14848-2010? ? ?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6543-86? ? ? ? ? ? 瓦楞纸箱

    三、术语和定义

    1、引种

    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动植物新品种,经过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驯养或栽培后,直接应用于生产上;或将引进品种作为中间材料,通过技术处理,选育出新的品种。

    2、脱毒

    植物茎尖脱毒培养是指把茎尖生长点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待生长点长成完整植株后,经病毒检测,筛选出无病毒植株的过程。

    3、母本苗

    是指用育种家种子或种苗繁殖的第1-3代的种子或种苗;或者是按照原种生产技术要求生产的且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或种苗。

    4、分株

    用工具将植物的根或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从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强行切断,再分别栽种,获得新植株的方法。

    5、扦插

    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部分,将其插入培养基中,辅以技术处理,使其生根,再另行种植,获得新的植株。

    四、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5294的规定。

    五、无花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1、无花果繁殖方法

    无花果繁殖所用基质符合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标准。

    无花果枝条易产生不定根,苗木繁殖时可采取扦插和分株等不同的方法。大量繁殖苗木建议采取用扦插法。宜选取节间偏短、枝粗在1厘米~1.6厘米的硬枝条。扦插时间以3月中下旬为佳。为防止根尖线虫危害,不能选择种过无花果的土壤作为扦插地。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减少病虫害传播,有条件的地方建议采用塑料大棚进行营养袋育苗,可提早成苗。

    扦插一般选择早春树液流动前剪取长约25厘米的枝条作为扦插枝条,插入无土基质中。无土基质要根据无花果的根系特性来选择。一般来说,陶粒与沙或蛭石、草炭或真珠岩、草炭、炉渣等量混淆即可。保持基质湿润,在20~25℃温度条件下,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后的无花果加强肥水管理,第二年便能结果。

    2、无花果栽培技术

    (1)园地选择

    无花果种植园地选择应符合NY5294的规定。

    无花果喜温暖干燥。一般在年均温15℃以上、冬季最冷月均温8℃以上、夏季最热月均温20℃左右、温度降至零下9℃~11℃时,枝梢顶端出现受冻现象;降至-20℃~-22℃时,地上部受冻致死。由于无花果原产在半干燥地带,对水分要求不严,在年雨量350~850毫米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和结果;生长期内遇到雨量过大、积水过多,易导致植株落叶、烂根、果实含糖量降低。无花果全生育期要求光照充足,通风,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

    (2)栽培密度

    密植:前期产量高,对树势的修剪技术要求高,适合面积在200亩以下、劳动力充足、技术成熟的基地。栽培密度为2米×1米,每亩定植330株。

    稀植:前期产量偏低,修剪、采摘方便,后期因通风采光条件好,产量高,适合大面积推广的基地。栽植距离一般3米×2米,每亩定植110株。

    (3)定植时间

    秋植、春植均可。秋植应较早,宜选择在秋末冬初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春植宜在春季回暖后种植,一般在2-3月份,4月中上旬,还未发芽的,也可种植。邵阳地区一般采用春植。

    (4)定植、定干

    ①定植

    定植选择晴天进行,先用生根粉沾根,按定好的定植穴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压兜水,以提高成活率。

    ②定干

    無花果定植后应及时定干,定干选择南低北高的原则,南株定干比北株低5-8厘米。定干时剪口要平,并用专用果树袋将树干套住,减少水分蒸发。

    (5)肥水管理

    ①施肥

    无花果施肥符合NY525 有机肥标准和NY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无花果施肥坚持“少吃多餐,磷钾为主,氮肥促苗”的原则。幼龄树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比为0.9:0.4:0.6,成年树以 1.0:0.80:1.0为宜。

    当年定植的无花果苗,前期慎用磷钾肥,禁用氮肥,以活蔸为主,防止氮肥烧跟,影响成活率;当定植成活后,坚持“少吃多餐、看苗施肥”的原则。当枝条长至1米左右时,增施速效氮、磷、钙、钾肥。

    基肥以猪牛羊粪等农家肥为主,其它为辅,农家肥使用前先行发酵。成龄树每株施尿素0.2千克,磷酸二氢钾0.3千克,农家肥等有机肥20千克。施用时间应选择在落叶后的休眠期进行,同时结合冬耕施入,具体施肥是先在树体基部30厘米处开沟进行,肥料使用量参照每1000产量施有机肥1000~1500kg。

    追肥以速效氮、磷、钙、钾肥为主。视情况每年应追肥4-5次。施肥方式可采取穴施或使用叶面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选择在新梢迅速生长前进行,促发新枝和树冠长大;果实成熟期间以磷、钾肥为主,适当补充钙肥,宜在果实急速体积增大期施入。一般3月中旬-4月底,主要追施氮肥,结合浇水每半月追施一次,每株次施尿素0.1千克。进入五月份以后,以追施磷、钙、钾肥为主,钾肥以硫酸钾为好,以提高果实口感和含糖量,果实生长发育期可喷施千分之二的磷酸二氢钾,增大果实,提高产量。追肥可同时结合浇水进行,开沟追肥、覆土浇水,不提倡地表撒施。8-10月份,每月追施一次,每株次施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0.2千克,促进秋季根系生长,积累养分,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冬季枝条和芽的抗冻能力。

    ②浇灌水和排涝

    无花果浇灌水应符合SL63-19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GB14848-2010地下水质量标准以及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无花果对于水分要求不严格,雨季时应加强排涝,遇到旱季加强灌水。定植后及时浇压蔸水,?以利活蔸;3月中下旬浇萌动水;6月中上旬以前,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5-80%为宜,视天气情况浇、灌水,防止连续积水或干旱造成生理落果和降低单果重量;8-10月份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0%;11月中旬浇过冬水。

    灌水:灌水应该根据土壤具体状况进行。无花果主要的需水期 为发芽期、新梢快速长期和果实膨大发育期。灌水时可根据条件采取沟灌、穴灌、滴灌和喷灌等不同方式。在果实成熟采收期,要严格控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以免造成裂果。

    排涝:无花果不耐涝,定植后应布局规划好田地的排灌沟,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保证雨停地里无积水。

    (6)整形修剪

    无花果整形修剪可分为自然开心形、丛状形、“一“字形、扇形几种类型,修剪有夏剪和冬剪之分。

    ①自然开心形

    定干高度为20厘米。定植幼株发新梢后,选留角度和方位适宜的新梢作为主枝,所选留的主枝,相互之间距离大致均匀,不重叠,其它枝条一律剔除。次年冬季修剪时,及时调整各主枝间的平衡长势,强枝重修剪,弱枝轻修剪,逐枝短截年生长量大于40厘米的枝条。修剪是还要坚持多留外芽,慎留内芽的原则和促进主枝间的长势均衡原则。及时疏除主枝延长枝附近的强势新梢;第3年及其以后的修剪,主要目的是扩大树冠,调整主枝和侧枝的营养平衡,选留辅养枝。树形完成后,主要是通过维持修剪保持树势的均衡。及时疏除徒长枝,备留枝条早摘心,以促进分枝萌发。

    ②丛状形

    植株定植后在其基部留高8-10厘米左右进行重截,选留萌生的新梢作为主枝,数量以5根为宜。次年修剪时,以各条主枝为准,如第一次修剪时同样操作,进行短截, 扩展树干上部。

    ③“一”字形

    主干高50厘米左右,选留相反方向的主枝2个,分别向行间呈180度的“一”字型舒展。第一二年整形时,要用粗铁丝或竹竿固定,以免回弹变形,每枝两则再配侧枝和枝组。适于密植、庭园和行道两边栽培。优点是,树干上部又矮又小紧凑密切,便于办理;缺点是,结果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产量低,结果部位易外移,树势衰弱快。

    ④扇形

    主干高50厘米左右,树高2.0~2.4米,厚1.2~1.6米,主枝5~6个,分别向两边斜生,主枝上再配侧枝,使枝子漫衍均匀,呈蒲扇面形,适用于密植栽培模式。树形美观,操作便利,但整形技术要求较高。

    不管采用哪种整形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均应注意疏除枯死枝、病虫枝、下垂枝、细弱枝、纤细枝、重叠枝等;对于密集枝,应间疏;对于交叉枝,应疏除或回缩。

    (7)过冬防备保护

    无花果抗寒能力较低,温带地区栽培时枝干常易遭冻,对于定植5年以内幼树,当冬季遇零下16度的低温时,全株冻死的概率极大。过冬时需要在树身基部培土防冻,高约30厘米,春季气温回升后再去除培土。对于成年树的一些较大的枝干采用 稻草包扎捆绑保护过冬。随着树龄的增大,其过冬能力也逐渐增强。 对于已受冻植株,在天气好转后及时剪除受冻枝条,加强营养,促发新枝。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花果强大的根系再生能力,有时植株即使地上部分被冻死,次春常能从培土的根基部位萌发出强大的枝条,形成新的树干。

    (8)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无花果的病虫害防治 遵照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①桑天牛的防治

    a药剂防治

    由于桑天牛幼虫躲在树干内,药剂防治很难凑效。需要采取特殊手段防治。首先是密切关注树体树干,发现潮湿新颖排粪孔时,用自行制作的铁丝钩将虫粪扒出掏光,然后用兽用注射器将40%氧化乐果乳油80倍液注入排粪孔,再用泥堵塞虫孔,防止药液外流,以快速杀死幼虫。

    b栽培防治

    根据桑天牛有嗜好桑树、柞树的特性,在新建无花果果园时,在无花果园边缘100米左右的地块上栽植桑树或柞树,作为隔离保护带。诱导成虫聚集到桑树上,再进行人工捕杀。

    ②根结线虫的防治

    近年来,根结线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越来越大,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多。对于无花果上根结线虫,首先是选用无病毒苗木,避免连作,防止种苗带病;其次,加强定植地土壤的消毒。

    ③炭疽病的防治

    炭疽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辅,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加强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药剂防治易选择8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 果实采收前两周内禁止用药。

    ④鸟害防治

    无花果成熟果易受鸟害,除人工驱赶之外,可用稻草做成的假人插入田间、适量燃放鞭炮等驱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田间安装超声波驱鸟器。

    (9)采收、贮藏

    ①采收

    无花果果实成熟期较长,应该采取分批采收。无花果成熟的标志是果实散发出特有的浓郁芳香,风味香甜;果皮颜色转为各个品种固有的等色,果皮上的网纹明显易见。

    无花果采收时期依产品用途而异。如当地鲜销,宜在九成熟时采收,即果实长至标准大小,表现出品种固有着色,用手轻轻捏时稍发软采收为宜;如外运,采收应以八成熟为宜,选择果实大小已定型, 颜色基本转色,手轻捏时尚未明显软化的果实;如为本地加工,采摘成熟度可选择七成熟。对于11月份以后的果实,因气温原因不能自然成熟,但可根据加工要求,切片、制干,用作加工原料。

    无花果果实多浆汁,长期接触易引起皮肤炎症,且又为手工采摘,要求采摘人员戴橡( 乳) 胶手套,以防止果实渗出的果汁对皮肤产生腐蚀作用。采收时,用力要轻,手掌托住果实,手指捏住果柄,向上托起,用剪刀轻轻剪下,尽量不擦伤和撕裂果皮,采下的果實盛放在竹筛或条匾中( 果柄向下平排于筛中) 。在采收和包装过程中,果软极易裂开,应轻摘轻放。包装容器用条筐或竹筐,容量不宜过大(一般约5~10kg) ,以防挤压腐烂。

    ②贮藏

    成熟的无花果皮薄肉软,极易受伤而腐烂变质。应加强对采后贮藏环节配套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大批量无花果果实成熟时正值高温季节,为了延长货架期应采用低温冷藏。据试验,无花果采摘后置于常温下保鲜期只有1-2天; 在采后4h内预冷处理,再放15℃的条件下贮存,保鲜期可达3-4天;5~10℃条件下贮存,保鲜期5~7天;1~4℃下可保鲜10~15天左右;0℃下可实现20天的保鲜期。所以,特别提倡无花果即时采收 即时处理,提倡长时间贮存;如需贮运,建议采用带硅窗并密封的水果周转专用箱。

    (作者单位:1.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422003湖南省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财会工商系;3.410083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化工化学学院;4.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启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