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色素辣椒色价及产量,降低成本 |
范文 | 赵庆秀 陈子武 色素辣椒的品质及产量的高低,除了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外,还受气候等外界的影响,加上这几年,长期施用高纯度的化肥,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不当,导致作物其他养分供应不平衡,造成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相对较差,2017年,22团采取以下几方面: 一、引进高产、高抗病的杂交品种 2016年,22团从红安公司引进杂交品种,红龙色素椒1号,产量、色价明显高于常规品种。往年,22团铁皮椒品种,全部使用常规品种,韩国甜椒、韩国甜椒色素王、墨西哥甜椒等,常时间种植,造成品种退化严重,抗病性减退,加上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品质、产量一年比一年差。 二、土地的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保肥保水,土壤较肥沃,轮作在三年以上的沙壤土,开春后整地以墒为中心,做好“三捡”工作为机械铺膜做好准备。目前在土地的选择上,职工、连队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重茬种植的情况产发生,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品质、产量。 三、种植技术 1、加强对基肥和生物钾肥的投入比例 辣椒做好秋施肥的同时,各生育期按N、P、K的平衡施肥标准执行,有利于增加色素含量和产量。早施提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补施叶面肥和生物钾肥的原则,N、P、K比1:0.8:0.7。辣椒全期投肥120公斤,其中秋施35公斤(尿素5kg/亩、二铵15kg/亩、钾肥15kg/亩)。生育期85公斤滴水时,随水滴入(尿素40公斤,二氢钾3公斤,滴灌肥39公斤,锌肥2公斤,硼肥1公斤)。(辣椒每100公斤投肥20公斤,按600公斤)。 2、确定合理地株行距配置及移栽时期 根据不同的辣椒品种,確定株行配置。2016年株行配置为(40+70)cmx22~25cm, 种植密度为4800~5200穴/亩。移栽最佳期在4月10日-25日。2016年,我团普遍在4月20日前移栽结束,移栽比往年提前5~10天左右。 表1 移栽密度表 3、田间管理 (1)移栽苗后的水肥管理 移栽后早中耕勤中耕早提温,为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水气热条件,促进植株发壮苗培壮根为基础。做到边移栽边进水,滴水20方左右, 7天后及时滴缓苗水(土质粘重的根据情况10天滴二水,沙壤土7天滴水),同时带尿素3公斤/亩,提苗肥加硫酸锌1公斤/亩。结合锌肥的叶面喷施,以确保秧苗的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2)花果期肥水管理 主要从保花、保果入手,做到不见花不灌水的原则。为保证辣椒不发生落蕾、落花、落果的三落现象发生,一般灌水间隔5~7天,灌水量25方/亩,灌水时间3~4小时,做到地表湿润,表面没明水为主。可叶面喷施二氢钾和辣椒专用肥2~3次,初花期,滴N肥5公斤/亩+滴灌肥3公斤/亩+硼肥1公斤/亩,灌水相隔10天。开花盛期,尿素5公斤/亩,滴灌2号肥3公斤/亩.门椒果实有2~3cm时,植株表现为一层果一层花一层蕾,是辣椒的需水临界期。 (3)结果期及果实膨大期的水肥管理 这一时期的辣椒水肥运筹是增加结果数量和单果增重的重要时期、提高单产的关键环节。结果期尿滴灌2号肥8公斤/亩,尿素8公斤/亩,同时滴硼肥1公斤/亩。果实膨大期滴灌2号肥20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分3次滴入。红熟期滴灌肥3公斤/亩,尿素3公斤/亩,同时滴磷酸二氢钾1公斤/亩。7月底8月初进行一次白粉病的防治(粉锈宁40毫升加水40公斤)。 (4)病害的防治 病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到勤观察,早发现,适时适量用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化。 (5)适时采收晾晒和及时销售 采收过早,辣椒品质差,色价低,花皮多,含种量少,影响单果重,过晚,遇上打霜,不易晾晒,水泡椒多,影响销售。 四、气候 对气候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要加强对倒春寒、雨多、风多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和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加强职工对灾害性天气的减灾防灾意识。 (作者单位:841302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22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