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技术研究 |
范文 | 罗军基 摘 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关系到林木的采伐限额使用及伐区验收,因而有必要提高其设计精度。本文从林木采伐伐区调查的内容和意义,如何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等方面加以阐述,同时就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技术研究 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过度采伐会消耗森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并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而,林木采伐工作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伐区调查是林木采伐的的基础,只有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不断提升,才能更好的做好林木采伐工作。 一、伐区调查内容及其意义 伐区调查主要是指为满足伐木作业要求而进行的在森林可采伐区域内对森林资源进行的调查,调查伐区蓄积量,确定伐区可采伐的面积。是林业部门针对森林采伐限额、木材年度生产任务等对伐区展开的调查,以此获得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森林生长发育的相关数据,以此来设计森林采伐方案。伐区调查是制定采伐方案的前提和实行限额采伐的基础工作,伐区调查设计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森林采伐规划,是加强木材源头管理的重要手段。因而伐区调查必须保证调查的精准度,才能保障森林资源不被过度消耗的同时满足伐木作业,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是对今后林木采伐工作的优化,实现人与森林的和谐共处。 二、伐区调查精度的提升 伐区调查精度的提升包含外业调查与内业计算两方面。 1.细致的外业调查。外业调查是指作业小组按规定对伐区展开的调查,细致的外业调查是调查工作的要求,是体现伐区调查工作精度的重要因素。 (1)制定合理的伐区小班调查区域划分。外业调查的工作人员面临地形多变及蛇虫叮咬的危险,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而必须制定合理的伐区小班调查区域的划分。根据林区地形、林种不同、林木密集程度、立地类型不同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班调查区域。通常划分的小班调查区域面积不宜过大,最大面积控制在15hm2 内。同时,在展开外业调查的过程中,伐区小班应做好伐区标注工作,因为一旦标注出现错误以及位置移位将导致调查工作前功尽弃,对外业调查所需使用的皮尺等测量工具也要提前进行检查,避免因测量工具出现问题影响调查工作的准确性。 (2)调查方式选择。对伐区的林木蓄积量调查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角规样地调查法、圆形标准地调查法、方形标准地调查法。三种调查方式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调查区域选择有代表性样地,按实际进行调查。 ①角规样地调查法因为要求设置的角规样地多,加重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加上在调查进行时难以观察,故而该方法不常用,只是针对一些特别的地形进行调查时才会用到。②方形标准地调查法是工作人员为了方便用目测方式规划测量地区域。采用这种方法难以保证调查地面积为500m2,方形标准地测量的准确必须借助罗盘仪。林区调查工作劳动强度大,极易消耗体力,工作人员如携带大量设备,势必影响到工作效率,故而这种方法也不常用。③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圆形标准地调查法操作最为简便。对半径 12.62m、面积500m2的圆形区域开展调查,一把皮尺即能设置,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3)做好标准地设置工作。标准地设置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设置标准与设置个数。做好标准地设置工作应按相关规定加以设置,遵循“宁多勿少、科学设置”的原则。以圆形标准地调查法为例,标准地范围的划分一定要严格。首先,定好中心点,做好醒目标记。其次,保证半径距离为12.62m,且为水平距离。遇到斜坡时,根据倾斜角度加以调整,以保证调查地水平面积为500m2。同时清理标准地范围内杂物,避免杂物引起皮尺弯曲造成调查面积不准。最后,在标准地边界进行标注,设立明顯标识,避免标识不清导致错误操作。 (4)做好检尺工作。检尺工作关系到标准地调查工作精度。胸径检尺部位为坡上位根部向上1.3m处。并且测定平均木树高。工作人员在进行检尺读数与记录时,必须按规定科学读数。一颗林木检查完后需做好标记工作,最后全面展开检查,以免发生出错漏记等情况。 2.业内计算。业内计算与外样调查工作一样重要,都是伐区调查工作的基础工作。在具体计算时需做到以下几点。 (1)地形图制作精准度高。根据需调查区划的范围,制作野外调查地形图。制作时需选用电子版万分之一比例打印面平整未变形、最新、最精确的地形图。地形图是进行伐区调查工作的基础 。 (2)做好伐区面积测算工作。在进行伐区面积测算工作时对划分区域的分割线应标注清晰,同时借助高精度测算仪器及ArcGIS10.2软件进行区域面积测算。测算过程中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设备工作状态良好。 (3)做好蓄积量、出材量等相关数据测算工作。内业计算的数据要精确。利用伐区设计软件对采伐林木小班进行林木蓄积量、出材量计算,保证测算数据准确性。 三、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升的策略 1.伐区划分手段与技术的优化。前期外业调查中,针对伐区树种、林种、地类等调查项目进行细化。在伐区区域划分方面,明确区划系统,如实行林班、小班的二级区划,国有林场的三级区划等,实施自然区划法、人工区划法、综合区划法等。同时,应用遥控感应技术大幅提升面积调查的精确值,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面积调查精确度,精确度可达95%以上。并在使用遥控感应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提升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着重加强伐区标志的设计。在伐区划分的过程中,借助罗盘仪、地形图、GPS、等工具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的精确值。 2.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的计算能力。计算方面通过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的计算能力来带动伐区调查设计精准程度的提升。如面积计算方面要保证伐区整体面积与各个调查设计小班的面积总和之间的综合误差小于等于1%,严格控制面积误差。所有的计算都必须依据测量数据来进行计算,因而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前提是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提高工作人员调查设计的计算能力,对计算结果反复进行检查,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凭经验来进行数据判断。 3.监督管理措施要全面。不断完善细化监督管理措施,以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推动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为林木采伐伐区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加强制度的落实,责任范围的细化,质量检查与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在保证调查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数据设计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于未达标的设计应严肃处理,要求返工进行设计,直至设计技术达到标准与规范。 4.实行林木采伐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在完善内部监督管理措施的同时实施林木采伐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对采伐场地、采伐面积、采伐人员姓名、采伐树种、采伐出材量、采伐蓄积量、采伐期限等情况一一公示,举报受理单位以及举报电话的公布,确保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公开、透明。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 四、结语 目前,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技术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升的重要性,合理优化伐区划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不断提升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保证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再生。 参考文献: [1]梁云. 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高技术研究[J]. 农家参谋, 2018, 582(09):106. [2]蓝锦光, 梁毅. 浅析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高技术[J]. 花卉, 2017(10):114-115. [3]唐建信, 蒋辉. 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措施分析[J]. 农家参谋, 2018(1X):95-9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