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新时期下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模式 |
范文 | 潘福娥 王国强 陈广尧 “三资”是指资金、资产和资源,这些都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三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三资”管理有助于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和改善其生活条件,同时还能够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究新时期下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农村“三资”管理概述 农村“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的资产、资金和资源,除了资源之外,资产与资金都是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所创造的财富。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国家为农民群众所提供的基本生产资料。“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并且直接关乎着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新时期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建设,有助于增进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既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新时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可以积极过构建电子化“三资”平台,进而提升了“三资”管理的技术水平,推动了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以及资源的整合,进而实现了农村“三资”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保障集体产权的安全以及遏制腐败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执行力度不足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支出与开销未曾经过“两委”的研究与考核,进而使得这些支出与开销缺乏合理性。例如,存在着报销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很多开销都缺乏报销凭证,给开支统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存在着自批、自用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在于报销制度不完善,并且对报销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除此之外,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村干部往往掌握着理财公章,这给村干部私吞与私自占有集体资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这种现象屡有发生,进而侵犯了村民的利益。 2、管理范围不足 目前,农村“三资”管理的范畴较窄,并未完全涵盖“三资”所涉及到的全部内容,导致农村“三资”管理的范围不足。目前农村“三资”管理通常只会涉及到房屋瓜丁资产、集资资金以及办公设备物料等。其他方面的很多内容都未曾纳入“三资”管理范畴之内,比如公共广场、乡村医疗等。除此之外,对于农村集体土地、荒地以及林地等也被排除在“三资”管理范围之外,进而导致“三资”管理范围不足,这不仅会影响农村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经济效益低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使得农村地区的房屋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都能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这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对资金以及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使得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不够深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这也会给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4、合同管理不完善 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农村资产外租的情况,通常在资产外租的过程中,只是通过口头协议确定相关租赁事宜。这种形式不具备法律效应,并且对相关权利与责任等细节问题很少涉及,口头协议缺乏约束性,很容易对村民的权益造成损害。而且有的村干部会为了私人利益,私自与承包商之间达成协议,为经过“两委”或者是村民代表的统一,以损害村民利益为代价来获取私利。这种行为会危害农村集体资金安全,影响村民的利益。 5、村干部的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村干部中很少有专业的会计人员,村干部普遍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管理技能。因此,在“三资”管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现纰漏。再加之农村会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以及态度不端正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村“三资”管理的质量不高。 三、新时期下促进农村“三资”管理模式的对策 1、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视 “三资”管理不仅属于经济管理范畴,而且属于政治管理范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性措施。农村“三资”管理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核心问题,需要加强重视。首先,各级政府和党委应对农村基层干部与财会人员加强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帮助其增强法制观念和综合素质。其次,要将“三资”管理纳入到对基层干部年度考核范畴之内,同时要加强廉政考核,促使基层干部提升对“三资”管理的重视。 2、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在农村“三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各级政府应积极打造“三资”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网络来实现“三资”管理的公开化,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批以及办公等,这样可以使农村“三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 3、明晰产权 对农村“三资”进行核查,并建立台账。乡镇政府牵头,成立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开展摸底工作,同时建立“三资”台账,确保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产权明晰后,各村组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三资”的价值,提升对“三资”的利用率。例如,可以通过拍卖使用权或者发包出租等方式盘活“三资”,提升“三资”的价值和利用率,使其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使得农村“三资”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对“三资”的利用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发展的“三资”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272500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