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油松营养杯育苗技术初探 |
范文 | 顾井海 一、育苗作业区的选擇 油松耐低温、喜光照、耐干旱瘠薄、喜中性微酸性砂壤性土壤,忌盐碱和黏重。所以作业区的选择要满足以下条件: 1、交通方便,最好离计划造林区域较近,以便在成苗造林时既减少运输费用,又避免长途运输造成的苗木损失。 2、具备方便充足的水电资源,利于优化管理。 3、要地势高、超排水良好、平坦向阳,中性或偏酸性透气性良好壤土(切忌选用过于沙化地块,它不但基质自身营养贫瘠、不抗旱而且易于造成基质养分流失同时杯苗土坨也易碎,效果不好),土壤条件适宜的地块既便于管理又利于培养基质的制作,特别容器育苗适宜的培养基质尤为重要,在有限的空间提供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条件对油松苗木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容器育苗以团粒结构为最优,既保证营养又保湿透气。 4、若选用大棚育苗,更需要选用便于操作、交通方便、向阳背风地块。葫芦岛地区由于气候和立地条件较好,应用不多。 二、容器选择和培养方式 在容器育苗作业过程中,容器选择是否合适,对于苗木生长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苗木培养周期对容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容器选择时,需要根据苗木培养计划,规范化选择育苗容器,确保种苗在不同阶段都有足够生长空间。我单位油松育苗,以前一般采用苗畦播种,选苗移栽的办法较多(在移栽过程中一定要对苗木进行分级,这样利于苗木培养的整齐性,利于小苗期的各项管理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移植刺激次生根的发生利于培养根系发达的壮苗。为此需选用较大规格的无纺布培养袋,我圃一般选用口径在15cm左右既保证营养面积又保证单面积位培养效率提高,方便苗木运输。目前为了节省环节提高效率经常采用种子直播的办法,这需要先选好种,再先用小杯播种,然后大杯移栽。 三、苗床设置与营养基质合理调配 苗床设置我圃采用畦内宽一米至一米二,长度不超过30米,畦梗踩实,畦面弄平,不宜过宽过深,这样利于以后各项管理。 当然,容器育苗基质调配十分重要,它既是苗木根系的环境条件,又是苗木生长的营养基础。但基质调配在苗圃大量容器育苗实践中,营养土的配制偏于粗放,一般以培养畦的土壤为基础(所以基础地块选择十分重要),在装杯前将用小型田园整理机将畦内表层土旋细,再人工弄平,然后适量铺入经过发酵弄细的猪粪用机器翻拌均匀,再行装杯移苗。 四、基础苗的培育 我地区一般选用春季播种的较多,无论营养畦播种还是营养杯直接播种,播种前都需要经过选种,苗床整地,催芽播种几个过程。苗床整地按前面处理即可,不再赘述。 1、种子处理:育苗需选择头一年新采的种子,我们经常以水选的办法,选出成熟度高的种子,避免出苗不齐,甚至羸弱不堪。在播前10天左右对种子进行处理,先用1%~2%的硫酸亚铁浸泡1小时,然后再捞出用1%高锰酸钾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淘洗两次之后把种子放在45摄氏度的温水里浸泡一天捞出,最好用清水再淘洗1-2次,用适量湿河沙拌匀放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不要阳光暴晒)用草帘或麻袋盖好,保持潮湿即可,并不时检查翻动,防止发酵热造成烂种,经过几天管理当种子大部分咧嘴即可开始播种。 2、播种:播前需整理好播种床,营养杯直播的需要先装好营养土,即将播种时先将床内水灌足即可,不要过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床体塌陷适得其反。在水撤下营养土表面湿度适宜时先在表面撒一薄层五氯硝基苯毒土然后播种,床育采取撒播,杯育采取点播每穴3-5粒种子,播后继续盖一薄层毒土(两次不超过每平方米4-5克即可)继续盖土达到适宜厚度(1cm即可。这种盖土方法切断了下层土的蒸发毛细管,十分有利于保湿)。接着进入日常保湿管理,最好有条件的用稻草盖一薄层效果很好。切忌浇水过勤过多造成低温烂种。 3、移栽苗:要注意随起随栽,避免晾苗,造成苗木水分流失影响成活率,特别是裸根床苗,更要把握好环节。栽后及时灌水。 五、日常管理 油松苗日常管理并不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播种苗初期防止鸟啄。移栽苗做好前期水分管理,要看苗施水、看土施水。在保证苗木正常生根生长条件下不易过多,避免造成地表温度低影响生长甚至烂根。播种苗特别注意夏季水分管理防止过热“烤苗”造成立枯病,可适度遮阴,期间可用1.5%硫酸亚铁每隔10天左右进行一次喷洒,直到日常温度降下来为止。管理期间不要过多用氮肥,防止苗木生长过旺秋冬季木质化程度不够(当年播种苗为主),影响越冬。做好中耕除草,在即将结冰时做好冬灌和灌后覆土防寒,春季及时做好撤土和春灌返青。 六、不断改进育苗方式 不断提高育苗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对未来苗木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需要我们在苗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探索,从种子的选育开始不断优化,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新技术新成果的实践应用,特别是育苗的中期管理无论是除草还是防病治病(老苗圃最需要重视)都有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间,例如播后封闭和苗间除草剂的应用我们也进行了初探,有待进一步验证。总之进行容器育苗作业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提高育苗培育成效和苗木成活率,对育苗方式进行不断改进是极为必要的,做到实时关注苗木的生长态势,并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周期,进行合理化管理,以此来确保苗木生长质量。提高经济和管理效率。 总之,近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无论从气候条件到立地条件都给造林技术革新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为推进生态治理,还绿水青山,党中央已经把生态治理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为林业现代科学技术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发展新机遇,相信不久的将来,林业科技的新技术新成果将雨后春笋般呈现,林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做为林业生产工作者我们有有幸赶上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为此我们有必要勇立潮头、再创新功。为美丽和谐幸福富强的新中华奉献我们老林业人的新力量。 (作者单位:125109辽宁省葫芦岛市国有兴城市文家林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