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池塘养鱼疾病防治技术 |
范文 | 陈光付 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易被人们清楚地看到。鱼病发生后,病鱼一般会失去食欲,鱼很难上钩,而药物喷洒只适用于小面积水域。因此,在池塘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先防后病、先病后治”的方法,才能减少或避免疾病造成的损失。本文围绕池塘养鱼疾病防治技术方面做出了分析,以供参考。 一、鱼类疾病防治 1、鱼病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不仅要消灭病原体,切断感染和入侵途径,还要提高机体抵抗力,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 2、养鱼场的设计和修建应符合防病条件 (1)养鱼水源要充足、清洁、无污染,水的理化性质要满足鱼类的生理要求。 (2)在进、排水系统的设计中,每个池塘都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以避免水流给其他池塘带来的病原体交叉感染。 3、增强鱼体抵抗力的方法 (1)改进饲养管理 ①建议在冬季养殖鱼类,此时鱼类不易受伤,发病率较低;②养殖鱼类密度过高,容易引起鱼类疾病;各类鱼类密度稀少,鱼类疾病感染率低;③做好“四勤”(巡塘、观察、记录、除草)的饲养管理,增强鱼类对致病因子的内在抵抗力;④小心操作,防止鱼受伤和感染疾病。 (2)采用人工免疫方法提高鱼类抗病力 尤其是浸泡免疫法对草鱼“三病”(肠炎、红皮病、鳃腐病)的预防效果更好。 4、控制和消灭病原的方法 (1)彻底清塘。冬季应将池水排干,清除池底泥浆,并将池底晾干。每亩用200~250kg生石灰溶解,然后对整个池塘进行浇水。 (2)鱼体消毒。鱼在池塘里养殖之前,先用5%的盐水浸泡5分钟。 (3)饲料消毒。绿色饲料必须新鲜、无根、无泥。复合饲料中可添加少量抗生素,起到抑菌消毒、增加营养、促进鱼类生长的作用。 (4)工具消毒。小工具可在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大网使用前可在阳光下晒干。 (5)食场消毒。漂白粉挂袋,食场框架挂袋3~6只,每只放漂白粉100克,每天调换1次,3次为一疗程,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和烂鳃病。 (6)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大多数鱼病的流行季节在4~10月份,这段时间应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草鱼“三病”防治法:①用大蒜头加食盐制成药饵投喂,每百公斤鱼1次用大蒜500克、食盐200克、油枯2000克加水800克,捣碎搅拌均匀后密封1小时投喂,也可直接将大蒜头、食盐捣碎拌入饲料做成颗粒饵料投喂,连续3天为一疗程;②用痢特灵制成药饵投喂,每百公斤鱼1次用药15克,6天为一疗程,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各2克,可加入饲料中做成药饵投喂,也可先研成粉末,溶于1公斤清水中,然后取面粉1.2公斤、油枯1公斤与药液拌合成为手捏不粘、放而不散、干湿适宜的药饵投喂。 二、鱼病诊断 只有对鱼体、鱼用饲料、鱼的生活环境及发病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后,才能及时对鱼病作出正确诊断。 1、现场调查 (1)调查鱼类的饲养和管理 其中包括清塘方法、养殖种类、来源、养殖密度、放养前鱼种消毒、诱饵种类、数量和质量、施肥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如果没有用药物彻底清洗鱼塘,去年发生的鱼病今年可能还会发生。如果用变质的饲料喂养,鱼很容易患肠炎。 (2)调查相关环境因素 了解水源是否有污染物、水质和水温的变化、鱼塘周围农田农药的施用情况、鱼塘底质和入渗情况、鱼塘的大小和深度、以及鱼池中是否存在某种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敌人。如果水源中有污染源,可能导致鱼类中毒和死亡。如果漏水,鱼就会患跑马病。 (3)鱼类病害调查 何时开始发病,在同池中是同种鱼发病还是多种鱼发病,每天的死亡尾数,曾经采用的治疗方法。 2、鱼体检查 鱼体检查是鱼病诊断最主要、最直接的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检(肉眼检查)和镜检(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镜)。这里就目检方法介绍:①检查体表有无损伤,体色有无变化,肛门是否红肿等情况;②检查鱼鳃盖是否张开,鳃片颜色是否正常、粘液多否,鳃丝是否肿大和腐烂等现象;③检查内脏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寄生虫,内脏外表是否正常,肠内有无寄生虫,肠壁是否充血发炎等。 三、鱼病的治疗方法 1、遍洒法 该方法适用于杀灭病原菌,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其方法是将配制好的溶液喷洒在鱼塘上,使水达到一定浓度,从而杀死鱼塘内和鱼塘外的病原体。缺点是用量大,池水容积计算麻烦,副作用较大。当药物的安全范围很小时,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伤害。 2、挂篓或挂袋法 该方法副作用小,风险系数低(几乎无风险),用量小,操作簡便。其方法是将盛药的篮子或袋子挂在鱼塘食物场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消毒区,杀死鱼表面的病原体。但必须充分控制剂量,使消毒区池水的最大耐受浓度保持在药物安全范围内,使池水浓度保持2~3小时,不仅可以治愈疾病,而且不会对鱼类造成危害。 3、浸洗法 此方法一般用于运输前后和鱼塘的预防与消毒。用药时不会影响水中的浮游生物。剂量很小,没有风险。其方法是将鱼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液体药物浓度较高,并迫使它们采取短期药浴,以杀死鱼表面的病原体,缺点是不能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4、注射法 与口服法相比,注射法具有疗效好、吸收快、入鱼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的注射方法有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缺点是麻烦和费时,一般只用于人工注射和治疗。 5、涂抹法 本方法仅用于注射催产素和鱼类试验。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方便、用量小的优点。方法是在鱼体表面病区涂上一层粘稠的药水,杀死鱼体病原体。涂抹时,应将鱼头向上托起,防止药物流入鱼鳃内。 (作者单位:236821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畜牧兽医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