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杨振义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与周边国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面临着当前国际关系消极因素和不确定性有所增加的复杂局面。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显得愈发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现就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防控措施作一浅析。 关键词:动物防疫;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一、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问题 1.我国目前动物防疫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经过70年的发展,建立了从农业部到省、市、县、乡垂直管理的畜牧兽医防疫机构,建成了集畜牧推广、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动物防疫体系,我们当前的动物防疫体系也主要是沿用的这一套体系。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一带一路”的推进,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局面下,我国现有的动物防疫体系不足以为抵御大量外来动物疫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不够重视,对动物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基层人员编制的欠缺,年龄结构不合理,基层兽医地位的弱势,待遇保障不足等,均制约着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发展。 2.新形势下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局面 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人畜共患病有90多种,其中50多种对人类有严重危害,包括狂犬病、伪狂犬病和炭疽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世界200多种动物疫病已然“兵临城下”,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2004年流行至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2005年暴发的人-猪链球菌、2018年非洲猪瘟的侵入,动物疫病的流行不仅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而且给我国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动物疫病具有突发性,因此动物防疫不仅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去开展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确保有效应对重大动物疫情。 3.新形势下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除了动物疫病防控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也是其重要一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激素等的使用,保障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数量的增长,但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主要表现在产品染疫、动物源性食品残留超标、安全性差的问题上。 2006年河北的 “红心鸭蛋”被查出苏丹红Ⅳ号;2006年上海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先后导致了300多人中毒;2007年河北新乐不法商贩加工出售病死猪肉;2011年河南省查处“瘦肉精”案件56起;2012年肯德基“速成鸡”事件等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摧毁了我国人民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信心,也对我国动物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其原因主要是兽药、饲料添加剂、激素等的违法违规利用所产生的,体现在生产污染;生物性污染;畜禽屠宰、加工、流通过程污染等。 二、新形势下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 1.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官方兽医为监管主体,以职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为兽医公共服务主体。对兽医职能进行科学分类,明确政府兽医监管职能,明确兽医公共管理事务,明确兽医经营性的诊疗服务,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分开,推进第三方兽医公共服务,完善兽医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官方兽医执法职能独立、公正,并具有权威性。 2.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动物防疫能力 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政府购买兽医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关键是要系统解决“買什么、向谁买、怎么买、买得好”4个问题。明确官方兽医的监管职责,明确动物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建立起符合我国特色的动物防疫体系。从而解决当前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中面临的问题,打破当前复杂的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局面,解决人员编制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立独立、高效的执法监管队伍,破解当前动物防疫及动物性食品安全难题。 3.依法防治、完善应急机制,确保有效应对突发重大疫情 重大动物疫病具有突发性,一方面要坚持依法防治,以《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法律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科学处置突发疫情。另一方面要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大力推进依法免疫,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管理,防止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泄露和扩散。 4.建立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制度,即对动物的养殖、运输、屠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并通过网络技术共享信息,从而实现在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事件时,各级监管部门能及时做出反应,对问题产品进行有效追踪和溯源,适时封存或处理问题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实施风险评估,把握其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动物产品进行分级,并科学监管。 5.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对动物防疫重要性的认识 广大人民群众是参与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要其配合完成畜禽免疫、依法依规开展养殖和上报相关疫情等防疫工作,因此加强对基层群众的宣传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宣传普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强化全民动物防疫意识,提高动物防疫地位。加强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及村级防疫员、兽药饲料生产者及销售者、畜禽养殖和散养者及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筑牢动物防疫安全屏障。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疫情变化快、情况复杂,需要多地域、多部门联合运作,共同控制疫情的扩散。动物防疫工作处于动物疫病防控的第一线,健全完善我国动物防疫体系迫在眉睫。厘清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公正的执法队伍,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保证财政支出,营造出全民防疫的氛围,从而保障国内民生需求及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熊忠良,徐涤平.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J].湖北畜牧兽医,2007(12):22-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