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果树病虫害的识别、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 |
范文 | 李磊 摘 要:果树是有生命的物质,既然有生命,它就会病,会受到虫的危害,从而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终影响果品的外观、品质、亩产量低、果农收入减少,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首先就要能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其是预报、最后就是综合防治。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防治 果树是有生命的物质,既然有生命,它就会病,会受到虫的危害,从而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终影响果品的外观、品质、亩产量低、果农收入减少,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首先就要能对病虫害进行识别。其是预报、最后就是综合防治。 一、果树病虫害很难识别 1.很多果农深有体会,头几天还好的果树,现在果树却烂叶,烂果。其次,病菌早就侵入到果树上了。这就要求果树病虫害在发病初期识别出病虫害,针对病里用药,才能做到早防治,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7-8月份是褐斑病,灰斑病、轮纹病的盛发期。褐斑病:叶上的病斑近圆形、黑斑色、隐约排列成同心轮纹状,有的呈针芝状。病斑围绿色,向外叶色发黄。灰斑病:病斑圆形,边缘清晰,紫褐色,病部初为褐色,后为银灰色。轮纹病:? 散生于叶绿,呈半圆形,褐色,有深浅交错的同心轮。 斑病受害果实上初呈紫红色小斑,后扩大为1~3毫米的病斑,其边绝为褐色,稍隆起,中部呈灰白色,稍凹陷后期病斑与长出小黑点,既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不深入果肉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果面,有时会引起落果。 2.果树病虫害的识别。首当其冲判断害虫属于那一目、那一纲,然后再根据虫的特征判断虫的具体名字。 二、果树病虫害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就是在果树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当年的气候,上一年病虫害发生程度,即时判断未来病虫害发生程度,方便为防治病虫害作好准备。预报的好,果树的危害就会小,投入的农药费也会少。 三、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1.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是多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很丰富,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果园生态平衡,就应以自然控制力量为基础,这是首要的。其次是病虫害的防治是建立在病虫害生物学和生态学和生态基础上,按经济价值标准决定防治,措施或方法第三化学防治应以保护环境,保证果品安全为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对病中防治的规定,来实施化学防治。 在果树生产过程中,不少农业措施对于控制病害,改变病害生存条件,对以减少越冬病虫基数起着重要的作用。清除越冬病、虫源,大多数病虫害都有固定的越冬场所,在果枝条越冬的病害有:果白粉病,枝干腐烂病;虫害有各种蚜卵,许多卷叶的幼虫,潜皮蛾,果全爪螨。果落叶后,结合秋施基肥,清除或减少叶枝,落叶刮树皮,涂抹剪锯口,可以清除或减少潜皮蛾,果枝天牛,果卷叶蛾类,金纹细蛾,果树腐烂病和早期病等。 (1)合理修剪,修剪是果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技术,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力措施。在果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梢,清除病僵果,能减少来年病虫来源;同时冬剪还能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从而影响病虫的发生;修剪还能使树体透光,减少消耗树体的营养,抵制病虫的为害。 (2)肥水管理。实践证明偏施氮肥有利于螨和蚜虫的发生,也会促进白粉病,轮纹病的为害加重;根据果树生长发育需要合理灌水,增施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通过叶面喷施铁、钾、磷微肥,能增强果树对多种病害抵抗能力,并能抑制刺吸性害虫的发生和为害。 (3)深翻和间作绿肥。深翻可以杀伤越冬桃蛀果蛾幼虫,施绿肥不仅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肥,而且能提供许多取食,活动和繁殖场所,从而增强天敌对果树上的叶螨,蚜虫和蚧虫的控制作用。 2.依据各种病害原菌生物学选择性及病害发生规律,各种药剂的杀菌谱,作用特点,提出防治技术。 果树休眠期防病技术早春3月份,要彻底刮除腐烂病疤,并把所有病残体带出果园烧毁虫或深埋,剪除干腐树干,重刮粗树歧,果树生芽前,全枝喷施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80倍液,一周后再用50倍的福美砷液涂刷腐烂病疤,效果更好。 果树生长期的防病技术,果树谢花后至6月上旬,先后喷施2次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等保护性杀菌剂,以控制春梢上的白粉病和褐斑病:此后,再交替用1~2次25%多菌灵600倍药液,或70%四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药液或80%大生m—45可湿粉剂800倍药剂等,以杀伤潜伏病菌。幼果上的一些病害(如炭疽病、霉心病等),并对早期落叶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降雨的年份。6月份下旬末是各种病害流行及侵染盛期,均以喷施1:200~3:200倍波尔多液为主,为防治波尔多液对果实的污染,可加喷25%多菌灵600倍药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70%早基托布津(日产)800~1000倍药液,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各种病害比较轻微可少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1000~1500倍药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药液。 椪柑全爪螨防治技术,在果树叶至初花期施药防治。因为此时正值越冬雌成螨出蛰盛期,但尚未产卵,且虫体暴露。同时,又是椪柑全爪螨越冬孵化期。幼若螨集中在细嫩叶片上,能充分发挥药效,果树谢花后7-10天,喷药防治第一代幼若螨,在生长季节里加强螨虫数量变动调查,调查方法是:每7-10天调查1次,每次调查5株树,每树分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各取4片叶,共100片叶,统计其活动螨数。7月中旬以前,百叶有活动螨400~500头,8月上旬以后,百叶活动螨有700~800头。是药剂防治指标,未达标不需防治。要提倡使用硫制剂。因为硫制剂有50%硫悬制剂200~300倍药液,石硫合剂波美0.2~0.3度液,硫制剂对全爪螨防治不好,可用15%扫螨净乳油2000倍药液或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药液效果也很好。 (1)果树芽虫类(锈线菊蚜、果疣蚜)防治技术防治适期。锈线菊蚜是5月中旬末,果树瘤蚜应是4月下旬这两个时期分别是两种蚜发生盛期。有效药剂有:20%虫螨物可湿性粉剂1500倍药液或205%,呲虫啉可湿性粉剂或乳油2000倍药液。这是低毒,内吸性杀虫剂,第10天施药1次,共2次,可基本控制全生育危害,同时,虫螨特可兼治果叶螨类。 (2)采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但是药剂的使用一定要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按照经济闽值来决定防治时机。 总之,要掌握好果树病虫害识别、预报、防治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大多数人只重视防治、轻视果树病虫害识别,预测、预报工作造成滥用农药,过量施用農药严重影响了果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 [2]《果树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