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少教多学”的思想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摘 要:“少就是多”通俗地讲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较少而积极的学习获得更多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讲得少了,而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的知识也就多了。 关键词:少教多学;高中物理;課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0026-2 1 问题的提出 在上学期全市组织的高二期末统考中,全校十六个选修物理班(含我校的竞赛班)中只有一个班的学生物理成绩全部都达到B等级,但这个班并不是竞赛班。在备课组开展的期末考试总结分析会上我们大家非常希望这个班的物理老师介绍经验。他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经验,就是在期末复习那个阶段他讲得很少。他的做法就是把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来共同纠错,然后再展示他们还有哪些比较好的解法。一份期末复习练习就只讲几题,老师少讲,让学生去讲,其他学生去点评,然后再留时间去感悟,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面面俱到。实际上,这位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无形渗透着“少教多学”的思想,提高课堂的效率。 2 “少教多学”的思想 “少就是多”简单来说学生可以通过较少而积极的学习获得更多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讲得少了,而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的知识也就多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少教多学”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低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的目的就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观点,与现行新课程标准倡导转变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3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江苏现行高考模式对物理学科只要求等级,我们学校提出的口号“强攻语数外,猛攻数学,选修保匹配”给我们这门学科的课时和课后作业的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课时少,教学任务还要和以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要提高效率,这样“少教多学”的思想在我们物理课堂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宗旨就是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而有得”的被动学习中摆脱出来,转移到“思而有得”的主动局面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几个具体的途径。 3.1 少点破多启发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但学生想的是什么更为重要。思想应当在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出来,教师就要做一名真正的优秀的思想助产婆。”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善于启发学生,充分暴露出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思维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2 少讲解多展示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思考上出现错误,是学生知识与技能弱点的最直接的暴露。老师在处理学生错误时,不应当是简单地讲解这道题目正确的解题过程,而应当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充分挖掘学生错解中的宝贵资源,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在争辩交流过程中修正错误,从而不断深化知识内容,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内涵,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策略,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能力。 3.3 少批评多鼓励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评价,通过评价去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建立自信和自强。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问题,都会思考,都能思考,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譬如,对于感到满意的学生,教师要学会流露出认可的态度,如表扬学生“回答问题全面”“思路清晰”“提出问题有新意”等。对于相对表现不好的学生,教师也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细微的进步,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促进他们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需要导向、需要激励、需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能经常做到这一点,对学生持续学习产生很大的动力。 3.4 少阻止多聆听 学贵在思,思源于疑,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以实际行动真诚地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质疑,不要很武断地阻止学生在课堂上插嘴的现象。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让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作出适当的归纳和总结。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焕发学生提问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的提问数量会增加,质量会提高,学习能力自然会加强。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应充分利用PCK理论指导我们物理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把思考时间、表达机会和感悟过程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步红霞,等.浅议在物理教学中“少就是多”的思想[J].物理教师,2004,25(7):7-8. [2]陈云彩.浅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人性化设计[J].中学物理,2008(5):3-5. [3]李宏流,陈云彩.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中学物理,2009(3):17-19. (栏目编辑 刘 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