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耐密植大豆品种沈农12号光合速率的研究
范文

    林海波

    

    

    

    摘要:本文在不同种植密度(75万株/hm2、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条件下,进行耐密植大豆沈农12号、较耐密植大豆辽豆14号和普通大豆辽豆1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随密度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耐密性不同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不同,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说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叶片性状有利于叶片的受光态势,并且随着密度增加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

    关键词:

    大豆;耐密植;光合速率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630002

    叶片光合速率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杜维广等[1]认为大豆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中呈双峰曲线,在始花期和结荚鼓粒期或盛花期和鼓粒期先后出现2个高峰[2]。张伟等[3]对超高产品种的生理性状研究表明,从苗期到盛荚期,超高产品种的光合速率要低于普通品种,但在盛荚期以后,则高于普通品种。傅金民[4]研究表明,分枝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主要决定于种植密度。可见,合理密植、提高开花结荚期的群体光合速率,延长群体光合时间,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将有利于大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试验以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和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为试材,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耐密植大豆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光合速率的影响,为大豆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SN12)、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L14)和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L11)。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设6个密度处理,分别是75万株/hm2、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450万株/hm2,3次重复,每小区5行,行长5m,行距06m,小区面积为15m2,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月4日播种,10月3日收获,人工点播,田间正常管理。

    13光合速率测定的方法

    用LI-6400光合仪分别测定大豆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植株主茎倒3叶叶片的光合速率,每小区测5株。测定条件为红蓝光源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为1000μmolm-2s-1。

    14数据分析

    用Excel2007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和制图,应用DPS705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分别在大豆的不同生育时期对其主茎倒3叶的净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平均值结果如图1。

    从图1可看出,整个生育期内,3个供试品种净光合速率变化范围为61~223μmol·m-2·s-1,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分枝期(6月30日)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在300~4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差异增大,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和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的净光合速率平均比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高145%,且差异达显著水平。

    21分枝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1),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高密度(450万株/hm2)处理与其它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不同品种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2),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和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的净光合速率低于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差异达显著水平。

    22开花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1),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有降低的趋势,且低密度(75万株/hm2)处理与较高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不同品种大豆净光合速率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2),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和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23结荚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的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1),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低密度(75万株/hm2、150万株/hm2)处理与其它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不同品种大豆净光合速率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2),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和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的净光合速率比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平均高91%,差异达显著水平。

    24鼓粒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的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1),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低密度(75万株/hm2、150万株/hm2)处理与其它密度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不同品种大豆净光合速率新复极差分析表明(表2),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和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的净光合速率比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平均高31%,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结论与讨论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是叶片功能的具体体现,净光合速率越高物质生产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试验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较耐密植品种辽豆14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不耐密植品种辽豆11号。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随密度增加而递减的趋势,耐密性不同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幅度不同,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較小,说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号叶片性状有利于叶片的受光态势,因此该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较高,且随着密度增加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

    参考文献

    [1]

    杜维广,王育民,谭克辉.大豆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作物学报,1982(02):131-135.

    [2]汪君利,张贤泽,马占峰.大豆几个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4(04):53-58.

    [3]张伟,谢甫绨,张惠君,宋显军,王海英.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号的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11):2460-2467.

    [4]傅金民.夏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J].大豆科学,1994(01):16-21.

    (责任编辑李媛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