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辽宁各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分析 |
范文 | 王志 柳东 [摘要] 能否顺利实现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推进辽宁城市化进程,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经济发展是需要各个产业链协同拉动,各个具体行业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结合投入产出法及辽宁省相关的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相应具体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考察。利用投入产出法衡量具体行业的劳动吸纳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辽宁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计算相应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的维度综合对比各行业之间劳动吸纳能力的差异性。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投入产出法 [中图分类号]F323.6;F1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突出特征即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广泛并陆续发生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现象,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结果。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北美及世界很多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城市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从某种角度上说,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农村老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并被吸纳的过程。 辽宁既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農业大省,然而,由于长期推行“重工轻农”的城乡二元政策,导致辽宁经济呈现出工业比重大、农业资源少的“大工业、小农业”的不平衡结构,农业利润率、农民素质偏低及增收乏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偏低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辽宁“三农”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而设法改变辽宁农村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的合理有效转移,则是解决这些问题,推进辽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然而,经济发展是需要各个产业链协同拉动,各个具体行业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考虑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仅仅考虑本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是存在缺陷的。本章将结合投入产出法及辽宁省相关的统计数据,对辽宁省相应具体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考察。利用投入产出法衡量具体行业的劳动吸纳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辽宁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计算相应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的维度综合对比各行业之间劳动吸纳能力的差异性。 2 投入产出分析相应的系数 2.1 消耗系数 2.1.1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衡量的是j部门生产每单位的产出时,对i部门的原材料以及人力所产生的直接需求数量,由直接消耗系数排列组合的矩阵为:A=(αij)n×n 2.1.2 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衡量的是当j部门生产每单位产值时,对i部门人力以及其他资源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之和,其系数矩阵为:B=(βij)n×n或B=(I—A)-1—I。 2.1.3 里昂惕夫逆矩阵。里昂惕夫逆矩阵是指j部门生产每单位产值时,对于i部门劳动力以及其他资源的造成完全需求量,可以表示为:-1。 2.2 指标系数 2.2.1 产出乘数。产出乘数(G)衡量的是当某一行业的最终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直接或者间接引起其他关联行业的产值增加总和,是衡量该行业的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是衡量该行业的就业带动能力的间接性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2.2.2 就业系数。首先,我们在里昂惕夫逆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出行业就业系数矩阵L,可以用由每个具体行业的劳动率组成的对角矩阵η左乘,即。其中Lij表示当j行业单位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i行业的产值增长,进而由其带动从业人员的变动情况。将就业系数定义为某一行业产出增加一个单位时,直接、简接引致其他行业就业人数增加值之和,反映一个行业完全的就业带动能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i表示第i行业生产一单位产值时所需劳动力人数。 3 辽宁省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分析 选取辽宁省2007年的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来源,而《辽宁省2013年的统计年鉴》没有详细细分42个行业的就业人口数据,只有18个较为宏观的行业从业劳动力数据,并且统计年鉴的部分划分与投入产出表划分不一致,因此,结合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与统计年鉴,将细分行业归纳总结为18个行业进行处理。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得出辽宁省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数据,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1 就业系数分析 该系数较全面的反映了当某一行业的产值变动时直接或者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的总和。观察表1可以看出,18个行业中,就业系数居于前位的基本上都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的就业系数为1.643,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餐饮服务行业与批发零售服务业,就业系数分别为1.576与1.317。从整体上来看,第三产业的相关细分行业平均就业系数要远远由于一、二产业的部分行业。需要指出的是,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就业系数为0.593,居于第七位,一方面由于建筑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归因于建筑业的带动就业能力较强。而农林牧渔业的就业系数再次被证明为负,说明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一产业存在劳动挤出效应,农业劳动力正逐步向二、三产业流动。 3.2 产出乘数分析 该系数衡量的是某一行业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同时也是衡量该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协同发展的能力,也是间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带动能力的指标。可以看出,产出乘数较大的行业较多聚集于第二产业,如采矿业与制造业(2.259),建筑业(2.237)。以上规律也较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坚实的工业基础是大幅地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提。纵观18个细分行业产出乘数,前5个行业中有3个属于第二产业,充分证明了第二产业在辽宁省经济总规模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夯实第二产业的工业基础,是促进辽宁省其他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其中,第三产业中的交运、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商服业的产出乘数也较大,说明此类行业也具有较强的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样也能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 4 主要结论 结合就业系数与产出系数的分析结果,可以选出对于就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关键性领域,在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时可以适当优先考虑此类行业。首先应考虑就业系数的大小,该系数越大,说明该行业具有越强的促进就业能力,也能较为客观的反映该行业的就业潜力;其次应考虑产出乘数的大小,虽然该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相关行业的就业能力,但是较为客观的衡量了该行业的带动经济协同发展的能力。在考虑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不容忽视产业结构的问题,不能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就简单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就业系数与产出乘数都比较大的关键性行业。 根据以上的原则,我们可以发现在18个行业中,对就业影响力较强的5个行业均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餐饮服务业与建筑业,在这5个行业中,有4个属于第三产业,仅有一个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可见在制定促进农民就业政策时,应更多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就业协同效应。另外,产出乘数中居于首位的是采矿业与制造业,然而该行业的就业系数仅有0.294,综合来考虑的话,虽然采矿业与制造的直接就业效应不明显,但是其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第三产业中的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的直接就业系数达1.643,就业吸纳能力无须置疑,其产出乘数为1.603,对于整体经济来说,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该行业也是农村劳动力迁徙的关键性领域。因此,对于此类行业也应予以重点鼓励。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行业对于从业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行业,如:餐饮服务业、仓储运输服务业之类的行业,对于劳动力的从业素质要求不高,比较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业;然而像商服租赁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文体娱乐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 5 对策建议 5.1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辽宁传统优势行业的就业吸纳 能力 一方面,与其它中西部省份相比,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快目前处于中部层次,第三产业虽发展较快,但第二产业仍然举足轻重,如何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发挥第二产业的产业集聚优势,是引导农村冗余人力顺利转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发挥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的集聚优势,辽宁省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钢铁业、造船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电气仪器制造业都具有很大的产能。然而,辽宁省相应产业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并未有效发挥产业集聚规模优势,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对地区经济产生应有的拉动力和聚合力。如果进一步提高相应产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一方面降低了制造行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间接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效果。 另一方面,发挥有资源优势的传统产业的集聚优势,辽宁省南临黄海、渤海,有较丰富的水产资源,并且辽宁省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乳制品、粮食、大豆等传统的生产加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培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集聚优势。该类行業也比较适合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也能为农村过剩劳动力创造出新的选择空间。 5.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度,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必要土壤 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经验,大中城市群具有较好的集聚效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也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效应与人口的集聚效应就越强,相应的消费市场也会产生相应的规模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机遇也就越多。并且第三产业涉及领域较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比较强,能够为广大农村冗余劳动力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针对辽宁省目前的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及就业吸纳能力,制定合理的产业扶持政策,顺利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应高度重视类似于餐饮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此类行业的稳定长足发展。因为此类行业的就业效应强,对于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低,比较适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商服租赁业、金融业、科教文卫事业等的发展。虽然此类行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需要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 5.3 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与城市化相比,城镇化的成本要低很多。农村城镇化建设将引起人口集聚效应,促使农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非农从业人员的增加,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从而也就逐渐完成了农村冗余人员向其他行业的顺利过渡。辽宁省应当根据当前第一产业的现状及资源禀赋状况,充分发挥辽宁省的水产资源、耕地资源及林地资源的资源优势,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绿色农业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几点:一是积极落实农产品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的政策措施,增强农产品的附加值效应。如辽宁省水产资源丰富,但是水产养殖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大都停留在提供基本原材料产品,应着力提高农产品深加工以及拓宽相应的产业链,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业。二是充分发挥部分城镇的区域优势,依附于一定的主导产业,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附属经济圈。在此可以借鉴海城市西柳镇的发展经验,西柳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它充分发挥了它的区位优势。西柳作为连接沈阳与大连的中点,临近高速路口,充分发挥了高速公路的高负载力的优势,在较远的地区开辟市场,发展服装加工业。辽宁省的基础设施建设、港口及铁路运输能力远在其他省市之上,部分小城镇应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区位优势,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规模产业。三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完善的产业协同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然需要其他产业的辅助,急需农村金融、保险、以及交通运输等三产服务业的配合。 5.4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其非农就业技能 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严重阻碍农村人口转移到一些素质要求较高的二三产业就业。然而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政府始终处于关键性位置,应作出相应的体制改革及财政规划,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以及普及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促进其顺利转移。首先,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促使农村与城市居民有机会在教育面前实现公平公正。政府理应主导农村教育财政投入,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转变传统的升学观念,应更切实际地将农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相结合,将升学、就业、促农发展三位一体的体系作为农村教育的出发点,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普及必要的基础性教育。其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能力培训,政府应主导为农村培养及输送具有农业生产管理知识与创业的复合型人才。让这些优秀人才在农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主动学习非农从业本领。辽宁省应继续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等人才支农,引导农民对于非农产业技术的学习,如学习园艺、蔬菜、植保等切实可行的技术,继而引领农村冗余劳动力顺利选择其他行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邓智团,但涛波.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J].中国农村经济,2005(8):30-36. [2]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 叶明霞,陈锦华,熊一鹏.中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潜力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3):117-120. [4] 成静.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关系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