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温州模式”的转型升级 |
范文 | 曾文韬 胡宪武 [摘 要]“温州模式”是广泛传播的对温州传统产业发展的赞颂之词,但几年前民间借贷风暴让其蒙上阴影。本文对温州传统产业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也对温州已形成的优势进行论述,最后提出新的温州模式的现代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模式;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三十多年来,地处东南沿海的一个弹丸之地——温州,孕育了900万人民并以令人惊艳的经济发展奇迹享誉全球。温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受到全球经济学家的关注,无数人研究之并冠以“温州模式”称号。然而,几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次贷风暴在席卷全球的同时也给温州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温州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民间借贷问题。温州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 1 “温州模式”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面临的困境 温州经济模式最重要的特征是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的小微型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它是由地理、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少人多,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一家一户地忙于耕种,或出海捕渔,却仍然无法靠农耕渔猎过上好生活,人们便选择出走他乡谋生或在自家土地上建厂生产轻工产品。大山的屏障防碍了交通与交往,人们只好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组织生产。同样是由于偏于一隅的原因,自古以来,温州受到国家权力与政府的管制并不太多,形成了比较关注自身发展,追求自由竞争的独立社会意识,加之永嘉文化不“以义抑利”的商业文化思想使温州人敢于在自己的地盘上办厂经商。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顺历史潮流而动的“无为而治”做法,顺应并疏导个人的逐利动机。初期建立了一个个微型企业,几经演变为中小型企业,有的甚至成了大企业。 在经历了多次困难磨砺后,温州人已经变得越发坚强与自信,同时也更加宽容和理性。面对民间借贷风波,世人对温州人的批评,温州人不是简单地否定,也不是漠然处之,而是理性对待。实际上,温州民间经济的发展是与民间借贷的发达密不可分的,也是与温州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紧密相关的。温州人的浓郁乡情孕育出了互助文化并形成了重信誉讲情义的精神,这种重诚信的精神构成了温州人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商业文明的建设基础。在国有商业银行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民间借贷带来了私人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强烈事件的冲击,这种发展本是可持续的,可一旦遇到經济波动,民间借贷的链条就无法维系,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此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温州人的这种社会心理与文化资源其实与西方现代文明是相通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时指出:基督教改革派清教徒所信奉的新教带来西方社会的繁荣,其中新教的核心思想是勤劳赎罪,诚实待人,追求个人的世俗幸福,这些元素在温州人的身上都有所反映,这也就是为什么温州人能够经商至世界各地与当地人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原因 。 可以说温州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超越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们。但过于地方化的思想也会妨碍温州人走得更远、更久。因此只是基于温州人之间的信用还需要拓展与延伸,要影响世界上的所有人,同时也需要与全世界的所有先进文明对话,与全世界共享思想理念与文明成果,中小企业才可以做大做强。引入先进人才与先进技术,加大产业整合与提升,创造名优品牌,这些新的温州模式的建立还依赖于对传统“温州模式”的改造。 传统温州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工业村有相对集中于某个产业的众多家族企业,有一定的集聚效应,但由于企业规模太小,技术力量、创新能力、融资能力不是很强,管理成本过高,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尤其是流动资金不足使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过去依赖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已经由于此次民间借贷危机证明其不可持续。所以,温州传统制造模式面临新的现代化转型,可以通过重组、合并、股份制改造、引进外部资本等方式改变仅仅依靠高利贷渡过难关的现状。要通过金融体制与衍生产品的创新改变企业资本运作方式,提高经济与金融效率。要扩大企业规模并逐步实行家族企业的社会化改造,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接受全社会监督,使企业由传统家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化,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温州模式的现代化转型。金融作为经济体的血液,其健康程度对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今天温州的金融改革试点将为新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 “温州模式”的比较优势 在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国债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不仅拖累了中国经济,尤其对温州经济伤害很大。温州作为中国最典型的出口外向型制造业基地,主要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消费力减弱直接导致温州众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或收款困难。最近几年来,温州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人们纷纷质疑温州经济发展模式和温州人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冷静分析温州的比较优势在哪里?过去的优势能否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保持?怎样做才可以让温州的比较优势在新的条件下发扬光大? 我认为温州的比较优势至少有三个:一是温州人优势;二是温州文化优势;三是温州产业优势。 有人说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我们虽不能简单地说中国人的钱是装在温州人的口袋里,但从温州“炒房团”和海外华侨向国内汇款情况就可以看出温州人的财富累积现象是十分突出的。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甚至在海外市场竞争中让犹太人也自叹不如。可三十年前的温州弥漫着贫穷的气息:“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十万元是贫困户,百万元才起步,千万元才算富”。是怎样的人格特质使温州人变得富有呢?是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与创业精神。温州人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善于变通。同时,他们勤劳、节俭、能吃苦,对信息的捕捉极其灵敏,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行动。他们像犹太人一样,善于与人交往,找到商机,以精明的商业头脑设计出其不意的经营方式。犹太人在上千年被打压过程中累积了出众的智慧,他们经常迁徙,居无定所,能带在身上的主要是头脑中的智慧。温州人也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善于利用智慧获得成功,这些其实就是当代社会被称为企业家精神的表现。温州人身上具有的独特品格和个性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成功后会更加稳定地保持下去。今天的温州人更加珍视知识,也更有见识,他们的国际观和全球视野会在未来的事业拓展中带给他们更好的现代商业运作模式的创造,也是其他地域的人很少具备的,所以温州人是温州最大的优势。 文化优势。山与海的屏障虽然一度阻碍了温州与世界的交往,相对封闭落后,但同时也很少受封建儒家义理思想的影响与束缚。受“瓯越文化”熏陶的温州人并不认同“重义轻利”“崇本抑末”等 理念,他们讲究功利,不以义抑利,积极进取,勤劳务实; 他们从不“安贫乐道”而是勇于冒险,敢于竞争,乐于追求财富;他们反对“重农抑商”积极发展工商业。从更广泛的地域看,温州文化中有许多观念与促使西方现代化文明的新教伦理十分相似。在新教伦理中,接受上帝惩罚的方式是劳动,所以新教教徒都很勤劳,他们是勇敢的开拓者。对上帝光耀的做法是创造财富、追求世俗幸福。同时,新教教徒不为财富所累,他们乐善好施。所有这些都在温州文化中有所体现。因此温州文化中不被传统束缚,重视世俗生活,追求工商业利益,同时又关爱他人的人文精神,是具有全球性的普世价值,也是温州经济再创辉煌的文化优势。 产业优势。对于今天温州轻工制造业的暂时困难,许多人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都并没有给予正确的评价,常常是持简单否定态度,认为温州产业优势已经失去或正在丧失,对此我不以为然。虽然温州以传统轻工制造业为主,微小企业占多数,但轻工产业是永远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发展的产业。衣食住行这四大方面的生活需要是人类永恒的需求,不会消失。 国外市场消费力减弱,我们还有国内十三四亿人的消费存在,况且发达国家已经在若干年之前就开始了实业空心化战略,他们早已不热衷于生产轻工产品。他们主要从事高端技术产品和金融、教育、文化等服务产品的生产。让这些国家重返传统轻工业制造之路决非他们所愿,即使这样做,也会因为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太高不被国民接受。他们依然会持续购买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制造”已经是质量与价格的最优选择。只要经济形势好转,外国人仍然会争相购买,温州过去的优势仍然可以保持。问题并不在于温州企业是否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而是在于怎样使我们的企业更有活力,更能创新,拥有更多自主品牌,保持温州的比较优势。简单放弃打拼三十多年建立的温州轻工业制造基础转而进行高科技产业的开发是不合时宜的。温州产品在经历了早年的低成本,低价格销售发展到高品质,经历这种磨砺后,已经拥有了许多自主优质的品牌產品并获得了世人的肯定。 温州人的个体基因与温州自古以来形成的文化基因是与生俱来或长期积累的,不会被轻易改变。特别是在经历了长时间成功实践之后,有利于竞争的基因会更加强大。同时温州工业发展的基础扎实,拥有较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经营管理经验,也不是可以随便超越的。因此,只要温州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并整合好资源,就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腾飞。 3 “温州模式”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充分动力。温州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进步: 3.1 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机遇 总书记几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已被写入党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战略和重要组成部分。温州人在海外创业的人数众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多年在商界打拼、生活,了解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 、习俗、商品等知识,并有全球视野。我们可以借助海外温商的力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进行产业升级,塑造世界性产品品牌,并利用他们在海外的政商关系将产品推销到全世界,重续温州出口产品的辉煌。 3.2 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 通过资本市场和资本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充分发挥已有比较优势和传统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产业,如眼镜制造、打火机、制鞋、低压电器、阀门等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扩大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发展私人订制并为市场迅速提供有个性的产品。 3.3 在众多不同产业间进行相互渗透,并完成家族企业的社会化改造 联合行业内和不同行业间的企业组建更大规模的现代化企业,进行产权重组,引进现代管理制度和经验,争取在几年后,塑造出传统优势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以大型企业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3.4 克服家族企业用人唯亲的落后观念与做法,大力引进全世界各地优秀人才 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是生产规模和设备上的扩展,也不仅是产权制度的创新,还应该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这些都是先进的人才身上才具有的特质。所以,企业如何在温州政府加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搞好自身企业的人才引进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浙江腾腾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敏亮所说:真正的人才是免费的,因为他会给你带来远超于投入的回报,只有庸才才是昂贵的。 纵观人类近二百年经济发展历史,人类经历了多次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发生在不同国家,每一次产业转移都带来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第一次是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制造业繁荣; 第二次是美国制造业继承的英国的工业转移,成为世界第一个强国;第三次是二战后美国向德国、日本的制造业转移,造就了日本、德国的发展。第四次是日本、德国制造业向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转移,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第五次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向中国内陆的转移,中国正是由于工业制造才有近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温州身在其中,受益匪浅。今天美国意识到制造业的空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的乏力,尽力在使制造业回归美国。充分说明,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温州没有理由放弃已有的制造业,只有理由改进提升制造业。以温州企业家的能力,若能抓住机遇求实上进,思想开放,方法对路,温州经济仍大有可为,“温州模式”将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李兴山.“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转型升级[J].理论学习, 2012(07). [2] 毕怡琳,张景岩.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在本溪产业发展作用[J].现代商业,2012(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