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析
范文

    袁丹华

    [摘 要]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红色文化中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至今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与弘扬的。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凝聚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经济政治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日益强盛,成为了世界舞台中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外来文化在我国生根发芽,为了防止本土文化受到侵扰,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红色文化。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战略基地,是利用红色文化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红色文化纳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对学生起到较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让学生对红色文化和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伟大精神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价值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同时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传承历史,展望未来,都需要通过文化来进行。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红色文化体现着我国的文化特色,体现着从革命时代传承下来的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崇高革命精神,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传承下来的伟大文化。高校是我国重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着未来国家发展中的主力军,承担着促进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红色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新时代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以及国家的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进行大力普及与推广的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分析了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进的具体策略,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1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形成于我国的革命时期,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在进行长期的抗争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特色所创造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着经过时间磨砺过的优质历史文化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且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吸收融合了世界的优秀文化,摒弃了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是一种非常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可以找寻到红色文化形成的历史足迹。从第一次农民起义中体现出的井冈山精神,到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传承至今的雷锋精神和抗震精神,每一种代表着革命先烈进行伟大抗争的革命精神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熠熠光辉。这些精神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时期,而是经过人民群众对之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红色文化的產物,比较典型的有烈士纪念馆和红色歌曲等。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人士英勇抗战的文化载体,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文明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发展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进行扬弃,在高校中,大力展开红色文化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同时也在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道路上做出重大贡献。

    2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在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中,是不可或缺的执行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演变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全球化,直接导致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使青年人群在生活中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心理建设尚且不能达到融入社会所需的水平。再加上现今社会中,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更加重视对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思想政治的建设力相对较小。人们在对文化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使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受到影响。基于这种发展现状,将蕴含着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

    2.1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学界普遍认同且确定的一点是,红色文化形成于抗战时期,这种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不仅仅蕴含着一种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同样也包含着战争年代人们对美好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在战争结束之后,广大人民群众仍然在努力地追逐着美好的生活,共产主义伟大思想作为红色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关键内容,一直以来促使着人们团结起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的今天,红色文化都是革命者在建设事业道路上的重要支撑力。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中,红色文化的主流地位被削弱,许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就业,在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经调查,因此而引发的信仰缺失和道德沦陷现象十分普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现崩塌。基于此种现状,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可以使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共产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无私奉献,发挥自己的力量,从而使整个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对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2.2 完善学生人格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去,可以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发展,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养分,形成一种精神力量。人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组织形式,是心理特征的整合。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都会对人格的形成与改善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提倡素质化教育,重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而不再倡导仅教授学生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完善的效果,利用红色文化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对大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与发展,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与国家更加需要的人才。此外,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容易出现溺爱的情形,这些学生往往没有办法突然脱离自己的象牙塔,在进入大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心理落差,从而造成人格缺陷,还因此引发了许多校园中发生的惨案。所以,对大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刻不容缓。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对他们进行红色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达成自我人格的完善,更加适应高校甚至是社会环境。

    2.3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可以为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产生帮助的作用。进行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智得到磨练,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对学生的人格也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互帮互助和尊老爱幼等优良品德已然成为不法分子牟取不当得利的工具,帮助了他人可能会造成自己的损失,这就使得这种优良品德逐渐在被欺骗中丧失。所以,国家及社会开始重视社会道德的培养,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便是被教育的重点。红色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从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对大学生的品德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现阶段高校的思政教育中,需要融入红色文化,并且以其作为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有效提高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影响力,使之对大学生起到最大程度的教育作用,从而为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思想中蕴含的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革命信念。

    3.1 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如果要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就必须要在校园一级课堂上营造一种红色文化的氛围。第一步便是让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课堂,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红色文化的专项教育,比如说,播放红色影视作品并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来认识与了解红色文化,并且在红色文化的学习中,进行优良品德的培养。其次,老师在红色文化引进课堂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纳红色文化。除此之外,高校的行政人员还应该积极在学校里组织关于红色文化的活动,使红色文化贯穿到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且形成良好的品德。最后,学校在弘扬红色文化时,应该积极地利用起红色节日,比如说五四青年节、建军节等来使学生对历史与革命先烈进行缅怀,激发起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同时也可以提高學生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民族发展事业中的使命感。

    3.2 充分利用互联网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飞速提高,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此种发展状况,在促进红色文化走入思政教育的进程中,需要对互联网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建立健全红色网站建设。20世纪90年代的清华大学便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建立了属于本校的红色网站,为思政教育的展开提供了线上技术支持。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在政策的指引下,已经开始着手红色网站的创办或完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许多学校所创建的网站内容比较陈旧,形式单一,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限制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开展。这就要求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并且在内容与形式上需要不断创新。

    3.3 红色文化融入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在走出校园时可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学校一般会举行许多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高校中,思政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加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地参与到红色文化中去,培养自身的良好品德。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向学生传输红色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展开。

    4 结语

    高校中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储备力量,是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国家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价值,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进行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森.红色文化资源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2017(34).

    [2] 彭舸珺,董淑萍.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基于信息论的视角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04).

    [3] 杨欢.红色文化资源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