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紫云英高效栽培技术
范文

    易大成

    摘 要:紫云英在农作物生产中是重要的绿肥作物和有机肥源,紫云英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物质的含量,改变土壤本身的理化性状,强有力的提高土壤肥力,在南方地区用来作为稻田冬季绿肥栽种技术。紫云英的高产不仅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及耕地地力培育,还能节约化肥,提高农产品的自身质量和产量。本文主要从紫云英的特点、技术要求、生长习性和收货,这几方面进行撰写,为相关的工作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播种技术;栽培管理;紫云英的简介

    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证粮食的生产,近年来寿山县把开展粮食高产创新工作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制度相结合,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提升耕地地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管理站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应当地推广的紫云英生态种植模式,把用地与养地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又能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保护地力的耕作模式。

    紫云英,别名红花草、草子。豆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匍匐多分枝,高可达30cm,奇数羽状复叶,叶柄较叶柚短。托叶离生,总状花序。有花呈伞形,荚果线状长圆形,种子肾形、栗褐色,3~4月开花4~5月结果,植株和种子可以入药,对喉痛咳嗽、疱疹出血,幼苗又是保健品。既可用于饲养畜禽,花朵又是蜜源佳酿。有益于改善厌食,精神不振,治疗气血虚弱。

    一、生长习性

    紫云英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耐寒、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华南作绿肥种植,在江淮地区可留种繁育。

    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稻区最常见的冬季绿色作物,紫云英肥田作用明显,实验表明,其根瘤菌有固氮作用,种667m2亩紫云英,其肥效相当于施尿素16kg,钙镁钾肥12kg,氯化钾肥15kg。紫云英翻压后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

    二、播种要求

    (一)种子选择

    农户可以使用自己妥善保管的种子,也可到正规的种子供应商选购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10%,没有菌核病优质良种。

    (二)播期选择

    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5天左右田间湿润时套播,也可在水稻收获以后清除田间稻草再后翻犁撒播。

    (三)播种方法

    1.确定播种量。用绿肥田块每亩播种量3~4斤;作种子生产的田块每亩播种量3斤。肥田、墒情好、播种早的田块可以适当减少播量,瘦田、墒情差、播种晚的田块可适当增加播量。

    2.接种根瘤菌。有条件的地方,新种植的紫云英田可以接种根瘤菌,以增强紫云英的固氮能力。

    3.播种技术。(1)套播配套技术:选择将紫云英种子套播到水稻田里的,播种时可开好排沟水,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风芽落干、湿润扎根,对机械化收割的稻田,一定要选择“干田留高茬技术”。一是收割前一定要把稻田晾干、晾硬,达到收割时收割机轮胎不下陷,这样对套种的紫云压破坏小;二是收割机水稻时将稻茬高留50cm左右,使稻茬薄薄的铺在稻茬上为紫云英遮阴保湿。(2)净田播种技术:收前没有来得及套播的稻田,可在水稻收获后及时将田间稻草清尽,开好排水沟,均匀撒上紫云英种子,上水浸泡种子2~3d,再缓慢将水退去即可。

    三、田间管理

    (一)水分管理

    播种前已开沟的块,要及时清沟;对播种前没有开沟的田块要及时补开。达到“四沟”配套,排灌自如。冬季如遇到干旱,出现土表发白,紫云英边叶发黄时,要灌水抗旱。开春后一般雨水比较多,应及时清沟排渍。

    (二)肥料管理

    地力较差的田块,水稻收割后要及时追肥,一般亩追施过磷酸钙15~20kg。春季可根据苗情适当追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每亩撒施尿素3~4kg。

    (三)病虫草害防治

    1.化学除草:在禾本科杂草2叶1心期每亩用高效盖草能20mL加水30kg喷雾防除。

    2.菌核病防治:菌核病是紫云英主要病害,主要以菌核混在種子中传播。水稻收割后进行田间开沟,在春季雨水较多时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温度,以减少菌核病的发生。也可在紫云英越冬前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3.虫害防治:紫云英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可每亩用25%辟蚜雾(抗蚜威)20g加水50kg喷雾。

    四、压青或收获

    (一)压青

    作绿肥使用的紫云英田,在盛花期翻犁上水压青,江淮地区一般在四月上月中旬,也可加撒秸秆腐熟剂加快植株分解。

    (二)收获

    对留作种用的田块在接果变黑充分成熟后,采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残株秸秆返田。

    五、结束语

    推广紫云英绿肥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和提高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认识、加强技术攻关、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提升耕地地力,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闽北冬季绿肥紫云英栽培[J].何翔.新农业.2019(11).

    [2]关于促进和扶持紫云英种植的建议[J].宋心仿.蜜蜂杂志.2018(04).

    [3]上海市绿肥产业历史、现状及发展建议[J].蒋美艳,陈旭,李延莉,杨立勇,李秋红,王伟荣.上海农业学报.2019(06).

    [4]不同紫云英品种春播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比较研究[D].周连城.湖南农业大学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