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
范文 | 赵星 [摘 要]目的:分析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选取本校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82人,根据学号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1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医用模拟人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学生自我评价、教学反馈结果。结果:观察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综合成绩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评分、团队合作评分、思维与表达能力评分、问题处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反馈评分优良率(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应用医用模拟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处理能力、表达与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教学反馈优良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用模拟人;影像;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转变陈腐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在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的实践中,要以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社会才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完备人才为理念,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成人类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护卫者,而不是培养成社会劳动力的修复者,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科学的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了提高探讨更加科学的影像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本文以我校2017级82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不同教学方法的实践效果展开了如下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校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82人,根据学号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人。观察组学生包括男性20名,女性21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21±1.52)岁。对照组学生包括男性19名,女性22名;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9±1.35)岁。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同质性优良。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教学法教学,教师通过案例+讲授模式展开日常教学,学生分组模拟影像学检查过程中的体位摆放等操作,使用骨架模拟投照,完成正、侧体位摆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完成知识内容传授。观察组采用医用模拟人教学:(1)实训前准备,①完成影像学课程中X线检查技术有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每讲完一个部位的摄片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应同时安排相应内容的实训课。②详细编写教案,预设模拟医院的各个场景,提供相应的病史资料。③准备影像学检查工作室所需的各項仪器材料,完成场景布置。④引导学生熟悉案例,使学生按自愿原则合理分配角色,为学生介绍操作要点,带领学生熟悉实训环境。(2)课程开始前为学生介绍本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耗时5~10min,再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先展开单项训练,明确操作的各个具体环节,熟悉基本操作流程后,根据预设案例使用模拟人完成实训。(3)先进行体位摆放练习,按照设置的医院模拟场景对模拟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阅读申请单、明确患者个人信息、确认具体的检查部位、设计检查体位、明确检查要点,然后设置合适的KV值,mAS曝光后获取影像学资料。(4)结合影像学资料指导患者展开征象分析,分析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选出标准的摄片,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相互交流探讨,得出结论,轮流发表意见。 1.3 观察指标 1.3.1 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设计学期试卷,对全部参与研究的学生展开理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影像学征象分析、实践操作理论要点等相关内容,包括选择(25分)、填空(15分)、问答(65分)和附加题(15分),总分120分,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实践操作成绩包括影像学资料分析(55%)和学期末实践能力考核(45%),总分100分。综合成绩包含学生出勤情况、实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 1.3.2 自我评价 通过教务管理系统,采用本校自制的测评量表对学生展开自我优势评价调查,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培养(25)、问题处理能力(25分)、团队合作(25分)、思维与表达能力(25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在该维度的优势越明显。 1.3.3 教学反馈评价 采用网上调查方式,利用教务系统对学生开展教学反馈调查,评价内容包括日常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态度、整体效果,各项评分0~25分,①≥90分为优秀;②80~89分为良好;③60~79分为尚可;④<60分为较差,优良率=(①+②)/ 41×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82名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相关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x±s),P小于0.05,表明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自我评价对比 观察组自我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教学反馈情况对比 观察组教学反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4.100,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本文实践证明,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及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模拟人教学方案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分析,这是因为在常规教学方法中,为了满足放射卫生防护要求,禁止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进行影像学投照教学,仅能使用骨架实施模拟投照操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骨架和人体具有一定差别,因此只能完成部分体位的侧位、正位摆放,导致教学工作受到明显的局限性,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效果。而观察组采用的模拟人教学能够充分满足实训需求,进行投照、曝光、体位摆放等操作,实现了实训教学和临床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了全功能模拟的教学环境。同时学生也可以再掌握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检查模式,完成体位设计、体位摆放等摄影要点操作,经摄片后可以观察自己拍摄的X线片,评价自我操作情况,了解自身在实践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可通过模拟人教学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加深学生印象。与上述分析相吻合,有报道表明,建立在虚拟仪器基础上的医学模拟人仿真系统可结合教学实际需求模拟病例诊断,模拟CT、X线等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实践,为影像学专业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生动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优良教学效果。 相关报道表明,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合理选择授课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模拟医疗场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员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和交流,在合作中互相练习,取长补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扎实了学生学习态度,确立了学生对影像专业的认同感,以此提高授课效果。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学生在团队合作、学习兴趣培养、问题处理、思维与表达能力方面的评分显然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教学方案能够在巩固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习所需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优质的影像学专业学生。观察组教学反馈优良率达到了95.12%,高于对照组的教学反馈优良率80.49%,表明观察组采用的模拟病人教学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反馈优良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采用医用模拟人教学法开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表达与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反馈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永超,周智鹏,胡玉芳,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8(10). [2] 宋段.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3] 董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16). [4] 赵宇,滕婷,祝因苏,等.医学影像教学翻转课堂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04). [5] 宋泽,杨歌.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03). [6] 王伟,王姗姗.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6(08). [7] 王帅.医学影像教学设备维护方法及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34). [8] 王敏,刘希胜,王建伟.慕课结合课堂教学:医学影像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