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市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机制的构建 |
范文 | 戴碧兰 [摘 要]地市高职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集聚地,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主动作为,构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保障机制,将地市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广大乡村。 [关键词]图书馆;乡村文化振兴;服务;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是影响带广大农村发展的根本。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的集聚地,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构建起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保障机制,使地市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延伸到广大农村,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价值。 1 地市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原则 要做好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高职图书馆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1 主动性 地市高职的办学主体是地方政府,无论是经费投入、人力资源调配都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地市高职图书馆有天然的责任与义务,应主动承担起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责任,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展示图书馆功能价值。 1.2 无偿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针对广大的乡村相对落后状况,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因此,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地市高职图书馆应以感恩的心态去回报地方的支持,对各项服务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积极地做好服务广大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造福地方百姓。 1.3 指导性 作为地市高职图书馆,其服务乡村文化发展工作是其外延性工作,高职图书馆主要通过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为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振兴工作实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广大乡村进行文化发展规划设计,实施文化保护与维护工作。 1.4 创新性 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服务广大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地市高职图书馆要注重创新,通过深入调研,结合不同乡村的特点,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出创造性的建议与方法,从而为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工作作出贡献。 2 地市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机制的构建 机制的保障是地市高职图书馆做好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地市高职图书馆必须在服务机制完善上下功夫,以确保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长效性。 2.1 研究机制 作为地市高职图书馆,长期以来的服务范围都在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務,要做好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必须深入到广大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构建起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机制。 2.2 对接机制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地市高职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服务区域做好对接工作,与所服务的乡村明确职责分工,使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有目标、有方法、有资源、有人负责,从而形成常态化的服务对接机制。 2.3 经费保障机制 基于地市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主动性、无偿性,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形成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经费的投入与来源,图书馆所在高职院校应该将这一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以足额的经费保障来确保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效果的实现。 2.4 文化传播机制 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于对广大乡村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地市高职图书馆应将最先进的文化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深入到乡村的千家万户,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使者,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文化传播机制。 2.5 跟踪服务机制 作为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项目的开展、落地后,要构建常态化的跟踪服务机制,做好文化传播项目落地后的效果反馈,对各种文化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形成跟踪服务机制,提高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水平与质量。 2.6 服务评价机制 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应做好评价考核,通过构建服务评价机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已落地的文化服务项目进行评价考核,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正,不断地提升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质量和能力。 2.7 品牌建设机制 在推进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文化品牌的建设,要结合乡村发展的历史、现状,做好特色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传承,结合广大乡村的实际,构建起品牌建设机制,促进乡村文化品牌的建设。 3 小结 总之,在地市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图书馆自身的优势与乡村文化发展有效地结合,构建起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机制,真正发挥地市高职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价值。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