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退耕还林PPP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
范文

    陈通

    

    [摘要]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外对PPP模式也有一些相关研究。现就农村退耕还林工程现状进行分析,构建PPP合作模式,指出我国农村退耕还林PPP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PPP模式在农村退耕还林中应用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PPP模式;退耕还林;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

    实施退耕还林,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国务院提出要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创造经济新增长点。鼓励在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等领域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相合作的模式,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发现,目前对PPP项目的研究更多是以所有公共事业为大背景,而针对某一具体事业如农村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就农村退耕还林PPP项目进行了研究分析。

    2 农村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分析

    退耕还林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有计划地将存在水土流失隐患的耕地进行停耕,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恢复自然植被的过程,主要包括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两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设有专项资金,对核定无误的退耕面积,按还林1500元/667m2,还草1000元/667m2的补助标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国家多措并举不仅保证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稳步推进,也对其质量有了明确要求。提出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来指导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3 PPP构建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又称PPP模式,表现为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正广泛应用到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图1为退耕还林工程PPP模式构建示意图。主要包括政府、造林合作社、金融机构、租赁公司四大主体,以政府和造林合作社的合作为主,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同时政府鼓励金融机构为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租赁公司为合作社提供工程所需设备。

    4 农村退耕还林工程中的现实问题

    4.1 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

    受限于多数农村合作社成员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也不开阔,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另外,一些偏远地区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工作做不到位。大部分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识停留在国家受益,用较少的补贴减少了他们的耕地,故而积极性不高,自然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4.2 专项资金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支持

    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但由于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困难,所以在退耕还林方面就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更是难上加难。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与还林工程保质保量的要求也存在矛盾。此外,部分地区目前仍是盲目的扩大规模,对种植区域、树种等缺少科学规划,存在布局不合理,植被存活率低等问题。

    4.3 退耕还林后管理滞后,无后续产业支撑

    贫困地区造林合作社有时对于已经退耕还林地看护不科学。虽然参与了当地政府组织的植树造林培训,但以扶贫为目的的培训,往往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延伸产业链,仅有的退耕还林补贴,使退耕还林工程看护人员动力不足,加大了质量风险,耕地的减少也加大了农民的经济困难。

    5 PPP模式在农村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5.1 完善法律法规,出台优惠政策

    首先要从法律层面规范PPP项目。当前国家也遇到了PPP项目执行中途夭折的情况,比如新疆政府付费类PPP项目的叫停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大清理等。因此,在法制建设方面应该给与PPP模式的正常运营做好保障。此外,制定一些倾斜于退耕还林工程上的优惠政策,开发替代产业,解决农民退耕的后顾之忧,比如制定相应的林木采伐政策、发展林下产业等。

    5.2 促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提升自身能力

    政府部门与合作社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放权合作社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政府部门做好审核监督工作。此外要强化“契约精神”,即政府和合作社PPP项目的确定通过合同的形式确定,明确责任,做好公示工作,不得随意解除变更合同。社会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可能会损害公众的利益,因此在PPP项目的构建中要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完善工作流程。同时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并保证持续性,避免朝令夕改。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增强自身在项目招投标、合同制定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5.3 加强金融创新,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PPP项目的实施既要发挥政府和造林合作社的主要作用,也要引入银行、租赁公司等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农村信用社、村镇商业银行以及社会融资租赁公司的作用。考虑到我国北方地区处于寒温带的现实情况,林木的成长周期较长,因此适当延长退耕还林补助年限很有必要。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沙棘、核桃林等经济树种,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即企业负责指导和回收,合作社起中介作用,组织农民进行栽种和看护林地,引进社会资本,提高种植看护费用,增加农村退耕还林工程附加值,以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效果。

    6 小结

    退耕还林的根本目标就是解决生态问题。本文认为PPP模式与农村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推进退耕还林,引进新模式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完善好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提高政府部门服务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強金融创新,融通社会资金,充分调动各要素活力,以便更好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霆,陈楠.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07):123-126.

    [2] 祁生栋.我国退耕还林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8):119.

    [3] 孟庆军,可名芸.基于“政府-金融-企业”融合的污水处理PPP项目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2):214-220.

    [4] 简迎辉,包敏.PPP模式内涵及其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4,12(12):24-28.

    [5] 甘姗姗.PPP模式的优势研究及发展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5):151-1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