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困境及政策建议探析 |
范文 | 梁倩 [摘 要]深度贫困地区具有老、边、少、穷等多个特征,是我国新时期背景下脱贫攻坚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围绕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困境和政策建议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金融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之后指出了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关键词]深度贫困;金融精准扶贫;困境;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地区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其艰巨性也不言而喻,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在新形势背景下,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想要取得胜利,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深度贫困地区的落实,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可以说,现代经济都是以金融为核心和中心的,是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过程中进行的有益探索,不仅可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本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带动深度贫困地区人口能力和经济的提升。由此可见,金融精准扶贫是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手段,对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 1 金融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阐述 金融精准扶贫与之前提到的传统扶贫政策有着本质性不同,此种扶贫方式并不是以往注重喊口号的扶贫行动,而是以金融机构为支撑,利用其现有的独特资源而逐步建立的贷款业务,具有明显的经营性和政策性,通过有效程序和环节的建立来对贫困村和困难户予以准确识别,并以这些贫困对象为其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从而使金融资金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借助更精准化的方式实现对贫困地区的有效扶贫,这对扶贫效率的提升也大有裨益。金融精准扶贫的本质属于开发式扶贫的范畴,主要是以市场调节和作用机制为依托,来向一些具有劳动能力和脱贫目标但是缺乏资金支撑的农户提供扶助。一般而言,扶助所涉及领域主要涵盖了农村基建、特色产业、贫困户农作以及贫困家庭入学等多个方面。此外,在提升金融资金配置效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对金融资金予以融通并以更高领域和对象作为主要目标予以延伸,进而使处于此领域下的边际脱贫效率更高;第二,立足于现有的资金运作方式,对其进行完善,并对具有可用性的金融扶贫资源予以充分运用,使其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以资金运作效率的提升带动整体扶贫效果的提升。 2 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2.1 金融供求不平衡,目标人群出现偏移 相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讲,小农生产模式是其主要方式。同时,由于受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存在收益低、风险高的特征。加之,深度贫困地区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和保障,使得后续脱贫过程中无论是贫困人口面临风风险还是不确定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其为了达到规避自身风险的目的,一旦面向具有投资收入低、风险高特征的农业和农村地区时,就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这一因素既降低了深度贫困地区人口对优质金融服务的享受效果,其在金融方面具有的基本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甚至部分深度贫困地区还出现了金融市场逆向选择的情况,不仅使金融精准扶贫针对的人群出现了明显的偏移,而且金融精准扶贫的精确度也因此受到影响。 2.2 金融设施不完善,征信建设落后性明显 近年来,围绕金融支农方面已经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与努力,但是其成效并不明显。将深度贫困地区与城镇地区对比来讲,其基础设施落后明显,甚至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基本的金融服务。对四大国有银行基于乡镇设置的网点予以了解可以得知,乡镇地区网点数量较少,对于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这些现象更是凸显。在以村级为对象的金融扶贫服务站中,已经设立的助农取款服务点数量屈指可数,一些支付终端、ATM机等更是寥寥无几。此外,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其经济方面的影响使其信用意识也受到了影响,其农户信用意识亟待提升,这既提升了扶贫资金的风险性,又使得精准扶贫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2.3 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力度 据了解,在精准扶贫开展过程中,金融产品单一性特征明显。存款和取款是深度贫困地区最主要的金融业务,甚至租赁、保险以及投资等业务并未涉及。这也是深度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创新力不足的具体表现。深度贫困地区缺乏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供给,必然会使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和贫困户资金需求方面存在矛盾,这也就表明,贫困户在体验金融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与其预期出现了一定的冲突与矛盾,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3.1 提升精准识别的健全性,与脱贫攻坚进行有效对接 金融精准扶贫的关键就在于“精准”。所以,首先就要对帮扶对象予以明确,这也是解决当前存在于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目标人群不精准现象的有效措施。所以,无论何种金融机构,都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着手点予以明确,实现对其的精准把握,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金融精准扶贫措施,实现对户帮扶。尤其对于一些具有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来讲,要逐步降低服务重心,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人口能力的服务,实现与脱贫攻坚的有效主动对接。 3.2 对金融设施予以改善,推动金融生态的优化 想要对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改善,就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坚持优先原则,推动村镇银行和互助银行在其地区的建立。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增加,对于金融扶贫服务站要进行持续的优化,加大ATM机等自助机的布设力度,使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便利性能够得到快速提升。其次,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讲,还要注重互联网的引入与建设,使得金融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加快当前阶段下新的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的普及。最后,金融机构还要加大与基层网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建立起以金融为主的信用数据库,并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不断提升农户和贫困人口的信用信息的健全性和完善性,使深度贫困地区的信用评级得到强化。要以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和依据,实施有关信用等级方面的评定,加快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接,这也是后续具有差异性的分类金融支持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此外,金融机构还要深入到深度贫困地区,为当地群众普及有关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加大对贫困人口在诚信方面的培育力度,建构起良好的信用环境。 3.3 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 以脫贫攻坚需求为依据,给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对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予以创新。以更完善的设计和更契合贫困户的金融产品提供为依托,推动金融扶贫“精准对接”的快速落实,提升贫困地区金融供给的丰富性,这也是契合贫困户对于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第一,要组派专业的调研队伍进入到深度贫困地区,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加大对合适的专门信贷产品的探索与开发力度,从而使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在信贷方面的需求都能积极响应。第二,加大对抵押贷款的创新力度,除了要将关注点放在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上外,还要将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农村住房抵押的落实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第三,以特色农业保险为着眼点进行创新,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面向,以保险产品为供给对象,强化其供给力度,例如农作物保险、畜产品保险等,使资本市场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以深度贫困地区的抗风险作用的增强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贡献重要力量。 4 结语 总之,金融精准扶贫是进行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升金融精准扶贫的准确性,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员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始终具备以大局为重的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以金融扶贫力度为切入点,加大其力度,使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能够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清清.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探索成效分析——以贵州省XX县为例[J].智库时代,2019(19). [2] 郭利华,葛宇航,李佳珉.民族地区深度贫困问题的金融破解:政策与方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3] 高天跃.贵州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