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对策浅探 |
范文 | 李怡 曾新洲 [摘要] 乡村工匠将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农村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对策: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就业创业理念;构建“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同时,为保障该对策顺利实施,向政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等。这是党和国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方向和指南。本文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对策,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强劲学校专业建设,实现高职院校担当起培育乡村工匠的重任,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目标。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将其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2 乡村工匠 乡村工匠是指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愿意扎根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一技之长的乡村人才队伍。 2 我国高职院校乡村人才培养现状 2.1 服务“三农”意识不强,对农业发展贡献不大 农业高职院校本应是根据各地农业经济发展特色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企业用得上、毕业生留得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由于现代商业经济的冲击,服务“三农”的观念逐渐淡薄,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2.2 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乡村人才培养上定位模糊不清,导致专业设置没有体现农业特色、区域经济特色和高职特色,而且专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专业多,“倾农”专业少;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日益加剧,但教学内容却跟不上农业发展的实际,人才培养滞后。且与当地农村及农业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程度不高。随着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但是大部分学校都把目光定位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农村企业合作的院校较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 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对策 3.1 帮助学生树立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的就业创业观念 3.1.1 加强农村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力度。从学生初入校门开始通过讲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思政课、专业课等途径加强农村就业政策和形势教育,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蓝图和农村发展动态,促进学生毕业后去农村就业创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农村支教,有效解决乡村教师流失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积极培养大学生村官,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时下许多村民“上不赡养父母、下不抚养子女”、“整天沉迷于打牌赌博、买码,致使农田荒芜”的现象。 3.1.2 建设校园农业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载体。树立高职学生的农村就业择业观,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农业行业特色相结合,建设体现以农业理念、农业特征和农业情感为特点的农业特色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感受浓厚的农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农文”情怀。 3.1.3 开展农村创业指导。高职院校积极与当地农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农村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聘请校外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创业导师,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农村创业知识,提高农村创业技能。 3.2 构建 “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2.1 专业建設:设置“农味”专业(方向)。(1)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下,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农村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将比以往发展得更快,学校可以对应灵活设置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等专业(方向)。 (2)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学校可以开设各类技能型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建筑工程等,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 (3)重振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针对当地农村文化和经济特色,学校主动对接设置乡风民俗研究、传统手工艺制造等特色专业(方向),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3.2.2 师资建设:培养“农味”教师。(1)教师引进。顺应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原有专业师资的配置中应考虑适当引进农学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农业技术,并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乡村振兴建设的问题。 (2)教师培养。不断强化教师的“三农”服务意识,建立健全科教服务支持体系。比如通过建立专任教师“三下乡”见习制度,提升农业职业能力的教师评聘制度和建立提升农业职业能力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各类农业科研项目,让科研参与到农业经济服务中去,努力提升教师的农业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3.2.3 课程建设:配置“农味”课程。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依托原有专业适当增设农业类课程。例如经贸类专业,可增设农产品营销课程;会计类专业,可增设农村财务会计课程;机械工程类专业,可增设农业机械课程。同时,依托校园信息化资源和自身的资源、信息优势,建成网络培训平台和数字化培训资源库,多方位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 3.2.4 实践教学:深化“农味”校企合作。争取政府支持,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涉农行业企业所需能力为标准,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岗位指向性与实践针对性,实施 “教学工厂、职教集团、合作农场、农业园区、基层农村”等多层次的实训教学,积极建设农村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项目,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增强高职学生服务农业和农村的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综合利用各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培养接受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农业发展新技术、懂得农业市场营销新策略的高素质专业型职业农民。 组建农业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对现代农业从业者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关实用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相配合,教师入村入组提供生产技能指导服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积极探索创业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建设特色项目,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在连片贫困地区对农民就近开放办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开展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为扶贫攻坚服务。 4 保障措施 4.1 政策激励 对于当前国家急需但人才紧缺的涉农专业,在高职院校招生时给予学费减免或者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吸引学生去农村就业,比如降低大学生村官招录门槛,让高职学生有竞聘机会;地方政府支持高职院校与当地乡镇企业校企合作,为相关高职院校办学和企业经营提供优惠政策,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乡镇企业做大做强,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减少农村人口流失,有效解决农村空巢现象;将教育振兴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指导。各地依据自身情况,围绕国家关于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方针,制定具体方案,确保政策全面落地实施。 4.2 经费保障 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大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的投入力度,建立乡村工匠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积极完善各项教育配套设施;加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经费投入落实情况的监督与执行。 [参考文献] [1] 杨凌云. 新时期高职院校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7). [2] 盛子强等.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 [3] 李怡,曾新洲. 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 “农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今日财富,2019(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