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
范文 | 张燕红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育的特点,分析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应用策略 前 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方案.研究性学习模式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对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好评.高中阶段数学课堂的开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将学生从频繁的考试中脱离出来,更加深入地研究数学知识,继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活学活用数学知识. 1 研究性学习模式概述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的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要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起来,并结合数学思维来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的方式来设定教学计划与方案,引导学生深入数学问题中思考和研究问题,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习者深入数学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等方式来寻求最终的结果.学习者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可以采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等方式.在高中数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并拓宽解决问题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维,将能够运用到的知识连贯起来,减少刻板思维的局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学习者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有利于使学习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且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在这过程中学生明确了该如何收集、处理以及提取信息,该怎样运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该怎样在研究的过程中来加强与人的交流,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阐述和展示.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方面和多渠道的,学生不能仅仅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关键还需要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总结知识,继而增强综合学习能力.与普通的学习模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灵活的逻辑思维,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2 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2.1 自由开放性 研究性数学学习模式的重要特点是自由开放,因为数学学习的目标在于通过知识探究本质,增强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而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数学.研究性的教学活动将灵活、开放的学习方法融入其中,对解决数学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可以深入思考数学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者自主的思考中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学习的思路会更加灵活、 广阔,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获得不同的研究结果,从而有效摆脱原本数学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研究问题的固定框架,继而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研究性学习模式在信息获得方面具有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获取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从书本上获得,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获得,也可以从日常的生活观察、思考中获得,数学是一门严谨性的学科,需要学生深入思考,解题每一步都需要建立在精准的思考上.教师通过训练学生整合相关的素材,结合调查研究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够将数学知识的灵活调配,增强数学学习的开放度和灵活度. 2.2 实践操作性 实践性反映了研究性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采用研究性数学学习模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是多样化的,在搜集信息加工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又使其他学科的知识得到有效运用.实践操作性指的是高中数学学习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要对当前存在的科技、能源、环境等问题密切关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使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3 探究性 探究与发现是数学学科的本质,学生学习数学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尤其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后会涉及信息技术、化学、物理等学科,这些学科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好数学也为这些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目前高考考试考查的题目类型来看,探究性的题目也在不断增多,这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在不断改变.学生既要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和论证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该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独特的认识.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搜集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1 注重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增强学生思辨能力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研究数学问题以及数學活动展开的,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将其渗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批判怀疑的精神去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并结合问题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那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尝试用不同的解法去解答数学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班级内的学生共同思考同一问题,并鼓励每个人都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与分组合作学习搭配起来应用,因为多个人共同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效率.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遵循数学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涉及关于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公式、定理等进行探究和推导,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可以加深对推导结果的认识,继而发现一般性的数学规律,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的乐趣. 3.2 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比如银行利率存款、股票、基金、工资、化学、生物学等都与数学有关,同时也与学生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学习数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研究关于实际生活的问题.比如,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现代科技发展比较关注,工业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通过何种方式可以降低能耗和污染,就需要数学计算.因此,高中教师在开设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银行存款利息与利税的调查”这一主题,首先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几个小组的学生去搜集关于银行存款的相关信息,包括银行存款的活期利率、定期利率、利税等,其次由几个小组的学生搜集银行的原始数据,涉及的银行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建设银行等,最后汇总学生搜集到的信息,分析和整理搜集到的原始数据,建立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合银行存款利息与利税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继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相应的结论.这样学生亲自参与到了数学问题的研究中,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3 研究性学习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品德、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不要直接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要给学生提供信息,启发学生的思路,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形成探究性的数学思维.为了更好地突出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运用并发掘好校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做好总结与反思工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研究边记录边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总结问题,对自己的体验进行真实的记录,及时为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与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继而提升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和领路人,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 语 现阶段,新课改的推进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创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形成更为严谨和灵活的数学逻辑思维,继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具有较大的益处,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机械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应加以重视并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志林.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04):194-195. [2]王玮明,连新泽,林望,赵才地.数学类专业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数学模型与实验》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4(17):123-125. [3]袁月定.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69):55-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