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江南稻作文化景观模式探索
范文

    罗璇 徐悦

    

    

    

    摘要:江南地区是稻作生产最早的发源地,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发展却日显凋零,造成农田景观和人文景观衰落。乡村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物质基础,乡村的振兴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研究首先限定江南地区的范围,从江南水稻种植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分析如今稻田景观营造的深远意义。在了解稻作文化及其景观体现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选取江南地区南京溧水郭兴庄园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结合分析的方法,从场地自然、人文条件概况入手,结合设计师的庄园总体设计思路,用表格对其稻作景观规划设计部分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即呈现“点线面”结合体验的稻作景观,营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稻田景观,以期为今后江南地区稻作文化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休闲旅游;稻作文化景观;江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TU985.12+8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1-0033-05

    收稿日期:2019-07-09

    基金项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8kj08)。

    作者简介:罗璇(1989—),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E-mail:277183643@qq.com;共同第一作者:徐悦(1997—),女,江苏南京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美丽乡村规划设计,E-mail:724598370@qq.com。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飞速发展,土地的使用日益紧张,整体发展趋于饱和。之前乡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落后、文化遗产逐渐流失等问题无人问津,而现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正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江南地区具有丰厚的农业自然基底,更是亚洲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利用稻作景观设计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传承农业文明,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江南地区的范围

    在历史不断演替的进程中,从不同的划分角度来看,江南所指的地域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距今2 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江南的边界就初见雏形,在广义上江南主要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覆盖范围广泛。本研究所涉及的江南地区指的是狭义上的、以太湖为中心的区域,即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一带。

    2江南稻作文化景观

    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远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它不仅是亚洲早稻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典型传承地。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就以田野景观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缩影,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1],江南传统稻作景观的延续和创新,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社会生态价值。江南稻作景观设计的探索与总结,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江南稻作文化,对今后江南特色乡村稻作景观的规划设计创造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

    稻作景观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改造,水稻秆直立,叶狭长、线状披针形,稻花绽放于夏季,稻穗成熟时颜色金黄,稻穗向下弯垂。由此可见,水稻自身的形态特性使得水稻的秆、叶、穗具有观赏作用,从而为稻作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可能性[2]。江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条件,加上人类生存的需要,几千年前人们便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始种植水稻,并在江南平原地区形成雄伟壮观、一望无垠的水田,在丘陵地区形成环丘陵而上的梯田(图1)[3]。

    传统的田野景观融于自然,而自然又包含田地,兩者之间浑然天成。拙朴而又精致的江南平原水田景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生活所需,更是人与自然交友的成果,可见传统田野景观的恢复不容忽视[4]。

    “稻作”文化是指在水稻耕作活动过程中创造出的物品和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而构成的特有的社会生活、民俗事象。稻作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不断相互渗透,成就了稻作特色的文化形态[5]。在江南稻作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由于稻作生产的影响,江南地区的稻作礼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性节日、节气,如稻生日、稻花会、立夏、立秋等;此外,在饮食、服饰、建造等方面都独具稻乡色彩,这些都是稻作文化的传承[6]。稻作习俗文化的传承也在稻作生产的探索道路上逐渐走向现代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流失的遗憾。加上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总体尚不成熟[7],以景观设计的形式展现稻作文化对稻田元素的应用或多为形似,稻田又是农业景观中最普遍的景观,绝大多数的稻田景观都通过大尺度的水稻种植展现景观的整体感[8],文化意境上的表达仍需探索[9]。

    3江南地区稻作景观的案例分析

    3.1南京溧水郭兴庄园的基本概况

    3.1.1自然条件概况溧水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属于茅山余脉突起地段,地域内部平原山丘均离散分布,总体地势为东高西低。溧水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该地有石臼湖水系、秦淮河水系横贯区境中部,为喜高温湿润的水稻提供了极佳的自然环境条件。

    郭兴村位于溧水区洪蓝镇石堆铺附近,地势低矮平缓,配合部分原有的农田及建筑,建设有郭兴庄园,紧邻南京、句容、苏州等地,东南毗邻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侧与中国最美村镇傅家边接壤,区位优势明显。

    3.1.2人文条件概况溧水是秦淮河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科技基地,习总书记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以田园综合体为建设基础的郭兴庄园,基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配合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上其周围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高,具有假期周边游的需求与经济条件,并且交通发达,乡村休闲农业的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这是郭兴村发展的绝佳机遇。

    3.2郭兴庄园稻作景观的设计分析

    郭兴庄园是由上海易亚源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在2016年研发的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重点项目,力图打造有创新、有亮点的乡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郭兴村的鸟瞰效果见图2。该庄园的设计类似于我国台湾现行的休闲农业规划模式,摒弃原先的“点”状规划,设计师俞昌斌先生以“点、线、面”结合体验的设计手段贯穿整个郭兴庄园,稻作景观的呈现也离不开“点、线、面”与体验的结合。

    3.2.1稻作景观设计(1)“点”景观。点是构成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位置决定了点的大小,点元素的使用通常在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营造出空间变化的美感,表达主题意境[10]。在景观构成的大前提下,本研究限定稻作“点”状景观是具有不同设计的特色稻作景点,如二维码稻田迷宫(图3)、麦田怪圈、梯田景观、乡村酒吧等。此外,“点”状景观还包括构成某一景点的多种景观元素[11],如植物、景观构筑、铺装材料等。通过将不同景观元素有规划地组合,构成了不同景观的点状空间。此外,稻作景观点的布局方式也在整个庄园主题的体现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详见表1。

    在景观要素方面,植物的选择总体上以直接种植的水稻为主,如稻田迷宫,而梯田酒吧选择观赏草、常绿与落叶乔灌木搭配来代替水稻,植于层层种植的阶梯池中,通过意境营造稻作景观。在景观构筑上,梯田酒吧的建筑材料为木质,加上茅草顶,梯田上置有茅草顶的景观亭,呼应乡村主题。具有使用功能的景观构筑较少,大多数仅提供视觉焦点,只具有观赏功能。稻田中的铺装运用草席垫,具有临时性,便于景观应季更替。总体的铺装以保留土埂、大部分道路采用木栈道、块石嵌草铺装为主,保留了乡村风味,也改善了原农村道路不变行走的问题。

    在空間营造方面,稻田迷宫中的水稻高度虽然不至于使人迷失于稻田之中,但具有空间边界划分的效果,曲折多变,半开敞与开敞空间的不断变化,富有趣味。麦田怪圈处少有高大的植物围合,视线基本通透,整体较为开敞。梯田酒吧内

    部提供私密空间,酒吧位于高处,通过酒吧外的木平台可以眺望梯田下及远景,视线开阔。

    在位置布局方面,稻作景观点在整个庄园的各个功能区内均有分布,3处景观之间的距离较远,但整体却不零散,都以不同地形式来体现农家稻田景观。

    (2)“线”景观。庄园中的线状景观既包括将景点串接起来的道路,也包括由景观构筑有韵律的重复再现形成的线性景观[12]。庄园道路整体上保持原有田埂的肌理,并依照景点的布局,引导游客随着步行道路转变视觉焦点,设置直线、曲线形木栈道,与稻作大地景观结合而形成叶状的“郭兴之叶”稻田骑行栈道,两侧配有灯光,可以夜游。

    梯田台层的每个层级用自然石块堆砌,用泥土黏合,呈凹凸不均的自由曲线形挡土墙,不乏乡村野趣,完全不同于保留田埂与木栈道的直线形道路景观(图4)。

    (3)“面”景观。本研究中的“面”景观指地面景观,面状稻作景观具体指的是大面积种植的粉黛乱子草与稻田。秋季的10—11月份,近6.7 hm2的粉黛草盛放,加上金水稻成熟,二者相互衬托成景。色彩的对比,木栈道与块状水塘自然地穿插结合,构成大地的艺术景观,高空俯瞰的效果相当震撼。人们在游览时通常只能置身其中,虽无法俯瞰,但身陷花海、金色稻田之中,配以清新白色景观构架,用绿色乔木、水生植物点缀,借景于远处青山,不失为另一种欣赏方式。

    3.2.2稻作景观体验庄园即便拥有了优美的风景、品类多样的产品,若其中没有体验活动作为牵引,游客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似地游览,而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在内心更无法留下深刻的感受[13]。景观设计本身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14],如今游客更喜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加体验感,郭兴庄园稻作景观设计力求调动游客的感官,并将景观与生活融合,让人们通过实践来感知乡村稻田生活,注重体验者的感受,给人们留下不同于城市的特色乡村生活回忆。

    稻作景观通过“点、线、面”(图5)3种类型的设计展现给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最基本的视觉上的观景体验。郭兴庄园设立无想自然学校,以现有农田自然资源为依托,推出与时令节日相关的各类体验活动,让久居城市的人们从中回忆童年,孩子能够接触自然、了解并参与乡村生活,从而感受父母辈有趣的童年生活,其中,插秧体验场景见图6。

    同乡村随节气劳作一样,郭兴庄园在冬春旅游淡季时常推出野餐、自然学习活动与果蔬种植、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庄园餐饮独具特色,能够针对不同季节提供主题菜品,如在草莓季推出以草莓为食材的众多菜品;夏秋旅游旺季时,正值农忙时节,因此增加更多的体验项目,供亲子协作游玩,寓教于乐;壮观的油菜花田带来了成熟的油菜籽,庄园便组织游客们收割油菜籽,同时提供之前晒好的部分菜籽给游客打菜籽、榨菜籽油;临近秋季,伴随着水稻种植流程的推进,庄园应季教授插秧知识与技巧,并组织亲子插秧活动,在水稻生长期间对庄稼进行除草,为水稻收成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水稻成熟时,举办稻作歌舞文化活动,热闹的氛围带动了游客们的积极性,游客们穿梭于稻作迷宫中,既能观景又饶有趣味。除此之外,还有为热爱运动的游客专设的稻田骑行活动。由此可见,从收割水稻到餐桌上的米饭,郭兴庄园提供的食材原料绝大多数都是庄园内部种植的,郭兴庄园将稻作景观、文化巧妙地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让游客流连忘返。

    4结论

    通过访问得知,郭兴庄园对外的景观吸引点主要是大面积的粉黛乱子草形成的粉雾景观,而郭兴庄园的稻作景观相对较少。从前文对郭兴庄园稻作景观的分析来看,笔者将不同空间类型中较为明显的直接与间接体现稻作文化的景观提取出来进行相应的总结,详见表2。

    郭兴庄园的稻作自然景观考虑到郭兴村的自然概况、民俗文化特色,结合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稻作景观点的建设、稻田大地景观面的设计、基础设施的民俗化设计等方式来表现水稻作为园林植物元素的自然美,并以“点、线、面”的景观设计思路将稻作景观串联形成整体。在考察郭兴庄园稻作景观呈现的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1)稻作景观营造总体呈现为大面积的稻田景观,形式不够丰富,景观容易同质化,即稻作的主题性与元素的应用还有所欠缺;(2)稻作景观体现集中在夏秋季,如夏季的水稻插秧体验活动、秋季主打的稻田大地景观及稻田骑行活动,大面积的稻作景观展现时期具有季节的时效性,缺乏一定的可持续性。景观建成后,伴随着宣传活动的开展,旺季游客人数猛增,其间园区会遭到一定的人为破坏以及日常病虫危害,若缺乏一定的养护,景观的可观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景区的发展;(3)目前只有庄园的平面景点分布图,缺乏标志牌的设置。总体上看,具有使用功能的景观构筑较少,大多数仅提供视觉焦点,只具有观赏功能。

    稻作文化的体现不仅限于景观,应与人们的活动相融合,因此将景观结合体验部分与景观分析相结合,总结为稻作元素的体现。在稻作人文景观的呈现中,庄园通过组织农作体验活动、稻田骑行、文化节等方式来表现稻作文化中的人文美,没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能够直观地让人们感受、学习、乃至熟知稻作文化的流传与发扬,这也是郭兴庄园最为突出的设计特点。当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稻田种植文化大部分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在国家号召乡村振兴的大气候下,景观体现多是形式上的恢复,文化内涵与精髓很难达到旧时的文化自觉,景观意境上的追求更是难以做到。

    总的来说,郭兴庄园的稻作景观是人们能求得自然田园风光的好去处,在景观设计领域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地理位置要遵循自然条件、地域传统文化,要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从而为稻作景观的建造打好基础。其次,利用景观设计思路,抓住最能體现稻作文化的事物——水稻,或是以从稻作精神文化中提取的相关元素为核心,贯穿全园,以“点、线、面”3种空间构成方式,对景观进行分类营造。再次,将稻作呈现的大小景观有联系地布局展现,将稻作景观与人类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综合,把可意象化的元素突出应用,强调文化氛围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庄园稻作景观的呈现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在整体稻作文化氛围的营造上,从物到食都可体现出稻作文化,将稻与艺术、休闲、教育结合,改善了以往稻田种植景观的单一观赏体验的情况,可以为以后稻作景观的营造起到借鉴作用。

    江南稻作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已经形成了江南人独特的风俗习惯。溧水的撤县改区带动了一系列新型城镇化建设,郭兴庄园伴随无想山周边美丽乡村旅游建设,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景点遍布,具有江南特色的乡村景观也必将成为南京及长三角都市圈周边游的新名片。在未来的乡村建设中,稻作景观必不可少,但必然会根据当地的情况,提高对水稻种植环境问题与稻作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视,将自然水稻景观与其他景观有机融合,将稻作文化景观贯穿全园,开发更多与稻作相关的体验参与活动。江南地区独特的稻作整体景观还有所缺乏,稻作景观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郑曙旸.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米兰世博会主题表达存在的问题[J]. 装饰,2015(10):12-19.

    [2]魏云华,郑长林,林清,等. 水稻的园林景观绿化应用初探[J].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2):44-46.

    [3]曹清瑛,斯震. 江南稻作文化景观初探[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 上海,2012:12-14.

    [4]王建革. 水文、稻作、景观与江南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J]. 思想战线,2017,43(1):156-164.

    [5]陈飞平,宋茜,李华. 稻作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模式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3):117-119.

    [6]姜彬. 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53-192.

    [7]陈昕昊,杨小军. 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营造模式与方法——以丽水地区为例[J]. 经营与管理,2018(12):135-138.

    [8]王琦,吴义传. 农业景观在现代农业项目中的运用[J]. 现代园艺,2014(5):21-24.

    [9]孙硕,余璇. 稻田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3):31-32.

    [10]叶姗虹. 构成元素在景观共享空间设计当中的运用[J]. 艺术研究,2019(2):152-153.

    [11]蒋闻. 南京市美丽乡村点状公共空间景观构建模式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7.

    [12]曾莹莹. 平面构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13]江汇. 田园综合体模式下创意型休闲农庄景观设计研究——以田东县“宜来休闲农庄”为例[J]. 江西农业,2019(2):69-70,73.

    [14]何穆,张博伦,陈猛,等. 屋顶花园中多肉植物景观的设计要点[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9):117-1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