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浸泡处理对刚收割常规早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范文 | 黄峰 杨大庆 张长海
摘 要:以刚收割的中早25早稻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33h、40℃烘干处理,在发芽前进行浸泡处理,以发芽前湿润处理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中早25早稻种子在不同浸泡处理下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收割后2d,未烘干种子浸泡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收割后5d,烘干种子的浸泡处理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收割后8d,无论是未烘干种子还是烘干种子,浸泡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常规早稻;种子;浸泡;发芽率;发芽势 中圖分类号 S511.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0-0079-02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受到低纬和中高纬各种天气系统的影响,气候复杂多变,干旱、暴雨洪涝、风雹、霜冻、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1]。洪涝灾害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逆境因子,特别是梅雨季节和入汛期间的暴雨灾害,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利用早稻品种感温性强的特点进行“早翻晚”种植,是水稻受淹后抗灾补救的重要措施[2]。有计划的“早翻晚”种植,种源大都是上年生产的干种子,种子已无休眠性,播种前进行晒种、浸种,此时气温较高,无需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临时安排的“早翻晚”种植,主要是由于遭受涝灾。2020年梅雨期间,安徽省桐城市总雨量达到1341.1mm,是常年同期的3.1倍,导致菜子湖沿岸大量中稻田被淹,造成绝收。为增加粮食产能,减少因灾损失,桐城市利用“早翻晚”技术措施恢复生产。因市场上无种源,选择刚收割的中早25早稻为灾后“早翻晚”种源。因中早25早稻在收割阶段遇持续阴雨天气,造成一定穗芽,收割后对稻谷进行了33h、40℃低温烘干处理。笔者以未烘干和烘干后的中早25种子为材料,在桐城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室进行发芽试验,探讨发芽前浸泡处理对刚收割的中早25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以期为常规早稻进行翻秋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早籼常规品种中早25,种子取自桐城市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中早25于2020年7月21日收获。试验材料为7月22—23日经过33h、40℃烘干处理的种子(以下简称烘干种子)和未进行烘干处理的种子(以下简称未烘干种子)。用分样器分取烘干种子和未烘干种子作为发芽试验种子。收割后的稻谷未经精选机精选,为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对比性,剔除种子饱满度不及稻谷2/3的籽粒。将烘干种子和未烘干种子放置在室内通风处,防止种子因水分偏高而发生霉变。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发芽试验按GB/T3543.4—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进行,采用TP发芽,每个发芽盒放置2层发芽纸,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数取100粒种子。试验以发芽前采取浸泡为处理,以发芽前湿润处理为对照,对未烘干种子进行收割后2d和收割后8d对比试验,对烘干种子进行收割后5d和收割后8d对比试验,共4组对比试验。浸泡处理的方法是先将种子放入垫有发芽纸的发芽盒中,再往发芽盒内注入清水,保持水深1.5~2.0cm,盖上盒盖,在室温下放置24h;对照的方法是先在放有发芽纸的发芽盒中注入水,使发芽纸湿透后沥出多余水分,再将种子放入各自的发芽盒中,盖上盒盖,在室温下放置24h。发芽箱为南京恒裕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ZP-250A智能光照培养箱。所有处理在移入发芽箱前均沥去多余水分,再将种子均匀分布在发芽纸上。试验期间检查每个发芽盒中水分状况,所有发芽箱内均采用20~30℃、8h光照控制。 1.3 发芽势和发芽率测定 发芽试验开始后,定期检查各处理种子发芽状况,为防止霉菌在种子间相互感染而影响发芽试验结果,将确定不正常发芽种子和已霉变的死种子移出发芽盒,其余种子留在发芽盒内继续发芽试验。凡种子根长度达到种子长度且胚芽鞘已伸出胚芽口呈绿色的种子视为正常发芽种子。将移入发芽箱后5d的累计发芽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比视为发芽势,14d后按GB/T3543.4—1995计算该处理种子发芽率。 发芽势(%)=5d累计发芽数量/供检种子数×100 (1) 发芽率(%)=正常幼苗数量/供检种子数×100 (2) 1.4 数据处理 处理内4次重复的最大容许差距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执行GB/T3543.4—1995,超过最大容许差距则视为差异显著,反之则差异不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未烘干种子的发芽表现 未烘干种子的浸泡处理和对照的发芽表现见表1。由表1可知,收割后2d浸泡处理的发芽势为80%,较对照高19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最大容许差距为7),发芽率为83%,较对照高16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最大容许差距为6);收割后8d,浸泡处理的发芽势为68%,较对照高5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发芽率为80%,较对照高4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对照湿润处理收割后8d的发芽势较收割后2d有所上升(不显著),但发芽率上升显著(最大容许差距为7,实际差距为9),说明刚收割的中早25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刚收割2d的中早25种子在浸泡处理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显著高于湿润处理,说明浸泡处理能够解除种子休眠。随着时间推移,收割后8d浸泡处理下的发芽势由80%显著下降至68%(最大容许差距为7),而发芽率虽有降低,但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未烘干种子上存在大量霉菌,而霉菌对刚收割高水分种子发芽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另外,浸泡处理可以让附着在种子表面的霉菌游离到水中,从而降低了因感染霉菌后死亡的种子数量,因此浸泡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要高于对照。 2.2 烘干种子的发芽表现 烘干种子浸泡处理和对照的发芽表现见表2。由表2可知,收割后5d浸泡处理的发芽势为71%,较对照高17个百分点,差异显著(最大容许差距为7),发芽率为79%,较对照高7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最大容许差距为7);收割后8d浸泡处理的发芽势为70%,较对照高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发芽率为81%,较对照低2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对照湿润处理收割后8d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收割后5d均显著上升(最大容许差距分别为7和6),说明低温烘干后的中早25种子还存在有休眠种子;浸泡处理收割后8d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较收割后5d无显著差异,但收割后5d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于对照,且发芽势差异显著,说明浸泡处理对收割5d的低温烘干种子仍有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浸泡处理与对照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低温烘干种子在收割后8d时已无休眠存在。 3 结论与讨论 桐城市涝灾主要出现在梅雨季节,通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受长江和菜子湖水位影响,农作物遭受水淹,退水时间一般在7月中下旬,水稻田退水后的补种作物首选早稻。梅雨季节正常或较短年份,早稻收割后的天气常有利于稻谷自然晒干,等到播种时种子已过休眠期;梅雨季节较长的年份(2020年)不仅早稻成熟期推迟,而且出现不利于自然晒干的天气,利用刚收割的潮湿早稻稻谷进行抢时播种是水稻田补种的常用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收割后2d,未烘干种子浸泡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收割后5d,烘干种子的浸泡处理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收割后8d,无论是未烘干种子还是烘干种子,浸泡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刚收割的中早25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随着时间推移,休眠逐渐减弱,到收割后8d基本没有休眠存在。浸种是水稻种子播种前常采用的措施,其目的是让种子吸足水分,发芽快而整齐。试验结果显示,距离收割时间越近,浸泡处理对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作用越明显(能够破除种子休眠),即使种子已过休眠期,在浸泡处理下,其发芽势还是高于对照。因此,用刚收割的早稻种子进行翻秋种植时,播种前应进行一定时间的浸种处理。 参考文献 [1]江懿,任竹,张彩丽,等.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数据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7,7(6-7):1-3,19. [2]梅少华,梅金先,陈兴国,等.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评估及抗灾对策研究[J].作物杂志,2011(2):89-93. [3]国家技术监督局.GB/T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责编:徐世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