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
范文 | 摘要: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其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每年对于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必不可少,几乎每年都有受病虫害影响的小麦,采取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我国小麦不仅在种植上进行严格要求和管理,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的技术水平同样值得关注。然而,部分种植人员在防治小麦病虫害工作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堪忧,容易出现病蟲害问题。 1 种植技术 第一,选择适合的小麦品种。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水文、土地等要素差异较大,只有在适宜小麦生长的环境下才能进行种植,此时小麦的品种特征对环境适应能力极为重要。第二,使用适宜的耕种模式。小麦不能选择反复在同一片土壤中种植,长期的耕种会导致土壤硬化、营养流失。农民可在种植过小麦的土壤上换其他作物,让土壤恢复肥力。第三,合理施肥。小麦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施肥的种类要依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并注意剂量的使用。第四,合理灌溉。不同时期的小麦需要的水分不一,在灌溉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小麦的生长态势,与施肥的时间相配合,选用适量的水进行灌溉。 2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药剂拌种技术 药剂拌种是一种预见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即在小麦种子未播种时,就将含有灭菌、灭虫效应的药剂与小麦种子一同进行搅拌,使得种子具有防止病虫害入侵的作用。药剂拌种的方法是在小麦种子表面涂抹农药,提升种子的抗病害能力和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值得注意的是,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混合时要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明白小麦种子的特性和药剂的特性,精准使用化学农药剂量,确保适量的农药对病虫害发挥作用且不会危害到作物种子本身。 2.2 返青期防治技术 春天是小麦种植的返青期,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原因,气温变化大、阴雨天气较多等,小麦也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入侵。返青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工作应实地考察小麦种植地的土壤情况,并且对小麦的生长情况做出判断,合理使用农作物药剂。具体做法主要是基于小麦实际健康情况,配置一定浓度和剂量的辛硫磷乳油或甲基异流磷乳油,利用农业喷洒技术在小麦种植地中进行农药喷洒,保证农药全面覆盖小麦作物。 2.3 抽穗期防治技术 这一时期的小麦容易出现麦蜘蛛、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症,同样,针对不同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防治。通常情况下,出现麦蜘蛛时可以用虫螨克乳油来处理;出现白粉病、锈病时,可以用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等药物来处理。并且,在药物使用期间需时常关注小麦的病害情况,适当增减药量,以防因滥用药物造成小麦作物的病害加重。 2.4 灌溉期防治技术 灌溉时期,由于土壤水量的差异,小麦容易遭受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那么种植人员可在此之前预料到这些病虫害的发生,预先做好防治工作,可利用喷雾器,将药物放在喷雾器里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值得提醒的是,无论对小麦采用何种类型的药物喷剂,都要注意药物剂量的使用,确保农药不会破坏当地土壤结构,不会损害当地自然环境。 采用合理的小麦种植技术,从小麦的种类选择、灌溉方式、耕种模式、施肥方法等方面关注小麦种植的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小麦发生病虫害的风险。一旦小麦出现病虫害,也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损失。 作者简介:张新民(1977-),男,大专。从事农学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