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HN地区沙一、二段沉积环境与层序特征
范文

    摘 要: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以地层对比划分为先导,分析沙一、二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的研究,确定本区沉积相类型和平面展布。研究认为:该区沙二段構成低位体系域,沙一段构成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主要物源来自于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沙二时期主要沉积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仅在主河道的侧翼和前缘部位发育小规模的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分布比较局限,为本区有利勘探目标。

    关键词:沉积体系;层序地层;扇三角洲前缘;体系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0.081

    0 引言

    HN地区构造位置上位于辽河西部凹陷斜坡南段,该区东邻清水~鸳鸯沟生油洼陷,多层系烃原岩发育,油源供给充足,并且受到多期构造活动及断层的影响,使得本区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复杂的圈闭,并形成了多种复杂油气藏类型,其中以岩性油气藏为主。由于该区沉积条件复杂,储层类型多,砂体横向展布变化快,造成储层横向追踪有较大的困难,对研究区的主要含油目的层段沙一、沙二段,深化研究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特征,剖析HN地区岩性油藏圈闭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地层划分与对比

    1.1 地层划分依据

    (1)古生物标志。该区沙二段的化石数量较少,类型比较单调,其中以沼泽相星介、椭圆拱量介、丰富丽星介等为主要代表。沙一段化石相对更加丰富,介形类为惠民小豆介组合,主要有大西营介、褶被洼星介、扁假玻璃介、中华玻璃介惠民小豆介和普通小豆介等。沙一段中下部以腹足类上脊渤海螺~短园恒河螺组合为主,分布广泛,其中又可以分成沙岭渤海螺亚组合、小脊假狭口螺亚组合和锦县狭口螺亚组合。

    (2)沉积旋回。沙三末期,HN地区开始水退,湖盆缩小,盆地进入回返期,也是沙二沉积开始时期,该时期构造活动较为平缓,主要砂体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砂体,到沙一末期,盆地收缩,在经历了一次构造运动后,盆地边缘逐渐变缓,再次形成一套以扇三角洲为主的沉积砂体。

    (3) 岩性、电性标志层。1)位于东营组底部的成对“胖砂岩”其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砂岩,夹薄层灰绿色泥岩,视电阻率曲线上呈中阻值平滑状。2)沙一中漏斗泥岩,是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岩性为灰色泥岩,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测井曲线上一般表现为中高感应、高时差值,曲线形态一般呈漏斗状,自然电位呈平直状。3)沙二段底界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一组强振幅反射,易识别追踪。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是高阻砂岩与泥岩互层发育段的底,或沙三上厚层低平泥岩发育段的顶。

    1.2 地层划分结果

    沙二段为盆地沉积演化的第二旋回下降阶段的初期沉积产物,岩性主要为灰色砂砾岩与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灰绿色砂岩,为本区的主力含油层,该段地层与上覆沙一段地层呈整合接触,经钻井揭露地层厚度为60m~500m,由西北向东南地层逐渐由薄变厚,埋深逐渐由浅变深。

    沙一段是盆地沉积演化的第二旋回的扩张期的沉积产物,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砂岩、灰白及浅灰色砂砾岩与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为本区主力含油层,局部发育钙片页岩,经钻井揭露研究区地层厚度30m~550m,由西北向东南地层逐渐由薄变厚,其顶界与东营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 沉积环境与层序特征

    根据地层的沉积旋回特征、生物组合、空间分布变化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区沙一、二段构成一个三级地层层序。发育完整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该层序底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组强反射同相轴,为区域性不合整面,是区域地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层序顶界面表现为上超特征。沙二段低位体系域地震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上超、下超和前积现象,低位体系域的顶底界面反射清晰,其顶面反射为低水位扇之上的第一个上超同相轴,代表该层序的初始湖泛面。

    (1)低位体系域。天然堤及堤外越岸沉积区和近端分流河道沉积区的低位体系域,主要由砂岩、含砾砂岩夹泥岩构成的加积或弱进积副层序组成。

    分流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区低位体系域,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不等粒砂岩、含砾砂岩与泥岩呈不等厚互层组成的加积或弱退积副层序组成,低位体系域沉积物颗粒更粗,泥质含量少,但主体仍为加积副层序组。

    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区的低位体系域主要表现为由砾岩、长石砂砾岩、砂岩夹泥岩组成的加积和弱退积副层序,沉积厚度大。

    (2)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在深湖沉积区,以巨厚层深灰色泥岩为主,底部夹砂岩、油页岩等,由下向上砂岩夹层减少变薄直到消失,构成明显的退积序列。这一相区沙一段中部为大段厚层泥岩,有少量砂岩夹层,可能是最大湖泛期的沉积。沙一段顶部一般出现砂岩夹层与泥岩共同构成晚期高位体系域进积序列。

    湖泊相沉积的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夹砂砾岩构成湖侵体系域。由下向上砂砾岩夹层减少,构成明显的退积序列。高位体系域则由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的灰色、灰白色砂砾岩及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

    分流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的湖侵体系域为原层状浅灰色中细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互层,由下向上泥岩增厚,形成退积副层序组。同相沉积形成的高体系域则表现为一个弱退积序列。

    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的灰白色砂砾岩、砾岩、钙质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互层组成湖侵体系域,由下向上泥岩增厚,形成退积序列。高位体系域则由灰白色砾岩与灰色泥岩互层组成,夹薄层油页岩及块状玄武岩,构成夹积为主的序列,顶部有弱退积的特征,可能其上部部分地层被侵蚀破坏。

    3 结论

    通过研究区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特征分析,研究区沙一、二段构成一个三级地层层序。发育完整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认为本区主要物源来自于研究区的西部和北部。沙二时期主要沉积微相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仅在主河道的侧翼和前缘部位发育小规模的河口坝及席状砂沉积,分布比较局限,为本区有利勘探目标。

    参考文献:

    [1]欢喜岭油田南部沙一、二段储层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

    (18):113-114.

    [2]吴崇筠.湖盆砂体类型[J].沉积学报,1986,4(04):345-352.

    [3]丘东洲,何冶亮,碎屑岩沉积相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148-154.

    作者简介:张磊(1984-),男,河南濮阳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油田开发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