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范文

    李浩

    摘 要:人类的发展需要统计数据的支持,大数据便是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形式之一。虽然其精准性较低,但是,但数据在决策方向上,具有这相对突出的价值,这也是其得到应用的关键。然而,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大数据以采集用户信息为主导的信息获取模式,其安全问题更加关系到所有网络用户的权益。故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以期能够借助问题和建议的提出,为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安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113

    近年来大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显著的提升,虽然仍无法替代统计学作为人类发展核心数据资源,但依然能够在商业、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出巨大价值。然而,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更加详细的获取了用户的信息,其安全性也将更多的涉及到用户权益。故此,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环境实现数据安全的保障,已然是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问题

    上文中提到,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不仅关系到运营主体的利益,更加影响到用户的权益。而在此背景下,关注安全问题,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已然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本文根据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1.1 数据访问安全性

    大数据信息的核心价值便是在于应用,存在应用便意味着进行访问。而大数据的特殊性便是在于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挖掘,否则难以有效批量处理大宗数据内容。可以理解为,大数据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数据的处理,而数据处理的必要介质便是云计算平台。从其使用属性来说,云计算平台必须采取线上手段进行应用,由此则需要进行访问,继而必须通过网关才能够实现相关功能。但是,目前人类信息技术水平下,网关的安全性仍旧无法得到绝对的保障,即存在被侵入的可能性。所以,数据访问安全性已然成为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核心问题。若防护机制不完善,或无法有效保障网关的安全性,侵入者甚至能够通过常规渠道侵入到云计算平台中。与此同时,访问安全也包括人为环境的安全,如使用者的操作失误,也可能让平台暴露,继而出现数据安全问题。

    1.2 数据的隔离安全问题

    所谓的数据隔离,便是指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实现数据与外界环境相隔离的手段。目前采取主要的手段便是数据加密,继而确保数据在被他人获取时,不会被存在直接泄露的问题。但是,数据加密手段可能存在不同的进制,而任何有迹可寻的进制模式,都能够得到破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为加密手段越复杂,需要破解的时间也就越长。所以,目前数据的隔离安全问题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也就意味着数据的传输实则处于带有一定保护性的暴露状态。在此背景下,越为重要的信息在安全性上也就越低,越为重要的信息被攻击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1.3 难以达到即时监控

    虽然云计算平台的数据管理属于线上状态,能够采取及时的安全防护和监督。但是,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实则无法实现及时监控。其原因主要在于数据形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殊性在于数据模式需要依据特定媒介的转换,否则无法进行统一挖掘,而转换的过程则属于无防备状态,所以数据安全并不理想。而复杂性则是在于数据的类型,由此也导致了云计算平台在构建数据库体系时,一直无法达成完善的状态。正是由于数据类型管理本身的不完善,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必然难以准确及时估计到所有环节。

    2 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基于上述内容中,对于数据访问、隔离安全和即时监控三个层面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下述三点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实践者提供些许理论支持。

    2.1 构建虚拟化框架

    解决数据访问安全问题,必须要从结构上入手,先行解决数据访问的弊端,即借助互联网直接登入平台调取数据。该形式所存在的漏洞较多,其本身的容错性也难以满足诉求。而采取虚拟化框架的构建,则能够将云计算平台与传统线上应用相抽离,实现相互对立的沟通方式,由此仅需要为使用者留下更加安全的入口,便能够减少平台被侵入或攻击的可能性。

    2.2 做好数据备份的工作

    虽然当前的信息技术已经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加密手段的不完善,数据仍旧有被攻击的可能。目前一些管理者采取了数据自毁模式,在被恶意破解的过程中实现数据的自毁,由此避免被恶意调用,而在此背景下,加强备份工作也将是问题发生时,有效降低损失的关键。对此,管理者应当采取责任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并辅以奖懲体系,由此确保备份工作的推进。

    2.3 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即时监控的弊端依然是当前信息技术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为了减少缺乏即时监控所带来的风险,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中应包括对薄弱环节的强化监控,以及监控工作的反应机制,从而弥补即时监控的不足。

    3 结语

    本文以数据安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安全研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故此,以期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过程,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些许理论助力。

    参考文献:

    [1]刘恩军.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5).

    [2]向剑波.浅谈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

    [3]何昊洁,陈昕.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03).

    作者简介:李浩(1988-),男,湖北京山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信息化。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