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研发角度探讨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 |
范文 | 张磊 摘 要: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目的,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产品成本可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企业工作重点无论如何转移或变化,都应加强降低产品成本的工作,努力降低成本来增加企业的利润。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很多,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历从研发设计角度探讨如何开展降低产品成本的工作。 关键词:利润;降低成本;零件减半;过剩品质;过剩强度;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提到降低产品的成本,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要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节约水、电、煤、气等物品的消耗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不断压低供应商的采购价格,有些企业甚至会以“裁员”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然而降低产品成本不仅仅是这些,人们忽略了研发成本控制这个关键环节。 原日本久保田机械公司的设计总监三木博幸先生曾提出“降成本靠的不是控制成本,而是创造成本,以制造出让顾客感动的产品为首要出发点,强化开发现场,搬走浪费之山”。 这就说明如果企业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在研发过程中将产品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公司降成本控制的原点,那么实行起来的效果一定会大不相同。众所周知,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3个阶段,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产品的研发设计制约了80%的产品成本,产品的目标成本在设计完成之后就已经基本定型了,产品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基本固定,制造厂除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及提高加工效率之外,并不能改变研发阶段留下的设计先天不足,有许多产品在研发阶段结束,就注定了其将来的生产制造成本过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结局。 下面就根据本人所在公司对60马力轮式拖拉机降成本项目的实施经验谈谈在研发阶段降成本的过程中一些心得和教训。 1 研发人员在产品设计时要尽量做到“零件减半” 三木博幸先生曾经计算过研发设计人员多画一张图纸,经费就会平均增加十万日元,因为每增加一个零件,材料费、加工费、模具费、物流费、仓库管理费、装配工时费和日后的保养费用等各类经费花销都会发生。产品零部件多不仅影响到产品的成本,还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公司研发设计部门在轮式拖拉机现有设计结构上重新设计优化各个部分。例如目前拖拉机的刹车装置是由30种零件组装而成,为了减少该刹车装置的零部件数量,需要研发人员重新设计,在拖拉机获得足够制动力的同时尽量简化刹车装置的零件数量,还要对相应的操纵杆、连接件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反复绘图,刹车装置零部件由原来的30种降低到了20种,减少后的设计结构由于零件种类减少,累积尺寸误差也自然地降低了,在整车装配和调试过程中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并且提高了刹车装置的可靠性,降低了零件采购成本及物流、仓库的库存压力和企业的资金压力,优化后的刹车装置在性能上比之前更好,售后部门反馈的结果也使整车的维修保养更方便了,用户对我们产品的满意度也随着提高,这也是零件减少后能够促进品质提升的最有利证明。 现在公司研发部门的设计员也逐步养成了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运用这个思路和方法,在保证用户需求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零件的数量,使公司的其他新产品能够迅速打入国内市场,建立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2 研发人员若只盯着降成本则注定设计结果失败 我们在60马力拖拉机降成本的过程中,为了实现降低每个零件成本的目的,争取最后达到公司要求的预定数值,大家绞尽脑汁,可最后的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事后分析来看,当时是为了降成本而降成本,本来原设计是使用铝材压铸而成的产品标牌,更改为胶带状的可粘贴标牌,或者是镍铬电镀的方向盘操纵件改为用油漆涂刷等,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依然保持了产品的性能,但是每个零部件的外观看起来十分的廉价和简陋,这种使用廉价零部件来降低成本的设计,别说是客户会不满意,就连公司的销售人员都表现出极大的不满和担心。 另外,还曾将把发动机盖上面外层金属装饰板全部更换为塑料材质,这样预计成本会大幅降低,同时产品的外观也会由于塑料特有的优良成型性让人眼前一亮,但当样件在安装到试验机上在厂内进行耐久性测试的时候,仅仅两个多月,塑料件外观已经褪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并且变得非常脆性易损坏,所以这样的产品是绝对不允许拿到用户的手中。 从这些失败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研发人员若只盯着降低成本,没有底线的去降成本,是无法达到最终降成本的目的,降成本好比是乘法运算,不管最后成本降下去多少,只要产品拿到市场上客户因为这个改动进行了投诉,两者相乘的结果只能为“零”。 3 不要设计出过剩品质的产品 过剩品质指的是多余的功能、多余的性能和多余的品质。许多行业的研发设计工程师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他们经常容易将自己负责的产品作为一件艺术品来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产品在市场上价格性能比和受欢迎的程度。他们往往容易仅仅为了产品的性能而设计产品,却忽略了产品的经济性,从而导致了过剩品质产品的存在。我个人认为,过剩品质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最终会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在过剩品质中,最成为问题的就算是“过剩强度”,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产品里有很多多余强度的零部件或构造,通过多次测试也无法发现,即使通过强度分析或耐久性测试后发现了,但受到重新设计费时费力或研发阶段的一些制约问题,只好视而不见将其制成商品销售出去,这样我们称之为“赘肉”,这些赘肉不仅增加了原材料的需求重量,也成了妨碍成本降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想要压低售价变得非常困难,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也会削弱。所以我们在研发设计之初就要确立好新产品的市场定位,一切超出这个定位的东西都要统统的去除掉,因为顾客和客户是不会为没有用途的东西买账的。 4 降成本要能够“由上而下,持续改进” 本人之前在一家民营企业研发部门工作,当时公司要求全体员工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思想,人事部还专门找来了一些介绍丰田精益生产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提供给员工学习,之后全公司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降成本运动,但是这项运动推进了不到半年就不了了之了,大家除了注意降低水电的消耗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方向和动力去推进这个运动的持续进行。相信很多公司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和经历。 而这次60马力拖拉机降成本项目的成功则说明这项运动必须要全公司由上而下持续地进行,从研发层面、生产层面、采购层面、销售层面全方位地去为实现降成本这个目标而努力。 对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追求是一个企业能否长期生存下去的关键,降成本过程也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也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研发阶段的开始就是这个漫长阶段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只有持续做下去,才能长久地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三木博幸.成本减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美)麥克格拉斯,朱战备.如何提高研发生产率降低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