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
范文 | 孟令宾 吕洪友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东北地区由于其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冬季采暖造成的雾霾问题也日益严重,加上东北地区施工工期短,因此装配式住宅以其室外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人员数量要求不高的优点而越来越受政府、建设单位以及普通百姓的喜爱。然而装配式住宅在东北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08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装配式住宅采用部分构件工厂预制+现场拼接浇筑施工工艺。这种施工工艺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装配式住宅是建筑的一大创新。它有着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与传统建筑比较,装配式建筑每平方米耗能少、水耗少、施工垃圾少、周期短、保护环境。未来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的大部分比例。 1 现阶段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政策扶持的不完善 虽然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建筑行业起步较早。但是东北地区建筑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导致了政府对现阶段装配式住宅的政策扶持存在一定的欠缺。政府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法规体系,导致很多的政策与现阶段的装配式住宅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建筑行业并未建立合理可行的运行机制,使得行业价格收费机制不合理。以预制混凝土的企业为例,其生产的构件需要征收非常高额的增值税,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大大提升,导致装配式住宅在东北地区并未推广开来。 1.2 装配式住宅的人才匮乏 随着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发展,其有望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但是在设计领域缺乏装配式住宅的设计人才,导致装配式住宅在实施建造中缺少合理的设计指导和建筑的建造模拟,这在无形中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和工程的安全程度。在装配式住宅建造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再加上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标准的培训,导致施工的水平并不是很理想。在施工中,构件与构件的连接、构件与现场浇注的连接等一系列的连接问题都是影响装配式住宅整体性的关键。还有每一道工序的检测都必须经过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督与检查。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已达100万人,施工技术人才十分重要。 1.3 装配式住宅造价过高 无论在哪个地区,装配式住宅技术的造价都高于其他技术手段。这不仅仅是因为装配式技术自身高规格高要求的特点,更是由于在建造安装步骤中对使用的原材料及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而真正导致装配式住宅造价高的根本原因是钢材含量高且综合单价高、ALC隔墙条板价格较高。众所周知,在住宅建筑市场中,多以中高层建筑为主。高度在70m以内的住宅可采用钢框架结构+ALC条板体系;而70m以上的住宅由于水平方向的荷载或地震力较大,则需要采用钢框架+斜向支撑或钢板剪力墙等结构体系。 1.4 标准制度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行业亦是如此。建筑行业的核心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现阶段,装配式住宅在东北地区刚刚起步,装配式住宅无论从建筑风格和房屋布局等多方面都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模数化、标准化设计相对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装配式住宅长期缺乏模数化和标准化的制度,也就无法实现将装配式住宅工业化的目标,最后就会导致装配式住宅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停滞不前。 1.5 预制混凝土企业规模小,无法制作出高质量建筑体 即使装配式的发展前途势不可当,但东北地区的预制混凝土企业规模太小,技术质量也不能达标。只能做出单一的建筑结构,涉及大型的高质量建筑体就难以进行下去。尤其是在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隔音、隔热防水差等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防震性能太差。 2 东北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完善扶持政策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而绿色建筑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绿色建筑的捷径是发展装配式住宅。因为无论从资源消耗水平上看,还是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方面看,预制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相比有明显优势。所以政府应该发挥其经济职能,完善装配式住宅政策,并出台有关的扶持政策,使装配式住宅的焕发活力。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拨注、鼓励创新等方式,同时政府也可以发挥其管理职能,对装配式住宅建筑合理有序的监管。从而保证装配式住宅建筑平稳地度过过渡期。 2.2 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虽然装配式住宅得到了建筑行业的认可,但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所以应该开展装配式建筑培训工作,建立可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学校和企业应该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可以为社会提供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才。由于BIM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IM技术可以对装配式住宅进行全专业的管理,又可以为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所以也应该加强BIM人才的培训。 2.3 完善与补充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 我们应该学习国外装配式建筑的模数化、标准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模数化、标准化,避免出现生产过程的浪费问题。比如将预制构件模数化、标准化,由国家制定预制构件的生产目录,设计单位按照生产目录中的构件进行设计,像标注机器零件一样注明构件的型号和连接方式。这样就可以将其产业化,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效率。 2.4 大力发展预制混凝土企业规模及改进技术 在政府的支持下, 现如今已有的预制混凝土企业基础上,多招纳专业性强的研究人员,研发精确并且能够大范围使用的建筑技术。从根源提高装配式住宅所需的建筑体质量,只有当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及通用化程度提高时,装配式住宅市场在东北地区才能扎下结实的基础。在带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预制混凝土技术市场也在逐渐发展,走向创新成熟化。 东北政府应该重视建筑业出现的新型发展技术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装配式住宅技术在东北地区不会受到冬天寒冷气候的影响,可以继续高效率的工作,这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建筑业的施工工期,提高了冬天室外作业的效率。这无疑使政府在建设方面规划有了一定的提升空间,那么颁布一系列装配式建造的统一标准,最基礎的钢结构住宅规范体系及制度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只有有了制度的规范,才会使东北的装配式住宅市场的发展更全面并且走向成熟。 结语 虽然装配式住宅目前在东北地区的推广程度并不高,但是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不断落地、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员工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装配式住宅在东北地区必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闯,刘香.我国装配式住宅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4):301-304. [2]沈孝庭.产业化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与施工应用技术[J].住宅科技,2014,34(6):81-84. [3]梁媛.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内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4]于哲.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梁桂保,张友志.浅谈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进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9):50-52,60. [6]艾新.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