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研究
范文

    王潇宇

    摘 要: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智能程度不断提升。电气工程行业因为智能技术的加入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步入了新的时代,为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与日俱增,我国国民收入也逐步提升,计算机开始步入各个行业,使“互联网+”成为时代标志。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水平是衡量一国现代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电气工程行业虽然经过不断地变革,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却遇到了瓶颈,进而影响了整个第二产业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加入可以帮助电气工程行业平稳度过桎梏期,从而实现自身的突破,以下主要围绕着智能化技术展开分析。

    1 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是以大数据和计算机水平为依托发展出的新型技术,能够符合现代人们个性化的需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提升,这就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景,智能化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和众多行业融合,无论是航天工程还是基因工程都可以看到智能化技术的身影。但是智能化技术仍旧存在和社会脱节的情况,为了使高新技术和社会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就必须进一步对其优化,确保智能化技术完全符合现代人们的各种需求,从而有助于行业发展,如图1所示。

    2 智能化技术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融合的积极影响

    2.1 实现精准控制

    传统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控制模式是先生成既定的控制模型,在模型的辅助下完成设备的控制。但是控制这种大型设备的难度是很大的,模式无法包括机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控制结果的精确性会直接受到影响。智能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它是以大数据为支撑,可以摆脱控制模型的限制,省去了对控制模型的评估环节,无论生产工艺多复杂,计算机都可以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并且大数据库在不断地扩充,很多新问题一经出现就会被收入大数据库中,这就提高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的控制效果,确保精准控制、设备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地提升,生产的精确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升级。此外,智能技术可以对项目参数的精确位数进行人工控制,能够达到小数点后N位,象一个零部件的角度为47.563°,长度为7.533 mm,这些精确度是人工操作和传统机械操作无法达到的,但是智能技术就可以。

    2.2 保障电气自动化平稳工作

    智能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可以缩短设备的反应时间,可以科学地制定突发事件的对应策略,这能够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智能技术能够让设备的运行时刻处于监控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正确地处理,这就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智能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控制在实时发现问题、问题分析精准性、调整设备运行程序等方面都有不能取代的作用,减少了停车维修频率,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

    2.3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测

    智能技术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监控是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测,而且能够24小时不间断监控,尤其是电力系统实时监控,确保设备的电力系统不会出现故障。此外,在监控电力系统时,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智能技术能及時采取修复措施或者进行精准报警,从而确保设备不会出现电力问题。

    3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的优势

    3.1 精准诊断设备故障

    电气化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随着设备磨损程度的加深,设备出现故障也将成为家常便饭,智能技术可以对运行中的设备实时监控,对于异常运营可以自动停运,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引发其他事故,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智能技术就会自动启动监测和预警系统,技术保障人员就可以根据设备的警报发现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通过维修或者更换零部件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以变压器为例,变压器内部结构复杂且精细,零部件繁多且型号较小,人工检查不仅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还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零件毁损,但是智能技术可以通过一系列追踪技术确定问题源头,确保有针对性地解决设备问题。根据笔者的实践,PLC 技术应用到电气领域,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提升2倍。

    3.2 高智能操控

    智能技术相对于传统机械技术的优势在于高度智能性,在部分场合可以根据既定程序工作,甚至达到人脑思考的效果,但是思考反应时间和决策的科学性有时是人脑所达不到的。电气自动化中加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操作过程自动化、监控远程化、生产高效化。智能技术在电气系统中可以应用到设备运行部分、计算机编程部分、数据分析部分、安全保障部分中,可以做到对电气设备的全程智能操控。智能技术保证了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使设备实现了高智能操控,避免人工误差对设备的损害,而且也为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典型范例。

    3.3 优化施工方案

    电气设备是工业加工设备,其工作对象往往是比较精密的零部件,加工方案是否科学、各项指数是否精确直接决定着工件的精确程度。电气设备涉及动力、电磁感应、电路设计等物理知识,人工设计时会无法避免计算误差和绘画误差,但是加工方案设计中的微小误差,象小数点后一个数量级的误差很可能导致工件达不到既定标准,无法与其他零件无缝结合,从而成为废件,这对于航空航天等高精密设备来说会是致命的打击。计算机技术就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在进行设备设计和加工方案设计时会在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件各个角度的参数都能做到精准生产,减少了废件的产生,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让工件的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现在电气设备智能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加入了遗传算法,确保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4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前景

    性能以及功能的进一步提升确保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扩展。一方面,速度、精确及效率的攀升,保证了智能技术的高性能。高精尖智能操控系统的应用确保了设备运行的柔性,无论是设备的群控还是数控都能体现柔性,如果要最大程度地体现智能技术效果,必须动态调整设备的系统参数和物料供给,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精确加工。另一方面,因为零部件截面可视化和科学计算水平的提升确保了智能技术的功能性。技术人员在电脑上通过既定系统可以计算出目标零件的各项参数,并对照现有半成品的各项参数决定施工方案,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可视化操作,根据虚拟程序运行结果得出编程是否合理以及生产参数是否正确。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完整的具象化计算的过程,让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既定图形或者二维、三维动画直观感受计算结果,使计算不再抽象。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各项参数的精确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技术人员也应该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使都有施展的空间。此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趋势还有很多,象精密传感领域、北斗定位技术等相关领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智能信息技术的优势异常明显,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广泛的前景。

    5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的智能水平迅速提高,设备的应用范围也得到空前扩展,让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此外还将人力从生产中解放出来,一个大型的电气设备只需要几个技术员工即可完成操作,这也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必须使智能技术与电气工程自动化完美融合,为我国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2):141-143.

    [2]王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6(10):10.

    [3]周志,董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微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2):2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