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工业精益布局在生产中的相关研究
范文

    曹泽

    摘 要:精益制造的需求在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符合生产纲领以及项目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设备的选择以及工艺布局等几个具体方面,对生产线路的控制能产生最优化的效果。对工艺技术人员而言,以最低投入获取最大效益是行业内的长期目标,也是工业建设以及布局的重点需求。精益制造不仅对当下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未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精益布局;设计应用;基准原则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社会经济的影响性以及在市场变化的需求层面上产生的工业运作差异,已经让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保持效率以及质量的同时,如何推出更具有个性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已经是当下最为显著的标志。从工艺角度而言,拥有高端设备是一种实力,可以提升竞争力,但拥有对设备布局以及工艺流程规划能力,也是企业另一个重要实力体现:如果在设备、工艺、物流等方面进行充分合理调配及运用,开展精益生产,同样可以提升竞争力。而精益布局是关键。

    1 设备选择以及产品生产流程设计

    对精益布局最主要的设计前提就在于产品质量与数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的快速反应以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是企业整体能力的体现。通过设计设备布局以及生产流程,能够将生产环节以及空间利用达到最合理的效果。象对于大批量产品可以使用专门的生产单元,保证出产效率以及成品效果。而对于小批量产品可以采用通用产品线进行生产,避免影响大批量设备的生产效率。

    在生产布局规划中,对于生产项目的使用效果以及加工设备的匹配效果分析都应是精益布局中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设备的加工能力以及生产能力都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对于生产设备以及项目内容需求的统合应是目前最具有实际讨论价值的精益布局问题。

    2 技术进步对工业精益布局的影响

    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对同类型加工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上,也体现在整体流程布局中的串联效率及节拍最优上。这里所说的串联,指的是工步、工序间的衔接以及不同批次间的切换,是工件非加工时的流转。数控设备能进一步提升工序生产效率是显而易见的,而涉及工序间的串联流转技术如AGV、机器人等的应用,也可实现快速切换、流转,大幅度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当下,两者的快速发展及融合,推动了企业不断升级、不断提升精益效果。在保持一定数量的自动化数字工艺设备的同时,仍旧可以使用一部分的传统设备完成相对简易的操作步骤,对产品生产的效率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成本的降低则是大幅度的。

    在技术进步与产品生产的精益布局上,对设备的选择具有不同的标准,一味地追求自动化以及技术上的先进并不完全能够带来效率以及收益上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布局上的疏忽与缺漏,影响整体流程的运作效率。

    3 精益化布局在工业生产中的基准原则

    对企业生产而言,在流程设计以及精益化的追求目标上应遵守的原则也是同样需要注意的部分,首先工艺性原则的保证是对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果最关键的影响元素。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合理布局能够避免设备配置以及人员调配方面的不平衡性,减少对工程工序中的断档时间,并且合理的布局能将工艺标准简化到符合实际工业操作需求的程度,减少重复步骤或者不必要的环节,将冗余的生产力投入更高效率的部分。通过生产节拍的数字优化,能够有效缩短生产周期,从而对人员、设备、产品三方面都产生积极影响。

    经济性原则也是必须看到的部分,任何一个工业化行业在生产中的成本投入都会体现在最终的产品售价上,而对于精益布局的需求则在于从有限成本中着力提升单位成本的运营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这也需要技术人员从设备布置包括从型号选择到空间位置的排布上的选择、提升工艺流程的运作效率来规划,保证企业经济运作顺畅。

    安全性也是必需遵守的,要保证人、机、料、环等的安全。结合人体工程学来考虑操作动作、操作空间、行动路线及生产节拍,并不是生产节拍越快越好,要考虑到人的适应性及可持续工作能力;还要考虑设备的维修空间、线路是否可行,防止设备需维护维修时,不便操作延长停机时间;现场环境也很重要,光线、湿度、温度等因素以及安全通道是否合理,也将对整个布局产生深远影响。综合考虑,才能确保人、机、料、环的安全、可控。

    与此同时,按照当前市场的标准化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基准要求也逐渐渗透到工业生产中。因此对于现代化的加工技术,不能单纯重视产品生产效率,工艺设计人员在精益化布局的同时,也不能仅注重生产效率层面,而是要结合社会影响尤其是环境影响层面的因素,做到对产品的产能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的充分协调。

    4 精益化工業生产布局的常见形式

    对于生产中常见的技术设备类型,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规格以及种类。当前对于数字化设备的运用虽然比率提升,但是传统的普通机床如车铣磨钻等工业操作的设备也有利用价值。不论采用哪种设备,也都可以进行精益布局,数字化设备尤为易行,未来将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精益布局会更灵活。当前的精益化布局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类型。

    串联并联式布局属于最为常见的种类。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工序衔接作为最基础的设计考量因素,从而将设备的空间排布按照串联或者并联的形式进行摆放,让生产过程能够从一个生产单元快速转移至下一个生产单元,节约了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也同步节约了生产时间,形成了更高效率的流动性以及工序的整体性,是精益化布局中常见的选择。

    U型布局是日渐普及的一种类型。U型布局在具体思想上与前两种布局方式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是在结构形态上的不同。通过U字形结构将产品流转的过程表现得更为紧密,同样是为了提升运作效率而进行的精益化布局形式。

    从这几种布局类型中我们能够看出,精益化的需求主要在于对生产环节的优化以及生产设备的效率提升方面,无论我们选择何种技术或者设备,都并非最为先进的设备类型才能带来最佳的生产效率。只有最为适宜的布局形式以及设计应用,才能让产品的生产流程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5 结语

    精益制造以及布局在工艺方面的设计应用应首先注重产品的基础属性,尤其是在质量层面的要素应充分把控好,避免华而不实对企业设备布局以及操作流程的环节调整。将产品质量作为最基础的要求,也是对精益制造的基础需求,也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获得行业认可以及信誉的关键因素。

    其次,在工业化操作的过程中,合理的布局才具有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首先,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产品生产流程的顺畅性,同时减少重复环节以及各道工序之间承接性的问题,避免不相关步骤连接在一起影响操作效率。同时,应在这一环节考虑到将成本降低的同时以最合理的人员布局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以及收益标准。

    最终,在精益制造的布局中,对于基础设备生产使用的注重,应同步对新的操作技术以及工艺的应用予以注意,在保证与行业前景性齐头并进的同时,提升内在的进步属性,将工艺设计应用在精益布局中,完整体现。

    参考文献

    [1]刁立芹.数字化制造企业精益管理模式下成本控制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26):1-2.

    [2]宝斯琴塔娜,齐二石.基于精益设计的离散制造系统布局优化理论框架[J].系统科学学报,2017(2):90-93.

    [3]刘智博.精益数字化机械加工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7(4):88-91.

    [4]王明喆.精益思想在装备制造企业工艺管理中的应用[J]. 装备制造技术,2017(2):232-2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