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炝拌技法 |
范文 | 朱帅帅 在常见的餐厅饭馆里,我们经常会见到凉菜窗口里供应炝拌菜,炝拌菜肴其口味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又因炝制技法在操作工艺上与拌制技法有很多类似之处,很多人包括烹饪从业者都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多数地方还习惯性的存在将炝拌并列,更有的地方是炝拌不分,认为二者就是一种烹饪技法,其实在中国烹饪技法中,炝和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技法,炝技法在古文典籍中的出现,主推清代董岳荐《调鼎集》中的相关记载,而拌技法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礼记》、《齐民要术》等古籍,由此可见二者问世的时间相差甚远。 炝与拌两技法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二者问世的时间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二者风味、用料、技法工艺上的不同。 风味区别 炝制技法一般是将烹饪原料经水烫或油滑后,趁热加入调好的味汁,再通过翻拌,将味汁趁机炝入原料或直接炝味入料,像炝黄瓜、炝鸡胗等,炝制技法多使用较强挥发性的调味品,例如花椒、胡椒等,沸油炝香料有着浓烈的香味和热油味,炝味入鼻喉,其成菜风味味足鲜美,回味无穷;而拌则多数为冷料冷拌,一般将可食性的原料,先洗净,再用盐水浸泡消毒或者熟处理后晾凉,再改刀拌制,多以拌味、淋味、蘸味三种调味方式,但其味往往离不开味精,由于原料中调味品的渗入方式不同,拌制菜肴,其味往往流于原料表面,原料本身风味不足炝制菜肴那么浓郁鲜香。 用料不同 炝制菜肴在原料选择后,一般要先进行熟处理使其断生,再调味,其成菜色泽鲜艳、滑嫩爽口、鲜香入味,所以炝制菜肴一般选用清脆细嫩、新鲜易熟等较为精细的原料,如虾仁、猪腰、嫩鸡脯等,而拌制菜肴选料相对广泛许多,荤素皆宜,调料选用多以味精、酱醋、葱油、麻油等多种调味料为主。 技法工艺不同 广义上,从制作过程看,炝还是拌制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拌制工艺,但是两种技法在工艺上又有所不同。 炝制菜肴在选料后一般不进行腌制,多直接进行熟处理,一般分为水炝和油炝,水炝即是将生原料放入沸水中焯制,时间则根据原料的质地、厚薄、颜色来确定,焯好的原料捞出投凉,沥干,放入调味料拌匀,菜肴清脆爽口;油炝是将质地鲜嫩的原料加工成片、丝,然后上轻浆,滑油断生,沥干油后加入调味料,拌匀,实践中,油炝菜肴还可以将油加热,放入主料速熟,加入具有较强挥发性的调味品,快速炝味入料,如“三椒腰片”。 对于拌制菜肴,根据制作时原料生熟的区别,有生拌、熟拌、生熟拌之分,生拌即是将可直接入口食用的原料经过清洗消毒后,再经刀工处理,加上调味品或浇上兑好的味汁拌匀即可,一般以鲜嫩时令蔬菜等为主,同时有经验的师傅在制作生拌菜肴的时候,提前根据原料特点,用盐或者糖进行腌制后,挤出汁水,再用调味品进行拌制,成菜清香脆嫩,本味鲜美,如“麻辣白菜”、“蓑衣黄瓜”等;熟拌即是将动植物原料加热成熟以后,沥干水分,再根据菜品需求进行刀工处理,然后加调味品拌制成菜,如“怪味鸡丝”、“白斩鸡”等;生熟拌即是按一定比例将生熟原料拌在一起的技法,值得注意的是,生熟拌中一定要将熟料晾凉后再与生料一起加入调味品拌制,这样方能保证原料质地、色泽不变,如“鸡丝拌黄瓜”等。 炝和拌是应用极广的烹饪技法,在现代大型餐饮企业或者小型餐饮厨房,都能看到其二者技法的成菜身影,炝拌技法又因其能极大节省烹调时间,即炝即食、即拌即吃,像“生菜拌虾片”、“温拌腰花”、“三椒腰片”、“凉拌茄子”等等著名炝拌菜肴得以广泛生产应用,方便人民生活、丰富菜肴口味,但看似简单的一拌一个菜,其中讲究却是很多,只有了解认识炝拌技法的区别与联系,重視炝拌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才能在后续的菜品制作研发中,创造出更多的招牌名菜,促进中国烹饪文化的源远流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