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检测 |
范文 | 武建锋 刘洋 呕吐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毒素,会引起人或动物出现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被称为呕吐毒素。小麦是人们喜爱的主食之一,同时也是呕吐毒素分布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与仓储管理中都有可能形成呕吐毒素,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检测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呕吐毒素及其危害 呕吐毒素(V omitoxin),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缩写DON)其拥有高稳定性的化学性质,受热也不易分解,在自然环境中适应性很强,广泛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粮食作物中。呕吐毒素主要源自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例如尖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等。经过试验研究发现,该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数量众多,约有150种左右,该类毒素繁殖生长速度快,难以有效控制,所以对粮食作物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该类速度的理化性质也十分有限,通常为纯白色结晶,在紫外线照射下午荧光,但处于水中的溶解度较高,遇热也不易分解,因此呕吐毒素的测定与降解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呕吐毒素对人体毒性很强,对人体危害极大,能够严重损害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肿瘤细胞。呕吐毒素能够渗入磷脂双层,作用于亚细胞水平;并且通过细胞膜产生作用,利用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式对原核细胞进行作用,进而严重危害细胞的正常功能。 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检测 胶体金三线定量法。胶体金真菌毒素检测条是定量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最为简易的方式,检测过程对下小麦样品的处理简易,8min- 10min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试样提取液中的霉菌毒素與检测条中的胶体金微粒发生反应,霉菌毒素与胶体金微粒的结合物以及胶体金微粒在侧流作用下移动,当到达检测线时,包被的抗原与胶体金微粒结合发生呈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试样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相关。用读数仪测定检测条上检测线和质控线颜色深浅,根据颜色深浅和读数仪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霉菌毒素含量。胶体金三线定量法简单、快捷、准确、成本低,适合企业在初检时使用。 ELISA检测方法。取出处于冷藏状态的小麦呕吐毒素检测的ELISA测试盒,将其于室温环境下放置到正常室温状态。按照说明书的测试要求准备洗涤液与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工作液。同时,将酶标板微孔放置在反应架支板上,详细标注类别,再对其进行拍干处理。在两种不同类别中的标准品孔中添加50μl的呕吐毒素溶液,样品孔中计入50μl样品提取液,没空都分别加入50μl的抗DON单克隆抗体工作液,将其摇匀,处于37摄氏度环境下培育60min。然后进行甩干处理,使用洗涤液洗板3次后拍干。每孔分别加入100μl美标记的羊抗鼠抗体结合物工作液,处于37摄氏度下培育30min。然后进行处理,洗涤液洗板后拍干处理。并在其中每孔分别加入50μl与底物液、显色液,在37摄氏度环境下放置15min后取出,并分别添加50μl的终止液,同时在450nm波长下对各个孔进行吸光度值A进行测定。ELISA检测能够半定量检测小麦样品中呕吐毒素的含量。 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方法是根据《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方法进行检测。主要过程是使用提取液提取样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经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仪进行检测。这一技术灵敏度较高,测定范围较广,能够十分有效的将呕吐毒素与其他真菌毒素分离开来,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与回收效率,可靠性强,检测成本相对较高,设备仪器使用维护成本高,通常作为检测机构的最终判定方法。 小麦中的呕吐毒素是由真菌毒素所导致的,要降低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必须要强化小麦种植中的田间管理与小麦储存期间的仓储管理,全方位的抑制真菌生长。同时,国家食品检测机构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运用高效而准确的检测方式,对小麦中呕吐毒素进行检测,尽可能的降低呕吐毒素对动物与人体的危害,保证小麦与小麦制品的安全。 作者简介: 武建锋(1989-)男,汉族,河南西峡人,南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粮油检测。刘洋(1991-)男,汉族,河南淅川人,南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粮油质量检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