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
范文 | 谢晓富 困惑:学生都会了,复习什么? 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常见的课型之一,受到广大教师越来越多的思考与研究。复习课重“理”和“通”。“理”是梳理,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理,达到形成知识体系的目的;“通”即沟通,沟通知识间的来龙去脉,融会贯通。在“理”和“通”的基础上,教师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达到查缺补漏、释疑解惑的目的。 探寻:知识背后的理性精神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的学科,其课堂上应该处处体现着数学理性的精神。这里的理性精神主要指的就是理性的思维,体现在数学学习中就是一些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对教师而言,只有通过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将数学“讲清”“讲懂”“讲深”。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学会这些思想方法,他们才会数学地思维,才会感受到理性思考带来的快乐。 实施:让学生数学地思维 在对数学的理性精神作了解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实施。以乘法复习为例,教师不仅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合到知识的梳理之中,也就是用数学思想方法带动具体知识本身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片断一:导入引出——分类 1.出示抢答题。 400×2=123×3=102×4=6×800= 120×4=204×3=250×3=131×2= 2.师:你能将这些题分分类吗? 【设计意图:课始出示一组抢答题,稍有难度,但却烘托了气氛,激发了思维。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进入了理性思考的状态。】 片断二:复习口算——归纳 1.教师指名,让学生口算出300从1乘到9的结果,接着让全班学生一起口算500从1乘到9的结果。 2.师:刚才的口算过程实际上是在诵背什么?(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复习口算开始,先让学生口答300从1乘到9,感知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让全班学生背诵500从1乘到9的结果。有了刚才的学习体验,学生就很容易归纳出口算方法了。】 片断三:复习估算——转化 1.师(指着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你能迅速口算出结果吗? 2.师:这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怎么估算的?798×6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3.师(小结):我们把三位数看作一个整百数进行估算,可见,估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口算的过程。(沟通估算与口算的联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变化三位数的数字,让学生无法准确口算出结果,引出估算的必要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两次转化,将估算的算法转化为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 片断四:复习笔算——化归 1.师(谈话):刚才估算出了大致结果,如果要知道准确结果,怎么办? 2.在学生独立笔算后,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3.观察: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实际上由什么组成的? 【设计意图:估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大致的计算结果,但如果要得出准确的结果,需要进行笔算。复杂的计算都可以转化成较为简单的计算,这就是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片断五:连乘技巧——猜想 1.教师先在“293×6=”的下方板书:293×2×3=?接着,教师问学生:“谁能猜出结果是多少?理由是什么?” 2.请你计算出“293×2×3=”的结果,并验证一下是不是等于1758。(学生笔算,共同验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293×6=1758”与“293×2×3=”,引发学生对“293×2×3=”结果的猜想,再通过对猜想的验证,沟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片断六:解决问题——综合 学校要举办远足活动,要租车前往扬子江大道。旅游公司来电询问学校有多少学生,如果知道了各个班级的人数,有什么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全校大约的人数告诉旅游公司? 一年级:(1)42人,(2)42人,(3)42人,(4)44人,(5)42人; 二年级:(1)41 人,(2)42人,(3)42人,(4)40人,(5)41人; 三年级:(1)38 人,(2)36人,(3)37人,(4)38人,(5)38人; 四年级:(1)39 人, (2)38人。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估算的必要性,即可以将每个班的人数看作40人。方法一:先估算出每个年级的人数,再加起来,200+200+200+80=680(人)。方法二:17×40=680(人)。在具体估算中,这道题还综合运用了口算、笔算及前面复习计算技巧的知识。】 结语:将数学思维进行到底 教师只有深入地挖掘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渗透在每一节教学之中,才能看到数学思维的真正力量。否则,数学思维就会变成纸上谈兵的“空洞”学问。 (责编黄桂坚)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