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中西方建筑艺术绘画的差异
范文 王薇+温亭亭+李宗正+左清兰
【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有着长远的历史,在随着历史长河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貌,同时也加入了每个时代所赋予的全新元素。在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主要代表作品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艺术绘画;差异
【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art an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same time, both inherited the ancestors of the past, but also joined the new elements given by each era. In this article, the main work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rationally.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Art painting;
中国绘画非常注重表现与写意,即相对来说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大为不同。中国画一般都是随性的,很少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同时也不受固定视野的拘束,而是根据画者的思想,使立脚点移动绘画,把见的到的以及见不到的建筑以及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立体感很强,十分典型。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给人的感觉也不大相同。
中国自古便是农耕文明的古老国家,农耕文明所带来的是一种朴实稳重安贫乐道的文化情怀。中国土地辽阔绵延不绝联系紧密,水土丰饶,拥有适于种植的广袤土地,因此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强大的包容力与凝聚力,并且这种关系因血缘宗法制而更加牢固,可以将外来文化改造之后再吸收同化,而不会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的爱琴文明,这是一种海洋性的文化。地中海沿岸海岸线曲折复杂多优良的港口,希腊本土丘陵山地众多地块狭小不适宜耕种业的发展,因而他们的海上贸易发达,常年的海上活动造就了希腊人热情奔放英勇无畏的性格,他们的文化也充满了冒险精神和扩张性。
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教化,以宗法制为主体,强调尊君重民,神本论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因而,中国文化中注重的是现世幸福,在艺术中历代的艺术家将自己的志向情感抒发与作品之中,文人是其中的文化主体。中国的文人注重精神追求及积极的入世之道,即便是归隐的世外之人也是有着心忧天下的感情,当这感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便转而反映在自己的诗歌绘画中去了,但这作品本身还是有着强调人伦教化的思想。因而,中国的建筑尤其是皇宫、贵族建筑,都在显示着宗法等级制度的森严。
在中国,最顶级的建筑群往往是皇宫及寺庙建筑群,即使是寺庙也是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建造的,其形制是有严格规范的,不能出其左右。而西方,最顶级的建筑大多数是教堂,宗教精神几乎贯穿其文化始终,不光是建筑,其他文化形式也无不渗透着宗教精神,西方人更重视来世的生活,注重死后能否会升入天堂,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聆听教诲。从最初的古希腊众神崇拜到基督教精神的全面渗透,宗教情结是西方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宏伟壮丽的希腊神庙,肃穆庄严的教堂,高贵完美的古希腊众神雕刻,庄重典雅的教堂雕刻,绘画中,神话与宗教题材是永恒的主题,即使是在现代艺术中,在表达的主题与宗教无关的情况下,宗教情结也渗透于作品的各个角落里,可能只是某个符号语言的暗示或是几种颜色的组合都含有宗教意味,表达作者的虔诚信仰。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一种感性艺术,而西方的绘画艺术是一种理性艺术。中国的书画艺术以传统的文人画为代表,表达了一种向往山林湖海的野逸之趣,于笔墨浓淡中尽现画者心中所想,勾画皴擦,借笔墨飞舞写胸中意气。其要素不在机械地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讲究笔墨韵味,似与不似之间神采超然,乃是意到笔不到。西方的艺术来源于建筑,讲究形体与比例的完美,因最初的建筑是为敬拜神明而建,比例完美形式统一,表达了对神的崇拜与敬意,所以,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重现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渲染,画面如真似幻,似可手摩,他们的渊源是古希腊、埃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自书法中来的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超入灵虚妙境,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成为中国画一大特色。西方绘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刻、绘画同属同一境层。西方艺术讲求精准的比例,完美的构图,追求形似逼真与色彩浓丽。西方文化的主要基础在希腊,西洋绘画的基础也在希腊艺术,在艺术上的最高表现是建筑与雕刻,古希腊的庙宇圣殿是古希腊文化生活的中心,尽量表现“和谐、匀称整齐、凝重、静穆”的形式美。以形式美及自然模仿为最高原理,于是理想的艺术创作即系在模仿自然的实相中同时表达出和谐、比例、平衡、整齐的形式美。
西方绘画的境界,其渊源基础在于古希腊雕刻与建筑。以目睹的具体实相融合于和谐整齐的形式,是他们的理想。近代绘风更由古典主义的雕刻风格进展为色彩主义的绘画风格,虽象征了古典精神向近代精神的转变,然而他们的宇宙观点仍是一贯的即人与物,心与境的对立。而这种物我对立的观点也表现在西画的透视法。就是近代画风爱写无边无际的风光,仍是目睹具体的有限境界,不似中国画所写近景一树一石也是虚灵的表象的。西方绘画还很讲究描述,画面大都是现实事件的浓缩,是复杂故事的再现。中国画所表现的,不是描绘对象在某个时刻的客观状态,而是“神似”的人物,花鸟与山水。实际上,这些客观事物已经成为画家主观精神的载体,身上已经融入了画家的个性与情绪。所以,中国画的主体往往都显现在画面上,背景和细节则昼省去,画面留下许多空白。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哲学观和人生理想的差异,西方绘画与中国画本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视觉艺术。中国画讲究空、无,表现为“虚”,西方绘画讲究确、有,表现为“实”;中国画重表现,西方绘画重再现;中国画写意,追求神似,西方绘画写实,追求形似;中国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中国画不讲究叙事,常把背景和细节省略掉,西方绘画则注重情节描述,更注重环境的细致刻画。
因此,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 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还有一些因素也对绘画有所影响,比如说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而现在的绘画工具更是数不胜数,可以快速的描绘出建筑、景观等,比如手绘中所使用的马克笔,针管笔等。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畫细部则更加耐看。所以需要我们更好地去研究和学习东西方绘画的不同,以便于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情操。
[文章编号]1619-2737(2017)07-18-6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