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徽派建筑的特色
范文 吴忞怿
[摘 要]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主要出现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在微州地区迄今为止,存有大量的徽派古代建筑遗址,散座于微州村落之中。现存的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都体现着建筑的精妙技术和造型特色。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徽派建筑以及徽文化与现代建筑怎样有机的融合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形成特色;融合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3-0044-02
1 徽派建筑的形成
在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观念与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徽州建筑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特色并得以发展。作为古越人的聚居地,微州是一个多山地区,为了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当地的居民都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住所。中原士族在晋朝以后开始大规模迁入该地区的活动,为徽州地区带来了不同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和古越文化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该特点在建筑上有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憩处所,“楼上厅”形式是早期徽派建筑中最为典型的建筑。为了防止因山区潮湿带来的瘴疠之气,也保留了古越人“干栏式”建筑的格局。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同时也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密度加大,建造楼房便成了最佳选择。为解决通风和光照方面的问题,并适应险恶的山地环境,由中原士族带来的“四合院”形式逐渐演变成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更为徽州居民典型建筑形式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由于徽州处于山地丘陵一带,土壤和光热和气候条件较适合树木生长,因此徽州建筑一般都以木质作为主材料。山区木结构的居所不利于抵御火灾,“马头墙”的出现避免了火势的蔓延。原住民文化与外来移民带来的文化相结合下,产生了早期的徽派建筑形式。
2 徽派建筑的特色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是比较成熟的建筑流派之一,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著名。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古徽三绝”,不仅现存的数量丰富,而且充满了文化内涵,在我国民间的建筑艺术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同时也是微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的代表。
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徽州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意识和建筑文化史的璀璨瑰宝。它主要以粉壁黛瓦、马头墙作为表现特征,配以石雕、砖雕、木雕的装饰,高宅、大厅、深井的传统组合。在其装饰方面,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房屋精美如诗,堪为徽式宅第的一大特色。
微州民居的外观明朗,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有采光通风之用;院落相套,整个宅居以天井为中心,三间两过厢组成长方形平面双层楼的内向小型三(或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讲究风水价值。其四周青砖高墙围护,鱼鳞青瓦覆盖。房屋除大门外,只在二楼向外的墙壁上开少数小窗,但采光主要靠天井。
3 徽派建筑的文化
微州文化的孕育以及发展都是在儒家理论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同时,徽州又是“程朱阙里”的发源地,这便为徽州建立封建宗法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徽州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同族家庭聚族而居。而天井成为了徽州建筑的基本单元,一个家庭拥有一口天井,随着子孙繁衍,房子越建越多,院落一进套一进,形成较大的建筑群。边门一闭,各家各户独立过日子;边门一开,便可以在一个祖宗牌下祭先人。这种结构形式体现了古徽州“千丁之族未尝散居”的古朴民风。
明中叶以后,徽商崛起。致富的微商利用大量的资本投入徽州的建筑中。徽商把文房四宝传遍大江南北,同时也不断吸收外地文化之精华。徽州商人“商而兼士,贾而好儒”,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对住宅的布局、结构、厅堂布置、内部装饰等也体现了其个性化追求,便逐步地形成了别有特色的建筑体系。微派建筑外观上古朴淡雅,粉墙黛瓦,线条错落有致;内部构造精细、装饰华美,梁栋棂板无不描金绘彩,三雕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内外情景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体现出徽商“财不外现”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徽派建筑更是很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山水交错,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
4 徽派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融合
传统的徽派建筑,在空间结构与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已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它的细腻感不仅适和人们居住生活,更是精致的艺术作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这些可以吸取到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延续传统徽派建筑所蕴含的内在思想.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时,微派建筑的内部装饰特色仍可以借鉴到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对于微派建筑的特色,我们应结合现代的元素,取其适合现代设计传承的方面,弃其属于古代经济社会发展特有的且不融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方面,取其精华将徽派的建筑风格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之中,这样才能使中国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深深的融入现代社会。
5 结 语
徽州建筑和徽州文化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形成的发展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各种不同文化交汇借鉴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在这个长期的交汇变化的过程中,受到了人文和地理的重要影响,其中也离不开微州工匠的贡献。他们学习各个文化下的建筑特色,再经过长期的积淀,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微派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我们应更好的融合徽派建筑的特色,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许祖华,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7 08
[2]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J]华中建筑.2000(03)
[3]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 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09-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