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
范文 | 刘婷婷 [摘 要]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数据,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形成数据分析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扩容数据分析意识,在对比仿照中优化数据分析观念。这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得以逐步培养。 [关键词]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34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十分重要。所以,笔者结合新旧版本教材中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新旧版本的数学教材中,都是以条形统计图来引出折线统计图内容的。旧版本教材中是以“××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来引出折线统计图。而新版本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体温记录表,表内安排的是让学生记录自己与李康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体温情况。第二个内容是“李康2012年5月15日体温变化统计图”(条形与折线两种统计图)与学生自己的体温变化的空白折线统计图。其目的是让学生参照李康体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来绘制自己体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最后让学生比较两个折线统计图。 通过比较新旧教材关于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的变化,我们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过程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形成数据分析意识 熟悉的事物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要从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引入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认同感。在新版本的教材中,编者改变了例题的呈现内容。因为学生很少有参观科技展的经历,所以学生不容易对这样的内容产生情感。而让学生测量一天中自己在不同时间段的体温,这样的内容安排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一种想完成任务的冲动;二来学生也容易操作。由于这些数据是学生亲自测量的,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体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就会产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我们不能给学生现成的数据来让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如果让学生从现成的数据中去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不可能一下子走进这些数据中,那么他们的数据分析意识就不强。我们应让学生经历数据的调查、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这些数据中蕴涵了哪些信息。 二、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扩容数据分析意识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每一个数学图表里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每一个学生受个体知识水平与个性特点的影响,他们会在这些图表中分析出不同的内容。而这时,我们让学生在一起互动交流,就可以扩大学生的数据分析视野,扩容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让学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数据、同一个内容。 比如在教学新版本的折线统计图时,我让学生自主分析例题中李康的统计图,然后交流自己在图中都有哪些发现。结果,学生在图中读出了许多信息,从而懂得了在折线统计图中不仅可以看出每一点所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看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在交流中,学生还说出了为什么在起床时,体温最低,而在下午17时30分,体温最高;并交流得出了为什么在上半天,体温会一直上升,而过了17时30分体温会逐步降低。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说出一个不同的发现,全班几十名学生就会有几十种不同的发现。而当学生把这些发现都熟记于心时,他们的数据分析就可以有几十种维度,学生的数据分析视角就更丰富了。 三、让学生在对比仿照中优化数据分析意识 学生受知识水平与年龄特征的限制,如果教师一下子拔高要求,那么学生就很难全部掌握所学内容。所以,新版本数学教材降低了学习难度,把折线统计图从四年级延后到五年级下册来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图策略,还提供给学生一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仿照。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就有了参照物,就可以顺利完成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并在对比中优化自己的数据分析意识。比如,学生在仿照李康的体温变化图来制作自己的体温变化图时,就会一边制作一边比较,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如相同的一个时间点,自己的体温与李康的体温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时,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学生会筛选出一些有用的数据,并走进这些数据中,去分析数据,优化自己的数据分析观念。 总之,通过新旧版本教材中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数据,让学生在调研中形成数据分析意识,在交流中扩容数据分析意识,在比较中优化数据分析观念。这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逐步提升。 (责编 童 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