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情感交互的城市新老人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
范文 | 陈超 沈杰 摘要:在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新老人”的概念逐渐被大众熟知。文章基于对城市新老人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活环境和身心特点,将情感因素注入城市新老年人产品与服务设计创新中,重点关注老年人在未来城市生活中与产品、与环境、与人之间的情感交互,满足城市新老年人更高层次需求,同时对相应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为老年人产品设计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情感交互 城市新老年人 产品服务设计 设计原则 前言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高潮期,低龄老年人的规模和增速明显增大。低龄老年人相对于更年长的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老年人产品与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新老人的需求。 城市新老人作为低龄老年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群,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心态年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科技的进步给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可能性。基于情感交互的产品服务设计结合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关注老人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加强老人与产品、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满足其更高层次需求,让他们以更积极、有趣的方式拥抱新生活。 一、城市新老年人群体特征分析 (一)新老年人概念的界定:日本较早提出“新老人”的概念,他们把那些年龄超过75岁还有较好的身体状态及继续坚持工作的老人称为“新老人”。他们创办了“新老人”协会,发起新老人运动,开展各种与新老人相关的活动,包括发行会刊、举办音乐会、出版针对新老人的相关读物等,旨在提倡老人拥有积极健康、充实的精神世界。 意大利是欧洲老龄化极为突出的国家,意大利社会学家认为,随着时『弋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年过76岁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而60岁到76岁这部分人群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来看都只能算作是“新老人”。 中国作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决的国家之一,对“新老人”也—直较为关注,相关领域专家也对“新老人”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新老人”的特点应该包括思想解放、心态年轻、生活时尚和热心公益,四者居其一便可以称为“新老人”。 到目前为止,关于新老人的概念尚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本文提到的新老人主要指年龄超过60岁,生理健康,心态积极活跃的老人,他们不满肝安享晚年,而是在享受快乐和社会赞誉的同时渴望发挥自身价值。 (二)城市新老人特征及需求分析:作为新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一类特殊群体,城市新老人相对于普通老人在生活环境、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差异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条件优越,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城市生活中的老年人退休时间一般较早,男性最早在55岁,女性最早在45岁,他们享有充足的退休金、拥有之前的住房。加上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老人似乎已经准备好重温他们从未有过的青年时期,越来越乐于在自己身上花钱。与以前传统观念中的老人把錢存起来然后无所事事、并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不同,城市新老^有钱有闲,能享受财务自由、更懂生活、懂享受。 基于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城市新老人们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1在饮食方面,他们在确保便捷的同时,更注重营养与健康,在选购食材时会关注无公害、转基因等安全与营养问题;2在健康护理方面,除了日常基本的医疗护理外,他们还会关注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检测,比如利用智能设备实时了解身体情况等;3在社交娱乐方面,他们有更多样化的方式来享受老年时光,更愿意花更多钱让自己过得更快乐或者发挥自身价值;4在消费方面,他们自己有消费决策能力,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产品,还学会了网购;5在日常事务方面,他们会花钱请保姆或钟点工,也愿意尝试智能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等新型智能产品。 2.积极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城市新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在行动上有较大活跃性,他们对生活仍然充满着热烈的追求,透出较强的生气。他们活跃在社会各个方面,有的照常上班,运用原有知识和机能发挥自身价值,有的继续学习,在学习中品尝新的人生。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愿意了解新知识、新信息。例如笔者采访的一对杭州新老人夫妇陈奶奶和王爷爷,他们年轻时都在国企上班,退休后玩起了炒股,经常在手机APP上关注股市信息。他们习惯用微信,喜欢跟家人一起抢红包,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学习养生知识;奶奶喜欢网购,经常在淘宝上淘各种物美价廉的宝贝,爷爷喜欢钓鱼,时常约上几个朋友骑着摩托车去山里钓鱼。以前那些看似是年轻人的专属活动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新老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些积极活跃的老人们甚至成了很多年轻人羡慕的对象。 3.心态健康,乐于社交:相较于普通老年人,城市新老人在社会生活中更加积极活跃,从退休那一刻开始,他们便积极投入到小区和某个领域的兴趣小组中,重新开展社交,在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因而,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的心态,更容易感到快乐,幸福感更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通过网络的方式与子女和外界社交。社交网络让城市新老人们融入到一个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中,让他们能够和异地情人保持联系,减少孤独感,起到了增进家庭关系和归属感的赋能作用。他们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这样的延伸社交领域里展示自我,比年轻人更加注重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形象。 二、在新老年人产品服务设计中引入情感交互概念的意义 (一)满足老人更高层次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是设计的目的所在。城市新老人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基本的生活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他们更加追求生活品质,渴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认可与尊重,对产品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安全、放心、性能优良、低价和操作方便与舒适性”上,而是追求“环保、美观、温馨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交互设计是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设计,重视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互动体验与情感交流。在老^与产品、与家人以及其他人互动交流过程中,更高层次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幸福感更强,能够更加快乐地享受老年生活。 (二)提高老年人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与满意度:老年人产品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医疗方面、休闲娱乐方面、饮食方面以及居住养老方面这五大类,虽然近年来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对老年产业的重视,但整体来说老年产品和服务供应于老年消费者需求量仍存在较大差距。老年人产品形式单一、科技含量低、品质低是共同的特点。老年人彼此之间的问题和需求也有较大差异化,而针对不同类型和年龄阶段的独特产品相当缺乏,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优质的体验和服务。 基于情感交互的产品服务设计,从满足用户情感需求入手,将感性因素注入产品与服务中,使用户在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亲切关怀感,从而突破了老年人产品市场中以实用功能为主导的产品服务,大大提高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带给老年人更加人性化、情感化的体验,增强其满意度。 (三)关怀老年人自尊心:城市新老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理机能不断退化,但是在心态上,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像年轻人那样积极活跃。在内心不愿意被定义为老年人,他们的消费观更加前卫,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懂得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对互联网等新鲜事物充满兴趣。通过情感交互,可以拉近他们与同龄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去掉“老年人”这个固有的标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入不断变化着的时代生活中去,自尊心得到满足和关怀。 三、基于情感交互的城市新老人产品服务设计原则探析 随着城市新老人群体的不断增大,市场迫切需要新的、更具时代特征、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对城市新老人的生活方式与特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对国内外现有案例的解析,提出基于情感交互的城市新老人产品服务设计的四条原则: 1.弱标签化原则:基于情感交互的新老人产品服务设计要更加考虑到新老人身心年轻化的特征,虽然从年龄的角度看已经是老人,但他们内心并不愿意被贴上这个固有的便签,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而不是被视为弱势群体。通过弱化老年人标签,让他们赶上时代与科技的步伐,拉近他们与年轻人的距离,让老年人自尊心得到关怀。(如图1)中的电子体温计设计一改以往大多数老年产品颜色黯淡、色彩单一的缺点,增加产品的个性化和时代感元素,弱化了“老年人”标签。 2.创造力开发原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优势减弱,但知识经验积累优势增强;虽然大脑反应优势减弱,但大脑推理能力移情能力优势增强,因此,老年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创造力。针对情感交互的新老人产品服务设计,要有意识在产品服务中融入创新功能和引导,通过完成—定任务,来激发老年人创造力,将老年人丰富的技能经验和知识积累转化成物质和精神价值成果。例如在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可持续系统创新设计研究中心(DIS)的TANGO项目中有一个“种植交换”的设计概念,其特点是组织一批有技能的退休人员在自家的阳台上或是庭院里种植一系列高价值的园艺产品,同时将这些蔬果产品在社区内与其他成员继续交换,或是销售给街坊邻居和指定的商店、餐厅,通过创造力开发,不仅让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还让老人与社区居民有更多情感交流,增进了邻里感情。 3.互动参与性原则:城市新老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乐于社交,喜欢主动去参与一些活动或交流,交互性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老人在交互过程中获得乐趣、体验舒适,让老人与他人、与产品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比如(如图2)中一款名为cokick的智能毽子,通过踢毽子、记录相关数据,老人可以与其他老人分享或者PK,产生互动,使踢毽子这一看似平常的运动变得更加前卫和有趣。 4情感表达原则:基于情感交互的设计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心理因素,通过老人与产品、与其他人的互动带来情感上的满足。—方面,新老年人对新事物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既要考虑到符合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操作的简便性,又要适当加入一些新鲜有趣的功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交互过程融入情感体验的因素;另一方面,新老人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赶上时代的步伐,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发挥老年人的自身价值,使其产生愉悦的心情,带来情感满足。(如图3)中的电子放大镜,除了可以正常辅助视力功能外,还能扫描并且分享。放大镜的手柄上设有扫描按鈕,可将放大镜之所见扫描存档。之后通过分享按钮,将内容分享给朋友或者家人。收到别人分享的内容,手柄顶端可直接发挥投影功能,随时阳朋友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扫描分享与投影功能,让普通的放大镜升级成为老年人的社交利器,加深了与亲人朋友的情感连接,自身价值得到认可,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结语 基于情感交互的设计不仅仅解决了老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满足了老人功能上的需求,而是让老人在与产品、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达到“人一机一环境”的完美结合,是将老人的生活习惯、生理心理因素都考虑进去的更加有针对性的设计方式。城市新老人有其区别于普通老人的生活态度与方式,文章基于对城市新老年人特征和情感交互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城市新老年人情感交互设计四原则,为老年人产品服务设计创新提供了新视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