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跨界教育”视域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
范文

    钟彦臣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对比研究,结合艺术设计的学科特性,提出“跨界教育”的概念,这是一种学校和企业问人才培养交互合作,多元化共建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文章以此为据点,论述了其在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应用的基本思路,旨在促进专业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关键词:跨界教育 艺术设计 教学体系 创新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2035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当前,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一种多元化,并且实践性强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和技能方面都很突出,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外,还需要对其他相关知识领域有一定的见解和认识,方能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

    跨界教育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创新。采用这种跨界教育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正是符合相应国家的政策方针,呼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青年型创新人才,提高创业能力”。跨界教育的创新符合时代发展,其发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一、“跨界”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

    所谓“跨界教育”就是指跨越对传统事物认知的界限,突破以往疆界与藩篱的教育议题与内涵,称之为跨界教育。“跨界”是设计领域中得一种新概念、思维、创意的跨界和超越,它的核心就在于“创新”,颠覆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原有的束缚,整和更多的信息元素,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艺术教育的跨界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人才培养上要具有宽容的态度;第二,在学科发展上,要采取交叉和跨学科的发展方式;第三,在艺术的创造上,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优缺点,同时要做到内外相结合。

    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际现状

    对于“跨界教育”的研究,国外研究的比较早,国外著名的教育专家Berscheid&Waister;、Walster、Humans等,在分析研究“跨界教育”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创新、市场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其研究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教学质量和成果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跨界教育”的研究成果为世界各个大学教学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中主要包括:

    美国多数教育专家针对“跨界教育”总结出了宽、专、多能型模式,也就是CBE模式。从根本上来说,该模式的特征如下:1)学校聘请专业的专家对相应专业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定制内容;2)组织教师以及研究人员讨论,总结归纳各项相近的能力,将其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块,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施教。

    在此基础上,德国Laoniru教授对“跨界教育”经过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多元制模式。其中“多元”是指相关行业单位、相关职业岗位、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及部门领导人等。通常来说,就是将基础知识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学校传授学生基础的知识,同时再聘请专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且组织相关专业考核,连同高校一起培养实用型人才。

    就美国的大部分设计院校来说,不仅聘请了全职的基础理论教师,并且还聘请了当代优秀的设计师在校兼职教师。事实上,这些设计师都是杰出的实用型人才,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同时还会减小学校的经济负担。

    在英国的部分设计院校本科教育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三年,学生实习时间为一年。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阶段,所进行的是实战演习,学生扮演设计师角色,老师扮演业主角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中。在第三年,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模拟,进入正式职业课程。类似的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从纸上谈兵,电脑绘图中解救出来,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沟通交流能力,增强与时代接轨的实际技能。

    (二)国内现状

    我国当前的艺术类设计教育相对于国外的艺术教育呈现出一种“非主流”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少、对于课程学科的框架理解不够深,缺乏创新的意识与理念。这些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延伸,教学的方式手法得不到相应的改革。

    1.知识的被动式接受,学生受益面单一

    艺术设计是汇集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是固定的专业教师按照大纲培养方案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与时代发展时有脱轨,而且會造成学生的知识修养接受程度的单一化,扼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师资队伍萎靡不齐,亟待产学研结合

    艺术设计是一门随着时代和社会变革不断发展的应用型学科,成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材料、技术、工艺等,设计教育的师资不仅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跨专业的综合素质。

    3.学生就业前景不明,知识应用效率低

    艺术设计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就像一个系统一样,将众多的系统行为包括在内。根据对于市场的调查,许多的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往往都不愿意接受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怕这些学生所要求的薪水十分低廉。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看,许多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快速地运用到工作当中,当大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还需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培训,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发展遭到制约。

    从当前的角度看,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逐步向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入专业的特点。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艺术类学校的教育形式都与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背道而驰,与艺术类教学的本质相冲突,如今的艺术类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艺术类特色,大部分都忽略了理工类的教学背景,而那些理工类院校的教学也都忽视了艺术的特色化教育形式,这样的教学方法暴露出诸多问题。

    三、具体改革措施

    (一)实际工作型企业课程系统,培养“双融型”人才

    积极探索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共建发展的模式,课程设置依据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操守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实际工作型企业课程系统”。在进行课程教学档案编写之时,要及时把岗位能力要求也纳入其中,同时学生学业的内容也要覆盖职业规划和能力培养等信息,做到这些,“双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业、职业两融合,岗位、学业两融合”可谓获得全面落实。

    从2015年开始,我院有针对性地对室内设计类职业核心岗位技能的相关特质作出相应的调查研究,综合考量职业素质、知识技能和岗位能力要求,从职业资格标准出发,结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多方面要求,如能力、素质、技术、道德水准等,制订全面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做足文章,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把岗位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以及职业道德标准纳入室内设计专业。

    (二)国内外合作办学,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课程内容国际化,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知识,选用最先进的教材;聘任世界知名学者来国内任教,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获取国际经验;学生在不同的国家接受教育,接受不同国籍优秀教师的系统教学训练,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准。

    在具体方针上一是采用渐进式课程体系,针对国内生源的特点渐进式引进课程体系,使学生逐步适应国外的教育体系。二是双方共同开发扩展项目课程体系,以项目实践导向,通过深层次的交流,访学,重申书本知识作用于实践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与领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知。

    (三)整合专业教学资源,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团队

    优化艺术设计学科结构,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积极整合、优化学校内部资源,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融合,努力挖掘优质的人力资源,创新学校教学,强化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培养。

    在专职教师团队打造上,最好的方式无疑是“引进来,走出去”。对教师要展开必要的实践业务培训,从老师入手,扭转固有的教学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实践融入教学实际的重要性,切实全面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水准;另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优化课堂资源,创新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注重实践,努力找出全新评价老师教学核心能力考核的有效策略;一味地站在课堂上,不能深入实践的老师必然眼高手低,基于此,就有必要让老师深入到企业,积累经验,这就亟需学校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在机制的有效建立上为老师搭建合理的实践平台,让老师在服务企业中,让技术走近企业,让研发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借助经验的有效积累,丰富教学。切实做到上面的几点,相信无论是业务水准还是素质,专职教师都会获得有益的收获。

    学生课程顶岗实习的环节也要高度重视起来,可以聘请企业专家能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在具体的任务环境中,教学才能获得最佳落实,而学生也能够最大程度牢固掌握知识。学生顶岗是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轮岗制的大力推行,使得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对企业的帮助同样不容小觑。

    (四)“市场为主,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职业教育课程一直处于改革和不断的探索之中,诸多课改文件在现实的需要下也应运而生。如《项目化课程实施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大学生学习实践成绩评价细则》等。

    以《细则》为例,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全部汇总于此。作品评价团队主要由一线设计师、专职教师、学生团队共同组成,增强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学生成绩汇总后,—方面记入学生档案,另—方面存放企业备忘录,学生就业时,可以向别的企业出具该学生的实践能力成绩,利用企业的影响力推动学生就业,保证就业质量。

    (五)組建工作室——大学生创新中心

    利用实践工场做平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组建“工作室”,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为核心,结合课程教学,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开办作品展览。实现专业与素质两种教育的完美融合,课内与课外两种教育的相互补充,将课堂实训和就业甚至是原本不敢设想的创业紧紧融为一体,助力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小结

    “跨界”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联姻,这种极具特色的模式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也为企业人才的培养贡献颇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企业和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跨界教育”极具开创性和创新性,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新颠覆,其不再囿于传统高效教育的条条框框,更加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和水平的培养,更是将保证成功就业放在不可动摇的核心位置。另外,高校教育也要放开眼界,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