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衔接型微课对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的辅助作用的探究
范文

    宋琳琳

    【摘要】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那么可能会出现学生学习热情低、对教学活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进而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学质量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此情况下,衔接型微课对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电子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找到提高衔接型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衔接型微课;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应用

    前 言

    衔接型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悍、整合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现代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衔接型微课的教学方式有显著的独立性,与传统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中职院校电子专业应用的衔接型微课教学方式仍然是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内容也以教材为主,使得整个衔接型微课的实施效果不理想.因此,充分发挥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一、衔接型微课的概述

    1.衔接型微课的开发背景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知识点,为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提供参考依据.衔接型微课是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连接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作为辅助性教学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时间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学生预习、复习时缺乏参考依据的问题.不同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学生在学习相同课程时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教师要对每名学生进行解答.这不仅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大,还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2006年,萨尔曼·可汗在网上发布了第一段微课视频,引起了多方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一教学方式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近年来,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在我国得到推广与应用,并且有效激发了各大学校对微课教学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开始将微课教育纳入研究.

    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教学中,基于自助学习和个性化教育理念,微课教学会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总结,以问题引领或任务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新知识、复习所学知识或整理易出错的知识点、公式、原理.衔接型微课实现了丰富课程资源、推动学生成绩提升与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2.衔接型微课教学的意义

    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教学过程中,衔接型微课融入教学课程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及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衔接型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将之前学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连接,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在线式、移动式教学来丰富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习特征来优化微课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第二,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教学中有效优化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对不同知识点进行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

    二、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的应用现状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自我约束能力非常差,这使得其学习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加上部分中职院校管理水平较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效率不能达到基本要求.中职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虽然教师在教学时明确指出了专业技术的操作内容和规范,但是大多数学生仍然无从下手.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进行的课后辅导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中职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说教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使用信息技术,把难点知识内容制作成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教学时,对于一些枯燥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它们设计成小故事或教学小活动,使学生在主观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衔接型微课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设计者、策划者和引领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在课前预习、课上教学、课后复习中融入衔接型微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制作衔接型微课视频时,不仅要保证知识点具有衔接性,还要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有趣,以提高学生學习数学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发挥衔接型微课对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的辅助作用

    1.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程中,部分知识点是需要学生自学的,教师只给予少量指导.但是,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这会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衔接型微课融入数学课程,将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制成微课,以简短的视频方式发布到学校的官网或班级群中,为学生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可在制作的微课中将数学知识衔接起来并答疑,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课堂时间的浪费,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虽然学生在之前的课上已经了解了关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的核心内容,但是可能因为自身理解能力不足,在后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学习过程中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多会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及二次函数图像来进行教学,过于复杂的数学教学内容与知识降低了中职(综合高中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衔接型微课的作用,将一元一次等式方程、一元二次等式方程等相关知识点与核心内容整合到一个简短的视频中,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全面指导.这对中职(综合高中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后续成绩的提升均有重要的作用.

    2.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程开展中的应用

    在衔接型微课模式下的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之外,还要对数学解题过程实施弹性化管理,充分发挥衔接型微课的辅助作用.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梳理,使学生反复论证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而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衔接型微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學的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函数衔接知识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例如:

    1.函数y=f(x)的图像与直线x=1的公共点的数目是(? ).

    A.1??? B.0??? C.0或1?? D.1或2

    2.要得到函数y=f(-2x)的图像,可以把函数y=f(1-2x)的图像适当平移,平移方式是(? ).

    A.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

    B.沿x轴向右平移1/2个单位

    C.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沿x轴向左平移1/2个单位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衔接型微课教学模式时,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明确各组任务.实践证明,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学科知识的印证过程.在衔接型微课后,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既可以是由多个小问题构成的综合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学习问题.整个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包括课堂探讨又要包括课外实践,既有教师的指导又有学生团队间的协助.整个教学过程将变得非常有弹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探讨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衔接型微课在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少数学生在数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理解并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消耗过多的时间.若教师将衔接型微课融入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后复习,则可以将课程中涉及的重点与难点知识结合起来,以微课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一一讲解.在数学课程结束后,学生便可从班级QQ群、微信群或学校网站下载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充分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后弄懂.微课教学对中职(综合高中班)学生来说是一种节省时间、高效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将某一个数学专题制作成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旁边列出相应的知识点说明,再用PPT等将思维导图制作成微课课件,供学生参考.这种衔接型微课教学方式不仅使得数学教学课程结构鲜明,更加系统、全面,还为学生后续复习提供了重要依据.

    例如,学生在学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做成一个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教师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融入微课视频,只给出解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这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结束语

    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体系建构时,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的发展脚步,更新教育理念.若中职(综合高中班)数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情境教学,通过生活的场景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充分发挥衔接型微课在(综合高中班)数学新授课中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琼.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科技风,2019(30):58.

    [2]于琨.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8):11-12.

    [3]宁春梅.分析微课教学技术支持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反思[J].华夏教师,2019(21):33.

    [4]陈娥.中职数学实施任务引领型微课教学的初探[J].科技资讯,2019,17(20):137,139.

    [5]陈庆生.微课中使用几何画板开展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