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重构 |
范文 | 王建华 龚将 [摘 要]“互联网+”时代引发育人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未来互动教学的发展,“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采用凤凰云课堂的学习模式,结合了希沃5软件、平板技术等多元现代化的教学元素,实现了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智能化、学习管理及时化。学生运用Pad拍照后,标注图形的组成部分名称并上传,教师可及时展示每位学生的作业,并运用配有凤凰云课堂的希沃触摸屏进行批改、圈划、拖拽、回放做题过程等课堂交互手段,结合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的交互控制引领学生由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升华到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认识三角形;Pad;互动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20-0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例1、例2和“试一试”,练习十二第1~4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认识角、垂线和平行线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实践等具体的活动,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例1时可安排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三角形,进而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二层次,结合学生尝试画三角形的过程,呈现学生标注的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教学例2时可从现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人字梁”的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中所用的图片都应来自现实生活。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搜索后很快就得到答案,这样有可能会使学生对大量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只作浅层次的思考,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具体教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对三角形的认识;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出三角形的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通过多元的现代化教学元素,实现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智能化、学习管理及时化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扩充课堂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强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境与准备】 微格教室;每个学生配一臺Pad、希沃5软件、配备有凤凰云课堂的希沃触摸屏、翻页笔、装有Windows 7系统的主机、数学书;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三角尺;直角三角尺教具、自制三角形、正方形和多边形框架等。 【教学流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揭示课题 师(在希沃触摸屏上点击授课工具中的“图形”,随手画一个三角形):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许多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板书课题) 2.找三角形 师(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在图中找到三角形吗? (学生利用授课工具中的“橡皮”擦去蒙层,显示图片中的三角形)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呢? (学生活动:运用Pad拍照,记录教室中的三角形后保存并提交,希沃触摸屏展示所有学生拍的三角形,教师选出4张照片进行点评) 3.画三角形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并寻找了生活中的三角形,下面请拿起手中的Pad,利用小画家功能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 【评析:从寻找和交流生活中的三角形,到学生能从希沃5软件清晰生动的画面中利用“橡皮”擦除蒙层显示三角形,最后运用Pad的拍照功能记录教室中的三角形,教师展示并点评学生的作品,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形成对三角形表象的认知。】 4.初步认识三角形 师(在白板上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这里所画的三角形的图形大小、形状都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它们都叫作三角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利用希沃5软件中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和3个角) 师:图1中的这两个图形有3条边,它们是三角形吗?(强调:3条线段) 师(出示自制教具,制作成图2):这三个图形也有3条线段,它们是三角形吗?(强调:围成的图形) 师(出示自制教具,制作成图3):这个图形也有3条线段,是围成的图形,它是三角形吗?(强调:首尾相接) (教师利用希沃5软件中文字和图片可以任意拖动的功能,移动关键词形成完整的三角形概念。学生完成“练一练”第一题(略)) 师:三角形的每个顶点都和相对的一条边存在一定的关系,例如红色的顶点对应的边是蓝色的。其余两组对应顶点和边请观察后在Pad上标一标。 师(小结):三角形中的每个顶点都有它对应的边;每条边也都有它对应的顶点。 5.教学“试一试” 师:怎么理解“任选3个点”画出一个三角形?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选择最底下的3个点能够画出三角形吗?为什么有一个三角形上有4个点呢?其中1个点有作用吗? 师(小结):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评析:在初步形成三角形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不断地纠正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呈现的错误的三角形,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每个三角形都是由3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试一试”,学生知道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Pad能实现题目瞬间到学生屏以及自动统计学生答题结果的功能,教师可以高效、全面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对学生的关注能由点扩展到面,便于对课堂生成进行全面及时地指导。】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用希沃5软件中的放大镜功能依次呈现三幅人字梁屋顶的照片):要想测量图片中人字梁的高,应该从那一部分开始量起?要想测量人字梁的高,实际上要测量哪条线段的长度呢?人字梁的高和顶点对应的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是其余的两条呢?(指较短的两条竖着的线段) 师(小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2.教学“试一试” 师:画三角形的高需要五个步骤。 ①找,找出所要做高的对应的底和顶点; ②合,三角尺的底边和三角形的底重合; ③靠,三角尺的直角边靠在三角形所要做高的对应的顶点上; ④画,用虚线画出三角形的高; ⑤标,标出垂线的直角符号,写上“高”。 (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回想画三角形的高的五个步骤;学生在Pad上练习画高(“练一练”的第2题),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出示第一个三角形和学生练习的两个三角形,平移,使左右两个三角形与中间的三角形重合):观察重合后的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师:在三角形中,每一条底都有它对应的高,每一个三角形都有3组对应的底和高。 【评析:学生通过测量人字梁的高的方法抽象出三角形的高。通过希沃5软件依次呈现的图片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回想画三角形的高的过程,由瞬时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通过实际操作再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从而更好地掌握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三、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呈现山地自行车的照片):如果现在送你一辆自行车,自行车车架不是三角形的而是多边形或正方形的,你敢骑吗?(教师运用鳳凰云课堂中的随机抽取功能,选取3个学生上台操作) 师:选取多边形或正方形做自行车的车架,自行车车架不稳定,只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评析:运用随机抽取功能,学生看到自己的头像在屏幕上跳动难免心情激动,更加关注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通过晃动教师的自制教具,从多个感官感受到多边形和正方形不具有稳定性,明确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练习1.练习十二的第1题(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学生在书本上画。(画好后运用Pad的拍照功能及时提交,教师进行点评) ① 没有从三角形的顶点画三角形的高 ② 三角形中的高与底没有相对应 ③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就是三角形中的高 师:第③个三角形这条底边上的高在哪里? 师(小结):三角形的高有时在三角形的里面,有时又与其中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你们还会发现,三角形的高不仅会在三角形内和三角形边上,还会在三角形外。 练习2.下面所画的三角形的高,正确的是( )。 (学生在Pad上做题,凤凰云课堂统计出学生的选择比例,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高效率的点评) 练习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有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三角形只有1条高。 (利用凤凰云课堂中的抢答功能,选取学生对题目进行讲解) 【评析:通过抢答做题使得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之上深入认识了三角形,通过刚才的探索与发现,你们有哪些心得和体会呢? 师(小结):三角形的边和角还有很多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呢! (把学生所总结的知识点汇集成一个三角形图片,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评析: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系统认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六、课后作业 练习十二的第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凤凰云课堂的学习模式,结合了希沃5软件、平板技术等多元的现代化教学元素,实现了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智能化、学习管理及时化。得益于凤凰云课堂模式的瞬间到屏、高效反馈功能,教师能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全体学生的学情,然后结合希沃5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以生为本,学生的Pad与教师的希沃触摸屏的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乐学品质,构建适宜学生“乐学”的成长环境。 学生每人一台Pad,使得教师的希沃触摸屏与学生的Pad能实现最优化的互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人手一个的Pad,让学生充满兴趣地通过动手操作,在“玩”中思考、质疑、学习、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用Pad拍一拍身边的三角形、在Pad上画三角形,让学生感知三角形特征的同时,在互动展示过程中体会到三角形的特点。上课开始,教师在希沃触摸屏上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发现和感受三角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三角形的特性,为本节课起了个好头。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时,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让学生在Pad上画一画,再结合自制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定义中的关键点“线段”、“围成”和“相接”,进而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完善三角形的概念。 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在画三角形时,呈现教师画的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或者几条边不是线段的情况,让学生明晰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应该是直的,最大化地利用倒计时、小画家、聚光灯、网络连接等功能使学生在“玩”Pad中学数学,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强调三角形的稳定性时,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三角形几乎无处不在,让学生思考“如果用正方形或多边形来设计,效果会怎样呢?”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教师自制了教具,让学生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一旦确定,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就不会发生变化”的现象,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给三角形的底画高的环节,学生通过人字梁的高抽象出三角形的高,显然,沿竖直方向给三角形的底画高比较容易,而沿着水平方向给斜的三角形的底做高是学生较难完成的。学生掌握了画高的方法后,就会猜想每个三角形有几条高,然后师生一起找答案。最后,通过Pad的拍照功能上传学生的练习情况,教师第一时间进行点评。从学前对学生的测评不难得知,学生学习这个内容的困难之处在于不懂摆放三角形直角的位置,于是教师在学生的困难点与易错的环节下足了功夫,让学生在三角形的不同底边上画高,再用三角尺验证所画的高是否正确,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这里,变式发挥的是攻坚的作用。课堂上,学生兴趣十足,他们在“乐看—乐动—乐画—乐问—乐探—乐思”中学习、理解和感悟三角形的特点,感受成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字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批准号:D/2016/02/36)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金 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