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设计是创造性扶贫的“协调人”
范文

    

    

    

    陈兴义,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太行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委员,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理工大学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发起人,焦作市传统村落保护协会主要发起人,“草帽教授”乡镇建设团队负责人,古村落大会《新碛口宣言》发起人之一。

    陈兴义教授认为,《设计扶贫宣言》与“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为设计扶贫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助力了扶贫攻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深感设计扶贫应注重“社会性需求”、“人、物并重”,及“多专业协同”。陈教授在采访中谈到,扶贫是一项复杂且需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在政策、社群、机构和资本四方关系中,创造可持续的系统去运营。从产品到服务,从城市到农村,从商业到社会,从文化到价值,设计将会作为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精准扶贫,有效为乡村发展赋能。

    《设计》

    陈兴义

    《设计》:您参与的“设计扶贫”项目持续了多长时间?您具体参与了哪些工作?

    陈兴义:对设计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要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更应该有文化先觉。如何从根上去了解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文化、敬畏我们的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作为设计学院院长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最悠远最绵长的根在村落里,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意义重大。2012年学院成立“中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心”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美术学等多学科为联合研究团队,主要开展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2)传统村落空间整合技术与方法研究;(3)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与地域文化研究;(4)传统民间艺术及其应用开发研究;(5)中原传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6)乡土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7)传统村落气候适应性研究。团队对河南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及全国上百个典型的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研究,从此学院的科研重点转移向了乡村。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同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的学院,如何为社会培养建设者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013年启动了“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开展村庄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将课堂延伸到乡村。从此,在中原大地上飘扬起了“河南理工大学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的旗帜,学院“以设计服务乡村”的序幕从此拉开。

    2018年党的十九大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话题。面对“三大攻坚战役”,学院提出了“多专业协同、助力扶贫攻坚”设计扶贫活动。全院师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与,从保护到活化、从文化到产业、从策划到规划,从设计到施工等多方位开展设计扶贫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总体来说,学院自2012年以来经历了从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多专业协同助力扶贫攻坚“三个阶段”。多年来的乡村工作,不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同时也锻炼出一支不被利益左右、乐于公益,不被定式约束、敢于创新,不被专业限制、学科齐全的“草帽教授”乡建团队。《中国科技报》以“做好传统村落的守护者”为题报道了学院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大河报》以“留住乡愁古韵、传承民俗经典——河南理工大学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侧记”为题报道了学院“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为乡村所做出的贡献。《人民日报》海外网等媒体以“用红色基因激活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报道了学院在“设计扶贫”所做出的成绩。光明日报以《“草帽教授”和他的乡村服务团》为题报道了“草帽教授”让贫困村发生“美丽蝶变、让乡村吃上“旅游饭”、村落标志“擦亮”乡村振兴,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寻找乡村振兴的支点来改善当地群众生活,让黄河流域人民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等内容。光明网、党建网、人民周刊网、新华网、中华风采网等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该文同时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设计》:在参与扶贫项目的前后,您对“扶贫”这件事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陈兴义:设计界2018年4月首次对设计扶贫作出正式回应,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组织、机构、企业以及大专院校在杭州良渚共同发布了一份《设计扶贫宣言》,正式提出充分运用和发挥独创、道德、情感、美学的设计力量,有效提升产业活力和生命价值。通过设计创新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通过设计创新引导和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开展面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精准设计扶贫;通过设计创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2018年9月工信部在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中首层次提出设计扶贫概念,提出以产品品质提升、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设计行业组织和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贫困地区普及设计理念,提供设计解决方案,培育设计专业人才,激发发展内生動力。《设计扶贫宣言》与“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为设计扶贫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助力了扶贫攻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深感设计扶贫应注重“社会性需求”、“人、物并重”,及“多专业协同”。

    设计扶贫应注重“社会性需求”。社会性需求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需求系统,最高层次是人类的发展需求;次级层次是种族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则主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基础层次是人的需求,包括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普通人的需求。设计扶贫应注重以满足人类“社会性需求”为目标的社会性设计。巴巴纳克强调要为“真实世界”的真正“需要”而设计,而不能为“欲求”而设计。设计扶贫应以可持续性设计帮助贫困区域改善其社会经济与生存环境,在兼顾贫困地区社会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贫困地区产品,满足地方生态特色和生产的要求,为贫困区域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应解决底层群体的基本需求和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问题。将设计扶贫的切入点从“人的需求”上升到了“社会性需求”层面,满足现实生活中社会群体的生存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真正实现社会性设计介入设计精准脱贫目标。

    设计扶贫应注重“人、物并重”。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服务的造物艺术,是在人与物之间架设友好关系的桥梁。优秀的设计不仅拥有优质的功能和形式,甚至具有引领受众遵循良好消费观念,秉持正确价值观的社会功能。因此,对于“物”的专注决定了设计拥有极大的发挥空间,能为扶贫对象带来切实的帮助。在设计扶贫中,无论是乡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等都与“物”的设计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尽管在关于“物”的扶贫项目中,实实在在地改善扶贫对象的生活,但是设计在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加大对扶贫对象的精神贫困的关注,激发扶贫对象的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又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修斯(RobertHughes)所提出的“穷人没有设计”的观点是令人深思的。设计参与扶贫工作应建立在踏实帮扶的基础上,利用设计的专业特性对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的“人”“授之以渔”。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是乡村改造的主力”,设计扶贫要注重启发教育农民,激发调动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设计扶贫应注重“多专业协同”。扶贫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落后及生活设施不足等问题,还要在推进经济发展、改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多专业协同,共同破解难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在您看来,设计参与扶贫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陈兴义:“哪里有问题,哪里就需要设计”,但凡人们对美好生活有所向往,设计就有用武之地。扶贫是一项复杂且需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在政策、社群、机构和资本四方关系中,创造可持续的系统去运营。从产品到服务,从城市到农村,从商业到社会,从文化到价值,设计将会作为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精准扶贫,有效为乡村发展赋能。

    设计师敏锐的洞察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创造性重组,从而激活传统资源的开发;通过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搭建起新的生产消费系统以实现生活方式构建和文化塑造,激活当地文化的内生动力。

    就高校而言,作为科学技术与科技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一方面高校拥有一批设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且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的教师,拥有一大批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热血青年,他们是设计扶贫的智力源泉与生力军,是扶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设计扶贫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息息相关,是实现高校职能的重要的载体。

    《设计》:参与“设计扶贫”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陈兴义:设计扶贫具有社会实践活动属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要求,要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责任。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助于学生准确认识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认知视角为学生展现多维度的社会发展场景。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坚定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社会实践是高校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手段之一。设计扶贫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参与该活动,是了解社会,了解国国情的过程,从而提高公民意识,大局意识,以及国家观念,为毕业后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设计扶贫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

    设计扶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是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也是“四个自信”的主要践行者。因此,大学生必须将民族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基于中国代代传承的民族文化,在大学生的内在要求中必须树立起文化自信的伟大旗帜。大学生的设计活动只有具备了文化自信,才有可能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实实在在地运用到设计之中。中华民族的文明最初是在村落里养育成的,中华文明的大树最绵长的根在村落里,难以数计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村落里。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在村落里。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大学生深入乡村参与设计扶贫是文化学习最直接的方式。冯骥才先生指出: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希望教育可以注意体验。设计扶贫正是文化学习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沉下心来,慢慢做、踏实做的过程。

    设计扶贫具有专业实践属性,学生在该活动中,将所学的设计专业理论与设计扶贫实践相结合,深化了专业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水平和专业自信心。同时,通过设计扶贫也让学生们更加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不同人群,了解这些人群背后的故事和最真实的需求。

    設计扶贫具有社会公益活动属性,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通过扶贫公益活动,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提高了自我存在感。

    《设计》:“设计扶贫”项目对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否有所启发?未来会否衍生出新的项目或发展方向?

    陈兴义:“设计扶贫”实践告诉我们:扶贫攻坚需要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人才,“设计扶贫”项目往往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公益性,这就要求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面对“设计扶贫”中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要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设计人才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因此,“设计+乡村振兴”新工科的探索与建设是摆在设计院校面前的新课题。

    乡村祠堂、家庙往往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这类建筑历史悠久,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蕴含着中国乡村的传统文化,是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这类空间成为现代村落公共空间体系中的一部分,必须打破族群的约束,把封闭的祠堂向所有群众敞开,走“祠堂+文化”的道路,在“一堂多用、一堂多能”上做文章。依托祠堂建设一系列新时代文化活动场所,并不断融入文明教化、乡村治理等内涵,达到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的目的。在中国龙凤之乡苏家作村“苏氏祠堂”通过增加孝道文化的内容,将祠堂变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寨卜昌王氏祠堂,增加王氏先辈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的内容后,现已成为红色教育点,供游人参观。

    3.?? 抓好二馆一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于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层面之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套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基本信仰,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维系的精神命脉和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是影响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价值观混乱将引发道德失范和越轨行为的泛滥,阻碍国家的发展。培育公民的核心价值观是规避价值混乱和社会动荡风险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动员方式。世界上各国无不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中,使之在全社会普及与强化。

    乡村作为我国社会构成的主体,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人们在价值观、理想信仰上也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对六亿农民的价值引导、理想塑造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同时也与建设美丽中国密不可分。因此,提升当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话语影响广度,占领乡村思想阵地,培育乡村新时代价值理想,具有重大全局意义和现实意义。

    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教化与制度规约的同频共振,是人的价值认同与行为习惯养成规律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方面应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典型示范、文化熏染、礼仪宣誓等各类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教化活动,提高社会成员的价值认知,使人们“有耻且格”;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规约,通过行为规范及其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对社会成员构成强制作用,使人们“明理守规”。在广大乡村,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教化更应结合乡村语境,融入乡村生活,提升乡土感染力,用身边的事教化身边的人。

    充分发挥村史馆的作用。村史馆在展示乡村发展历史的内容上,应充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解决“三农”问题所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生产能力越来越发达、社会财富越来越丰富——富强;政治越来越清明、人与人越来越平等——民主;人们的思想境界与道德水平越来越高——文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越来越友好相处——和谐,以及生态越来越得到重视、环境越来越优美——美丽。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全社会和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涉及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群众既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共享革命、建设和改革成果的主体,国家的价值理想就是全社会和每个人价值追求的总目标。

    充分发挥乡村荣誉馆的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是每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行为原则和道德准则。荣誉是社会、集体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给予的社会价值的肯定,同时又是个人从这种社会肯定中获得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通过乡村荣誉馆充分展示百姓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以及诚信友善的乡村风尚。增强百姓荣誉感,扬正气、压邪气,确保社会正常、有序运转,国家的各项奋斗目标平稳、有序推进。先进模范人物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与优秀代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既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北西尚的荣军堂与创业室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广场的作用。乡村文化广场应高度重视党建文化的引领,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注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乡村广场具有公共性娱乐休闲场所的社会功能,广场文化活动多为群众自发组织,多以健身、休闲、娱乐为目的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活力与群众参与度。多种文化元素注入广场,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乡村文化广场应高度重视民主、自由、平等、开放氛围的营造。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较快,发达的信息传媒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情冷漠、邻里来往减少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氛围有利于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相应人群中,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使心灵得到抚慰,情绪得到调节,也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在太行山脚下的后岳村“精忠”文化广场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4.?? 延续村落特色,建设美丽家园

    村庄特色是综合各种因素形成的,来源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底蕴与不同时期产业特色。自然生态环境铺就乡村风貌的底色,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不同的乡村特色面貌,不同时期产业特色则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保留村落的自然之美、发掘村落的特色之美、开发符合人居环境特点的创造之美,构成“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乡村差异性,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诗意栖居”,才能吸引外来人、留住本地人,真正把美丽写在乡村的土地上。

    当前我国乡村风貌建设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形式主义、拿来主义、功能主义和奇形怪状等,乡村风貌趋同化严重。乡村风貌“土气”化。把乡愁与破败的乡村和对贫穷落后的回忆等同起来,认为乡愁就是残垣断壁、坛坛罐罐、石碾马槽等等;乡村风貌“白色”化,认为粉墙黛瓦才是美,不分村落地域,建筑年代、建筑形式、建筑材料,一律喷白,村落悠久文化与地域特色淹没在茫茫的白色之中;乡村风貌“涂鸦”化。认为五颜六色才是美,有一块白墙,就必须画一点东西,否则就不是美丽乡村,就没有文化;乡村风貌“复古”化。认为村庄风貌建设必须回归到百年前的模式,才算是协调统一,拆掉真古董,乱建假古董,花了资金,毁了历史,丢了文化;乡村风貌“城市”化。城市審美介入乡村,不少地方把乡村建设得像城市一样,追求高大上,乡村特色不复存在,乡村风貌破坏殆尽。

    乡村建设应该是将现代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融入传统乡村风貌之中,用心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使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村庄形态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归宿。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乡村发展的突出位置,既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又要以推动乡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开发乡村的生态资源,拓展乡村的生态空间,努力引领乡村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乡村风貌的背后代表的是文化,凝聚的是乡愁与记忆。注重文化传承、凸显人文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成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的内容。一个乡村、一个地区最值得珍惜和炫耀的资源就是它的文化印记,这也是乡村建设最应该倚重和发扬的优势资源。我们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外在的美化,更应该是精神人文层面上的美化。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围绕这些独特的优势资源做文章,在坚守中求新求变,要做到“既见新村又见乡音,既见新貌又留古韵”。

    乡村空间是构成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乡村空间无论是有形空间还是无形空间,都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记录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展示着不同时期的生活。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用心保留不同时期的乡村空间、用心设计新的乡村空间,让文化得以传承、让历史得以延续。不同时期形成的乡村空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乡村的形象。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用心梳理乡村的空间关系、用心处理好各空间之间的关系,变无序空间为有序空间、变无用空间为有用空间、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

    乡土材料与传统工艺在延续乡村特色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乡土材料营造乡村空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因此,在现代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乡土材料不仅降低了营造成本,同时也是朴素的绿色设计理念的延续。传统工艺不仅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也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乡土特色。充分利用本地传统工艺与工匠,不仅可以激活当地的劳动资源,同时也达到了传承传统文化与乡土特色的目的。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城乡差距在缩小、城乡观念在趋同,乡村已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新时代的“三农”,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在文化建设上坚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空间建设上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在配套设施建设上与现代信息化社会相适应。同时乡村建设在审美层次上也应与时代接轨,在设计理念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美丽乡村”应该是“现代生活+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美丽乡村。

    5.?? 打造乡村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乡村振兴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做大做强产业,打造乡村产业品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与硬气。“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通过对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四方面进行标准化、规则化,使之具备特有性、价值性、长期性、认知性的一种识别系统总称。产品的品牌需要先经历营销定位、名称创意、标志设计、价值梳理、文案创造,最后再进行包装设计。这样的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让区域资源转化成产业,造就一个富裕的乡村。近几年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对资源挖掘、文化注入、产品设计,以及叫响口号、设计符号,同时协助成立公司,引导走向市场,努力打造乡村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九渡村:太行山北麓的石头村落,2013年8月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10月在九渡启动了“美丽乡村行动计划”,通过多专业协同,提出保护策略、制定发展规划、策划文创产品,同时凝练宣传口号、设计村落標志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打响“太行石头村,豫北小桂林”的九渡全域旅游品牌。目前民俗旅游、餐饮住宿、水上游乐、土特产品加工销售等旅游相关产业逐步形成,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年接待游客达到4—6万人次,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

    北西尚村: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所辖的一个普普通通通的村落。2018年通过一个多月的创建,一跃成为焦作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评比第一名。团队应邀进入村落后,从卫生环境治理入手,发掘党建文化与乡愁文化。打造以文化广场、国学讲堂、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综合体;创建以村史馆、乡愁馆、老年文化中心、家风馆、荣军堂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愁文化体验区;提出“滨水之乡”宣传口号,设计村落标志。目前该村党建综合体已经成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党建示范点的亮点工程之一,多次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乡愁文化体验区已列为焦作市首批19处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寨卜昌村:中国古民居保护村落,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诞生地。长期以来村落环境不忍目睹,国宝级的民居无人问津。2018年团队进驻后,深入研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传统文化“充满”古村落、让红色文化“入驻”古民居、让党建文化“串联”古民居的思路,凝练出“千年古村落,红色寨卜昌”的口号,设计出包含“古村落+红色文化”元素的村落标志。通过一年的建设,如今的寨卜昌已成为全市党建活动的必到之地,焦作市首批19处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2020年7月寨卜昌村名列第一批省红色教育基地名单。

    十二会村:太行山里的省级贫困村落,解放前夕焦作市委所在地。2018年团队提出以红色文化活化红色村落的思路。在缺少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鼓励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自力更生整治环境,打造“党建文化园”,成立“十二会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日活动”,如今的十二会村已成为焦作市红色教育基地。

    乡村天地广阔,乡村建设任重道远。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中心观、生态文明观、因地制宜观、综合治理观、城乡统筹观、文化传承观”的美丽乡村建设思想,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乡村“香”起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7:02